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黏性末端

鎖定
限制酶識別序列進行交錯切割。結果形成兩條單鏈末端,這種末端的核苷酸順序是互補的,可形成氫鍵,所以稱為黏性末端,簡稱黏端 [1] 
黏性末端是指被限制酶切開的DNA雙鏈的切口,很多情況下不是平齊的,而是一根鏈長出一點,比如:AAAAAAAAAATTTTTTTTTT切開以後可能變成:AAAA AAAAAATTTTTTTTTT這樣的末端能夠通過鹼基互補結合,好像有黏性。
但如果切出來是平齊末端,就不是黏性的。另外,用不同的酶切出來的兩截的末端,即使不是平齊末端,但是兩邊長出來的部分如果不能互補,也不是黏性末端。
中文名
黏性末端
外文名
Sticky Ends
領    域
DNA重組
相關概念
平末端/Blunt Ends
定    義
被限制酶切開的DNA雙鏈的切口
定義
被限制酶切開的DNA兩條單鏈的切口,帶有幾個伸出的核苷酸,它們之間正好互補配對,這樣的切口叫黏性末端。
圖1 黏性末端 圖1 黏性末端
圖1中的AATT就是一個黏性末端。
參考資料
  • 1.    賀淹才.基因工程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