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籬根

鎖定
籬根lí gēn是漢語詞彙,意思是竹籬近地處。出自《宋中遇陳二》。
中文名
籬根
拼    音
lí gēn
注    音
ㄌㄧˊ ㄍㄣ
出    處
《宋中遇陳二》

目錄

籬根解釋

古義:竹籬近地處。 [1]  古時,村民喜歡在房子前圍一個小院,用料是竹子。青銅時代煉出砍刀之後,村民都知道,竹子不僅比樹木長得快,還多。所以,用竹子圍起來當院子。後期,發現木頭更耐用,但木頭長得慢。用木頭當籬的,多數為有數人。
竹子交錯插在地上就成了籬。但新鮮的竹子插進地久了就長出根。就叫籬根。(人本能東西往邊放)
今義:牆。牆腳叫籬腳。外牆叫籬根腳

籬根出處

唐·高適《宋中遇陳二》詩:“籬根長花草,井上生莓苔。”
唐·皮日休秋晚留題魯望郊居》詩:“檐上落鬭雀,籬根生晚潮。”
清·湯潛《雁宕載菊寄謝明王子》詩:“日日籬根下,閒吟興不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