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米乞

鎖定
米乞(籺)是廣東湛江,茂名一帶的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每年到了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湛江茂名市民間都有做籺吃的習慣。
中文名
分    類
粵菜,民間糕點
口    味
甜、鹹
主要食材
木薯或粳米、糯米
流行地域
湛江、茂名市民間
製作時令
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或二十七

米乞食品由來

相傳,從前茂名本是一片荒蕪之地,五穀不生,後來從潮汕地區來了一羣躲避戰亂的人,見此處丘陵連綿,了無烽煙,便紮根開荒種作,繁衍生息。人們初時只能種些薯類等雜糧,聊以充飢。為充分利用糧食,人們便將雜糧用木槌搗成粉,加水攪成糊狀蒸煮,令其體積增加幾倍,成為木薯糊、玉米糊之類的食物。再後來,人們已成功地在這塊土地上種上了稻穀,並連連獲得好收成。為慶祝豐收,也為調換口味,人們便按先前之方法,將米搗成粉,並配以蔬菜之類簡單的餡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狀和一定味道的食物,這就是“籺”了。初時,人們還只是用梗米(俗稱“粘米”)粉做,後來發現糯米粉黏性更強、造型更易,口感更佳,便專門用糯米粉做籺,年復一年,漸成風俗。

米乞食品類型

湛江、茂名糯米籺式樣很多,有煮湯籺、菜包籺、壽桃籺、水籺、糖心餈、糖板籺、槌撻籺、灰水粽、艾籺、糯米餈、發籺等。各種籺都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吃法、不同的味道。每年在過年前幾天,即臘月二十六、七的時候,我市民間便興起做籺的習俗,一來表示送舊迎新,二來可準備一些?以“擺年”(即將籺放在家中跨越新舊兩年),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生活美好。

米乞壽桃籺

壽頭籺 壽頭籺
壽桃籺”紮根高州已經有幾百的歷史。這種籺是專門做來為老人祝壽的,寓意是祈祝老人延年益壽。另外,人們辦喜事總愛在“籺”上點上一個紅點,以示吉利。其做法是用糯米大米粉合搓成團,然後分出拳頭一樣大小,分別將小粉團壓成薄片,並在薄片上放入預先備好的醃豬肉絲、蝦米粒、炒花生粒、芝麻仁、椰絲或瓜絲配上些小香料。但有個別地方的人喜歡用紅豆、黃豆、眉豆或綠豆和韭菜做餡,這不過是地方習俗不同而已。最後用薄片將餡包牢。一切製作完畢,輪到最後一部工序——印籺,即是將包好的籺放入木雕“壽桃”形或方形的籺印(籺印是用木板雕成壽桃的形狀,中間刻有個“壽”字)中鉻一下,隨即用蕉葉或者是菠蘿葉墊好底部投至蒸鍋裏,蒸熟後取出涼一會兒便可上口了。其味道別具一格,可謂是高州美食特色——籺中之王。

米乞煮湯籺

煮湯籺 煮湯籺
煮湯籺又稱煮籺,即是用湯煮熟食用的一種籺。籺粉用料和壽桃籺的相同,籺坯的製作過程也一樣。不過餡料有所不同,一般是用韭菜炒瘦肉,加花生和蝦米等。煮籺比較大個,包好後呈半月狀,中間很飽滿,有點像放大型的餃子。通常會用鴨湯來煮煮籺。其韌軟的口感、香濃的湯汁與韭菜結合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七月十四鬼節殺鴨吃煮籺是高州人的傳統節日。冬至也會吃煮籺,正所謂“冬至大過年”,過冬(至)時一家人會一起熱熱鬧鬧地做一頓煮籺吃。煮籺的製作過程稍為煩瑣,且不能存放,所以一般是過年過節才會做或買來吃。

米乞糖心餈

糖心餈 糖心餈
糖心餈,分為糯米糖心餈和小米糖心餈。糯米糖心餈,把糯米粉搓成粉坯,再把冰片糖粉和花生放進去,包成籺。這麼多種籺當中,糖心餈的製作方法是最簡單的。糖心餈最大的特色是糖很多,餡料飽滿,食用時可以根據個人胃口大小和喜好,加上花生、乾果、糖、包住吃。喜歡吃甜食的人尤其嗜好。另外,糖心餈還有一種意義就是用它來比作女孩子,生了女孩子就説是生了個“糖心餈”。因為女孩子一般乖巧聽話,很窩心,而糖心餈又是具有甜到心裏的味道。

米乞艾籺

艾籺(蒸熟前) 艾籺(蒸熟前)
在農曆正月最後一天的“正窮節”前,採摘艾菜,洗淨、曬乾,“正窮節”當天把艾菜搓成茸狀,放進鍋中煮熟,搓幹水,伴以米粉、紅糖搓勻,做成艾籺,底下墊上剪好的芭蕉葉。因艾有去塵排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備受人們喜愛。
艾籺(蒸熟後) 艾籺(蒸熟後)

米乞薯包籺

薯包籺 薯包籺
薯包籺是一種特色的街頭小吃。用煮沸的開水與蕃薯粉攪拌搓成粉坯,後做成圓柱形的籺,再放進蒸壓煲(一種專蒸薯包籺的器具)煮熟。籺餡一般有豬肉粒和花生,也可加蝦米。吃的時候用碗裝着熱騰騰的籺,加入事先熬好的豬骨湯(根據自己的愛好,可加點醋,做成醋湯)一起食用。醋有酸的、辣的、甜的。
薯包籺(醋) 薯包籺(醋)

米乞籺字讀音

籺的發音為,粵語就唸類似英文的at 如果是普通話的就唸 hé(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