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粒突箱魨

(輻鰭魚綱魨形目箱魨科類動物)

鎖定
粒突箱魨為輻鰭魚綱魨形目箱魨科的其中一。英文名:Ocellated box fish、Polkadot boxfish
粒突箱魨(Ostracion cubicus)又稱木瓜魚、金木瓜,屬魨形目、箱魨科、箱魨屬,為一類活動於珊瑚礁區的熱帶海水魚。粒突箱魨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及紅海的泄湖、珊瑚礁區等處,產量較大,覓食小型獵物及礁石上的有機質碎屑等。可作為觀賞魚。
別    名
木瓜
木瓜魚
金木瓜
中文學名
粒突箱魨
拉丁學名
Ostracioncubic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亞    綱
真骨下綱
魨形目
箱魨科
箱魨屬
粒突箱魨

粒突箱魨外形特徵

本魚略呈正立方體,體具四稜脊,無背中稜,僅在背鰭前方有一稍隆起;各稜脊無棘;腹面突出 呈弧狀。背鰭短小,位於體後部,無硬棘,具9根軟鰭條;臀鰭具9根軟鰭條;尾鰭圓形。幼魚頭部及身體呈 黃色而散佈許多約與瞳孔同等大的黑色斑;成魚體黃褐色至灰褐色,頭部散佈小黑點,體甲每一鱗片中央有 一約與瞳孔同等大小的鑲黑緣的淡藍色斑或白斑。各鰭鮮黃色至黃綠色,或多或少散佈小黑點;尾鰭較暗。口小,唇厚略突出。鱗片特化成骨質盾板的堅硬外殼,表皮粗糙。幼魚似一顆黃底黑點的小圓球,隨成長變為黃棕色;雄魚體帶藍灰,具有許多大黑點。最大體長:45cm。
背鰭9;臀鰭9;胸鰭10;尾鰭10。體長為體高2.0—2.8倍,為頭長2.9—3.5倍;頭長為吻長1.8—1.9倍,為眼徑2.7—3.2倍。體長方形。體甲大致四稜狀,無棘突。頭短而高。吻高,稍突出,吻背面略凹。口小,位低,前位;頜齒細長柱狀,棕褐色。背鰭1個,位於肛門前上方。體色變異較大,幼魚體鮮黃色,上有黑圓點;隨着魚體成長,體色轉為暗棕色,黑點變小;雄魚體藍灰色,骨板接縫黃褐色,身上有大黑點;雌魚體色帶橄欖色。體長可達460mm。分佈於印度洋至太平洋中部;我國產於南海、東海及台灣沿海。常棲息於內灣或半遮蔽的礁坡上,幼魚常躲在陰暗處,成魚喜在岩礁邊緣近沙地的半遮蔽或洞穴處。以藻類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1] 

粒突箱魨分佈範圍

本魚分佈於印度-太平洋區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海域,東非、南非、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紅海、塞舌爾羣島、留尼汪、馬爾代夫、聖誕島、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中國、韓國、日本、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關島、庫克羣島、新幾內亞、澳洲、密克羅尼西亞、馬里亞納羣島、新喀里多尼亞、薩摩亞羣島、東加、瓦努阿圖、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粒突箱魨生活環境

本魚主要棲息於半遮蔽的潟湖或珊瑚礁區,棲息水深1~50米。

粒突箱魨生活習性

行獨立生活,性情膽小且遲鈍,受驚嚇時體會分泌毒素。屬雜食性,以海藻類和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等為食,產浮游性卵。

粒突箱魨經濟利用

可食用,但須去除內臟,多做為觀賞魚。

粒突箱魨品種

木瓜也是箱魨科的代表品種,它們體內也有閉合的骨骼,身體更接近正方形。木瓜也是分佈很廣的一種魚,菲律賓、馬來羣島、澳洲海域、南日本海、紅海和我國南海、東海都可以捕獲得到。成熟的個體可以生長到875px以上,但用於觀賞的多是1-250px的幼體,特別是1-75px的超小個體,因為行為可愛,非常受到歡迎。 [2] 

粒突箱魨飼養方法

木瓜很喜歡啄咬珊瑚的觸手,不適合飼養在礁岩生態水族箱中。不過除了在引進之初容易被白點病感染外,這種魚還是非常容易飼養的。他們對鹽度、温度、硬度、酸鹼度、硝酸鹽都有很寬的適應範疇,而且可以在水族箱中活許多年。 [2] 

粒突箱魨注意事項

如果受到化學藥物或震盪刺激,木瓜也會大量地釋放毒素,毒死包括自己和生活在一起的魚類。而且250px以上的木瓜非常容易患白點病,這是很另人頭疼的問題。因此,飼養時要特別注意檢疫環節和過濾系統的維護。輕微的白點病,木瓜自己可以抵禦並康復,而如果是嚴重的白點病,即使選擇撈出來扔掉,也不要輕易加藥治療,因為那樣可能一下子犧牲了所有的魚。 [2] 
參考資料
  • 1.    粒突箱魨  .水產網[引用日期2013-05-15]
  • 2.    白明.《海水觀賞魚》: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