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殼菜果

鎖定
殼菜果(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是金縷梅科殼菜果屬常綠喬木;小枝具節及環狀托葉痕,葉寬卵形;萼筒花藏在肉質花序軸中與子房壁合生,花絲粗短,花葯內向;蒴果卵圓形,外果皮鬆脆,稍肉質,內果皮木質;種子橢圓形,胚乳肉質,胚位於中央; [7]  花期3-6月,果期7-9月。 [8] 
殼菜果原產中國廣西、廣東、雲南等地,在中國福建有栽培。其萌芽力強,根系發達。殼菜果喜温暖濕潤氣候,適合生於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忌低窪積水地。殼菜果繁殖方式為人工播種繁殖。 [9] 
殼菜果全株可入藥,有清熱祛風的功效。 [10]  因其具有優良涵養水源、水土保持和恢復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的作用,樹形美觀,枝葉茂盛,可作綠化行道樹。 [11] 
中文名
殼菜果
拉丁學名
Mytilaria laosensis Lecomte [6] 
別    名
米老排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虎耳草目
金縷梅科
殼菜果屬
殼菜果
命名者及年代
Lec.,1934
保護級別
易危(IUCN標準)

殼菜果形態特徵

殼菜果
殼菜果(17張)
常綠喬木,高達30米;小枝粗壯,無毛,節膨大,有環狀托葉痕。葉革質,闊卵圓形,全緣,或幼葉先端3淺裂,長10-13釐米,寬7-10釐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上面幹後橄欖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稍帶灰色,無毛;掌狀脈5條,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不大明顯;葉柄長7-10釐米,圓筒形,無毛。 [1]  [12] 
肉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單獨,花序軸長4釐米,花序柄長2釐米,無毛。花多數,緊密排列在花序軸;萼筒藏在肉質花序軸中,與子房壁連生,萼片5-6個,卵圓形,長1.5毫米,先端略尖,外側有毛;花瓣帶狀舌形,長8-10毫米,白色;雄蕊10-13個,花絲極短,花葯藏在稍為擴大的藥隔裏;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6個,花柱長2-3毫米,柱頭有乳狀突。 [1] 
蒴果長1.5-2釐米,外果皮厚,黃褐色,鬆脆易碎;內果皮木質或軟骨質,較外果皮為薄。種子長1-1.2釐米,寬5-6毫米,褐色,有光澤,種臍白色。 [1] 

殼菜果生長環境

殼菜果屬於喜温熱樹種,要求年平均氣温20-22°C,最冷月平均氣温10.6-14°C,極端低温-4.3°C,但有一定的抗寒性。如浙江平陽地區引種,年平均温度18.1°C,最冷月平均7.2°C,絕對低-5°C,霜天91天,尚能露地安全越冬,生長良好。 [3] 
殼菜果為弱陽性樹種,幼齡期耐蔭,多在林下、林緣和空曠地生長;在山腰下部及山谷生長的特別高大通直,自然整枝良好,在天然林中常為上層樹木。分佈區的年降雨量為1200-1600毫米,空氣相對平均濕度78-80%。雨季多集中於5-9月,乾濕季明顯。喜生於肥沃、濕潤和排水良好的地方,在低窪積水地生長不良。多生長在砂岩、砂頁岩、流紋岩等母巖發育成的紅壤、磚紅性紅壤或黃壤上,pH為5-6.5之間的酸性沙壤土至輕黏土,在鈣質土中不能生長。 [3] 

殼菜果分佈範圍

分佈於老撾、越南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雲南的東南部(硯山、西疇、屏邊)、廣西的西部(東興、上思、德保、龍州、寧明、那坡、靖西縣等)、廣東的西部(封開、信宜、陽春等)、浙江、福建和江西等省也有引種栽培。 [1]  [3] 

殼菜果繁殖方法

殼菜果繁殖方式為人工播種繁殖。 [9] 

殼菜果採種

殼菜果常規繁殖以種子繁殖為主。採種應選樹齡為15-40年、生長快、幹形通直、無病蟲的母樹。這樣的母樹種子成熟度一致,種仁飽滿,發芽力強。殼菜果的果實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成熟,當果實由綠色變黃褐色,種子變黑色堅硬而有光澤、種仁乳白色即是種子成熟的表現。先端將要開裂時,應及時採收,以免蒴果裂開種子彈跳落地難以收集。果實採收後,可先放在陽光下攤曬,至果皮幹縮出現微裂時,再收回室內晾乾,種子會彈跳出來。為了獲得純淨飽滿種子,可用清水選種。千粒質量78-180克。採種後適宜即刻播種。殼菜果不宜幹藏,如需留種宜與濕潤細沙混藏在陰涼通風處,種沙比例為1:5左右。貯藏期間,要勤檢查,防止種子黴爛或鼠食。 [3] 

