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鎖定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我國人民移風易俗、改造社會的偉大創造,也是加強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極大地推動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中文名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簡    介
是我國人民移風易俗
目    的
加強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
基本含義
廣大人民羣眾改造環境
基本含義
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廣大人民羣眾改造環境、轉變社會風氣、建設文明生活的成功實踐,是整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自80年代初以“五講四美三熱愛”和治理“髒、亂、差”為主要內容的“文明禮貌月”活動開始,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起來,從窗口行業、窗口單位到各條戰線、各個行業;從“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到以創優質服務、優良秩序、優美環境為主要內容的創“三優”活動;從創建文明家庭、文明樓院到創建文明小區、文明城市;從創建文明户、文明村到創建文明集鎮、文明縣城;從自建發展到軍民共建、警民共建、廠街共建等等,整個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內容、形式和領域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成為涉及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和社會的各行業,有各級幹部、廣大職工、農民、市民以及社會各階層人士廣泛參與的聲勢宏大的羣眾性活動。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人民羣眾的偉大創造,是黨的羣眾路線在精神文明建設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創建活動從興起到發展,都始終根植於廣大人民羣眾的自覺實踐之中,體現了羣眾的利益、願望和要求,體現了羣眾的自覺參與意識和創造新生活的精神風貌,在這個過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級黨政領導尊重羣眾的精神,及時發現羣眾中藴藏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以總結、引導、提高和推廣,使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實踐證明,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使精神文明建設由虛變實的基礎工程,對於推動和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着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首先,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把兩個文明建設任務有機結合,落實到基層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服從、服務於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為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根據這一基本方針,在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時,都始終緊緊圍繞着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發展生產力,為經濟建設服務作為活動的重要內容和標準,做到兩個文明建設一起研究,一起規劃,一起部署,一起檢查,一起總結,一起落實。兩個文明建設的總任務、總目標被分解為一個城市、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一個村鎮的具體任務、具體目標,逐級落實,直至基層。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藉助於各種形式的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許多地方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成功經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決議》在總結各地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指出: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助於兩個文明建設任務有機結合,落實到基層”,這是對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組織作用及其意義的高度概括。
其次,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動員廣大羣眾積極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廣大人民羣眾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力量主體和動力之源,能否把廣大人民羣眾發動、組織起來,自覺地、滿腔熱情地投身到精神文明建設中去,使精神文明建設成為全民參與的事業,是精神文明建設能否充滿生機和活力,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所以能夠吸引廣大人民羣眾積極參與,具有深厚的羣眾基礎,關鍵在於它深深根植於人民羣眾的實踐活動中,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所涉及和需要解決的許多具體問題,同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解決好這些問題是廣大人民羣眾的迫切願望,符合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可以説,人民羣眾既是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又是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而,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能夠吸引廣大幹部羣眾積極參與,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其三,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改造社會環境,轉變社會風氣,建設文明生活,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既要弘揚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又要防止某些消極有害思想的影響;既要學習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又要防止外來腐朽、反動思想的侵蝕;既要運用現代科技推動現代化建設,又要防止精神垃圾的泛濫。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做很多工作,而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利於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科學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制度機制建設;有利於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四有”新人;有利於改變社會環境、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安定,促進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各項事業的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