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12直升機

鎖定
米-12重型直升機為前蘇聯所生產的大型直升機,由蘇聯米里設計局從1965年開始研製,代號“信鴿”。早期設計師為米里,後由李森科負責。該款直升機採用並列雙旋翼佈局,配備兩個5葉旋翼,4台D25VF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4125千瓦。直升機機翼為反梯形,翼稍比翼根寬。起落架為前三點式。機組6人。
中文名
米-12直升機
外文名
Mil V-12
研製時間
1965年
數    量
2架
首    飛
1968年
研製機構
蘇聯米里設計局
乘    員
6人

米-12直升機基本簡介

米-12直升機 米-12直升機
米-12直升機 [1] 蘇聯米里設計局從1965年開始研製,代號“信鴿”。載客120人,曾創造過載重40噸飛到2250米高度的記錄。1968年首飛,共製造兩架原型機。早期設計師為米里,米里去世後由李森科負責。採用並列雙旋翼佈局,有兩個5葉旋翼,配備4台D25VF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4125千瓦。機翼為反梯形,翼稍比翼根寬。起落架為前三點式。機組6人。後來,由於研製工作不順利,且渦輪軸發動機取得較大進展,使超大型直升機採用常規佈局成為可能,於是,米里設計局放棄了“信鴿”的研製,轉而研製米26直升機。米12項目下馬。還有一架原型機保存。

米-12直升機系統裝置

旋翼系統
兩副與米—6或米—10相似的五片槳葉的全金屬旋翼。兩副旋翼並排安裝在固定機翼的翼尖上。從仰視圖上看,左側旋翼順時針方向旋轉,右側旋翼逆時針方向旋轉。每片旋翼有後緣調整片。橫向安裝的兩副旋翼通過協調軸保證同步,任何一側發動機發生故障,能保持兩副旋翼旋轉。旋翼轉速為每分鐘112轉。旋翼系統工作900小時後,進行中間檢修。機翼支柱撐杆式上單翼結構,具有較大的上反角和反尖削比(即從翼根到翼尖弦長增加)。機翼為全金屬結構。每側機翼的後緣有兩段(最初為三段)長翼展固定式、地面可調的襟翼。
着陸裝置
不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每個起落架均有兩個機輪,前機輪可操縱。主機輪輪胎尺寸為1750×730毫米,前機輪輪胎尺寸為1200×450毫米。
動力裝置
米-12 米-12
4台/A—25Bo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為4770幹瓦(6500軸馬力),發動機成對安裝在固定機翼翼尖下面的短艙內。每對發動機渦台起來驅動一副旋翼並有協調軸。A—25BoA—25B發動機的改進型,改進了壓氣機,提高了工作温度,使功率由4040幹瓦(5500軸馬力)增加到4770千瓦(6500軸馬力)。為便於維護動力裝置和槳轂,每對發動機的整流罩側板可向下打開,發動機下部整流罩可用手搖把放低1.8米,成為可容納3人的維護平台。圓柱形的外部油箱安裝在座艙兩側。

米-12直升機機身結構

機身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後部有蛤殼式貨艙門及裝卸跳板。跳板下有兩個減震墊。
尾部裝置尾部採用全金屬結構,包括中央主垂尾和方向艙,小的背鰭水平尾面,水平尾面,升降舵,端板式輔助垂直尾面。水平民面有較大的上反角,輔助垂直尾面前緣向裏偏料。升降舵和方向舵有調整片。
座艙及內構
座艙前部有駕駛艙,艙內並排安置正、副駕駛員座椅,正駕駛座位在左,副駕駛座位在右。正駕駛員後面為隨機機械師,副駕駛員後面為電氣技師。駕駛艙上面是領航艙,領航員和報務員前後排列。駕駛艙和領航員艙前面的風擋玻璃裝有雨刷。艙內有橡皮葉片的冷卻風扇,為機組人員起冷卻作用。座艙內沿側壁約有50副向上摺疊的座椅供押運貨物的人員和士兵乘坐。 貨艙內暢通無阻,裝有電動平台式起重機,可沿貨艙頂部的軌道移動。起重機有4個起吊點,每點可起吊2500千克貨物,4點同時起吊可吊起10000千克貨物。尾部蛤殼式艙門之間形成主通道,尾艙門可向下向後打開,向下的可形成裝載貨物的跳板。左側外掛油箱前面有向後滑動的艙門。兩側應急出口艙門位於座艙後部。駕駛員艙和領航員艙右側有向下打開的應急出口艙門。
系統電氣系統的容量為480千瓦。有標準的破損安全助力操縱系統和自動穩定系統,可用人工操縱着陸。
機載設備機頭下部的泡形整流罩內裝有地形顯示雷達。 AI—8V輔助動力裝置用於起動發動機。

米-12直升機性能數據

米-12直升機基本數據

乘員:6人(飛行員、副駕駛、飛行工程師、電子設備員、領航員、無線電操作員)
長度:37米
旋翼翼展:67米
高度:12.5米
主旋翼直徑:2 × 35米
主旋翼面積:962平方米
空重:69,1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05,000千克
動力裝置:4 × 索洛維耶夫D-25VF渦軸發動機,每台4,800 kW
貨艙尺寸:28.15×4.4×4.4米(長×寬×高)
載重量:40,000千克

米-12直升機飛行性能

最大飛行速度:260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24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3,500米
航程:500千米
轉場航程:1,000千米(攜帶副油箱)
爬升率:未知
翼載荷:109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18
參考資料來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