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粒度

(礦物學名詞)

鎖定
碎屑顆粒的大小稱為粒度。粒度是以顆粒直徑(一般以長徑或中徑) 來度量的。粒度是碎屑岩進一步分類的根據,又是粒度測量、成因分析的主要對象,故粒度是碎屑岩很重要的一個特徵參數。由於工作性質和目的不同,各家所採用的粒度劃分標準也不同。 [1]  粒度是指粉料中各種不同粒徑顆粒的相對含量,如粒徑分佈、各種粒徑的累計百分數,是組成礦石岩石土壤礦物顆粒的大小的度量
中文名
粒度
外文名
particle size [2] 
要    點
相對含量
拼    音
lì dù
應    用
粒徑分析
單    位
百分比%

粒度基本釋義

常指礦物或顆粒的直徑(毫米、微米)大小或以95%的物料所通過的篩孔尺寸(毫米或網目)表示,在研究礦產、岩石、土壤的生成條件和物質來源及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時,或在劃分礦產品級,確定使用範圍及加工技術性能時,粒度都是一項必要的研究內容。某些工業部門,有時把礦石的塊度也稱粒度。

粒度應用領域

粒度 粒度
粒度是礦物物的重要結構特徵,是其分類命名的基礎。粒度分析在石油、地質行業有着較為廣泛的應用,其結果是沉積環境研究、物質運動方式判定、水動力條件研究和粒徑趨勢分析等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礎資料,另外還可作為地層對比的輔助手段。可用於顆粒物粒度分析的方法很多,如直接測量法、篩析法、沉降法、圖像分析法、X 射線衰減法、電阻法、光散射法和激光法等,其中石油、地質行業應用較多的是直接測量法、篩析法、沉降法、薄片粒度圖像分析法、激光法。 [2] 
參考資料
  • 1.    肖淵甫.岩石學簡明教程:地質出版社,2014
  • 2.    【1】冉敬.沉積物粒度分析方法的比較.[J].(2011-12-15).[2017-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