殼菜果播種

播種前先用45°C温水浸種12小時,然後撈出,倒入籮筐,採用條播,以方便除草、鬆土等管理,按行距25釐米,開5釐米左右深的小溝,覆蓋一層2釐米椰糠,然後淋透水,苗牀用遮光網遮光,以保持濕潤,播種量75千克/公頃。 [3] 

殼菜果幼苗管理

種子播種後大約15-20天左右出土,大約一個星期左右,種子萌發出葉子,葉子3淺裂、革質,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葉子盾狀着生,葉子寬度3-4釐米,15天苗高8-10釐米。苗期管理要及時對幼苗澆水,遮陰,避免苗子缺水或陽光灼傷。由於幼苗抵抗力較弱,不宜陽光直照或高温時澆水。同時,壟上的雜草應除盡,結合除草鬆土,防止苗牀土壤板結,但不能觸傷苗木根系和幼苗。 [3] 

殼菜果栽培技術

殼菜果選地

苗圃地宜選擇海拔100-300米,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按常規方法進行整地,深翻圃地、整細做牀,同時用50%氧化樂果乳油、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等對苗牀進行滅蟲殺菌,以防病蟲害發生。一次性施足底肥,施腐熟雞糞3000千克/公頃左右。 [3] 

殼菜果移栽

殼菜果小苗生長快,幼苗高8-10釐米時,移入營養袋培育,營養袋以11-13釐米為宜,營養土採用火燒土,表土和過磷酸鈣(1:2:0.05)配製而成。 [3] 

殼菜果施肥

當苗木生長10-18釐米後,由於苗木葉子較大,主枝比較嫩,可施鉀肥或火燒土,使幼苗充分木質化,以防止猝倒。 [3] 

殼菜果病蟲防治

殼菜果已發現的病害病原物有19種,其中危害葉部的16種,危害莖枝的3種。常見病害有球氈病、角斑病、炭疽病、葉斑病等。

殼菜果病害

球氈病是幼林主要病害,發病率可達75-100%,主要危害部位是葉,病害嚴重時造成嫩葉捲曲、變形或落葉;在地勢陰濕,鬱閉度較大的林地發病重,病原終年可形成侵染;以每年5-10月高温多雨季節時多出現。可用20%的三氯殺蟎礬1000-1500倍液毒殺,幼林也可用煙霧劑防治。
角斑病為苗圃和幼林常見病害,在病葉上產生黑色或黑褐色病斑,以中下部葉片發生較多;一般以温暖濕潤的地方發生較多,所以有角斑病的地方不出現球氈病;每年5-8月出現。葉斑病和炭疽病也是苗期病害,葉斑病出現在5-7月高温季節,炭疽病出現在5-9月。這些病以防為主,措施是選好圃地,合理調整密度,加強苗期管理,出現病害時剪葉,用50%的甲基託布津8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75%的甲菌清等800-1000倍液等防治;也可用1:100的波爾多液防治。 [3] 

殼菜果蟲害

為害殼菜果的主要害蟲有刺蛾、袋蛾、燈蛾、葉甲、金龜子、蝗蟲、蟋蟀等,其中刺蛾、袋蛾和葉甲危害較大,用敵百蟲800-1000倍液等噴殺,也可用燈光誘引滅殺。 [3] 

殼菜果主要價值

殼菜果藥用

殼菜果全株可入藥,有清熱祛風的功效。 [10] 

殼菜果經濟

其木材結構細密,紋理交錯,耐乾濕變化,不開裂;加工容易,色澤好、花紋美,油漆後光亮性好,易膠黏,適於製作傢俱、客車車廂、儀器箱盒、膠合板等。由於其幹形通直,不易受蟲蛀,耐腐蝕,可用作建築材料。外加木材車旋性能好,也是車工、雕刻方面用材的良選。 [3] 

殼菜果觀賞

樹形美觀,枝葉茂盛,可作綠化行道樹。 [11]  廣東省桃源鎮鶴山市林科所對面山等地有栽培。園林上常植與郊野公園。 [2] 

殼菜果生態

此外,殼菜果不僅具有涵養水源、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生態功能,還可作為防火林帶的主要防火樹種。 [3] 

殼菜果保護現狀

殼菜果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易危(VU)。 [4] 
參考資料
  • 1.    殼菜果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易綺斐,林永標.鶴山樹木志[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03:152
  • 3.    張幹榮,米老排的栽培技術與開發應用[J].防護林科技,2016年07期:97-98
  • 4.    殼菜果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1-06-15]
  • 5.    殼菜果 Mytilaria laosens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10]
  • 6.    殼菜果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3]
  • 7.    殼菜果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6]
  • 8.    劉與明,黃全能主編. 常見園林植物 喬木.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3,第76頁
  • 9.    李玉科等編著. 闊葉樹種苗生產.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09,第39-40頁
  • 10.    黃志海,嶺南中草藥DNA條形碼序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02,第157頁
  • 11.    吳棣飛,尤志勉編. 常見園林植物識別圖鑑 第2版,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08,第22頁
  • 12.    殼菜果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