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篩豆龜蝽

鎖定
篩豆龜蝽屬半翅目龜蝽科,異名Coptosoma cribrayia Fabricius,是一種雜食性害蟲,主要為害菜豆、扁豆、大豆、綠豆等豆科作物,以及刺槐、楊樹、桃等多種其他植物,分佈北起北京、河北、山西,南至台灣,東到沿海地區,西至陝西、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
中文名
篩豆龜蝽
別    名
豆平腹蝽
拉丁學名
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半翅目
龜蝽科
篩豆龜蝽
分佈區域
北起京、冀、晉,南至台灣,東到沿海,西至陝、川、雲、藏等省區

篩豆龜蝽形態特徵

篩豆龜蝽成蟲

篩豆龜蝽成蟲為害大豆 篩豆龜蝽成蟲為害大豆
近卵圓形,體長4.3~5.4毫米,寬3.8~4.5毫米,淡黃褐或黃綠色,具微綠光澤,密佈黑褐色小刻點,複眼紅褐,前胸背板有1列刻點組成的橫線,小盾片基胝兩端色淡,側胝無刻點;各足脛節整個背面具縱溝,腹部腹面兩側具輻射狀黃色寬帶紋,雄蟲小盾片後緣向內凹陷,露出生殖節。
略呈圓桶狀,長0.6~0.7毫米,寬約0.4毫米,橫置,一端為微拱起的假卵蓋,另一端鈍圓,從背面看,中部具縱凹陷,3條凹陷之間各呈窄縱隆起,初產乳白後轉肉黃色。

篩豆龜蝽若蟲

篩豆龜蝽成蟲產卵 篩豆龜蝽成蟲產卵
共分5齡,末齡若蟲體長4.8~6.0毫米,淡黃綠色,密披黑白混生的長毛,其中以兩側的白毛為最長,3齡後體形龜狀,胸腹各節(後胸除外)兩側向外前方擴展成半透明的半圓薄板。
危害地區
篩豆龜蝽 [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屬龜蝽科,又名豆圓蝽、臭金龜,是餘干縣豆類主要害蟲之一。餘干縣位於鄱陽湖南岸,多年來,篩豆龜蝽發生廣,為害重,嚴重影響豆類產量和品質。

篩豆龜蝽繁殖特點

篩豆龜蝽在浙江年發生3代,江西南昌年發生1~2代,以2代為主,世代重疊。以成蟲在寄主植物附近的枯枝落葉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開始活動,4月中旬開始交尾,4月下旬陸續遷入春大豆田,5月中旬開始產卵,5月下旬進入孵化盛期,6月中旬為第1代若蟲高峯期,7月上旬出現第1代成蟲高峯,夏大豆7中旬出現遷入高峯併產卵,7月底至8月初為卵高峯,8月中旬為第2代若蟲高峯期,8月下旬為第2代成蟲高峯期,9月上旬出現第3代卵高峯,9月中旬出現第3代若早蟲高峯,10月上旬為第3代成蟲高峯。11月下旬起陸續越冬。
篩豆龜蝽成蟲產卵於菜豆等作物的葉片、葉柄、托葉、莢果和莖杆上,平鋪斜置呈2縱行,共10~32枚,成羽毛狀排列。成、若蟲均有羣集性,均在莖稈、葉柄和莢果上吸食汁液,影響植株生長髮育,造成植株早衰,葉片枯黃,莖稈瘦短,豆莢不實,百粒重下降。

篩豆龜蝽防治要點

篩豆龜蝽農業防治

作物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枯枝落葉和雜草,並帶出田外燒燬,消滅部分越冬成蟲。

篩豆龜蝽藥劑防治

在成蟲、若蟲為害期噴霧防治,藥劑可選用廣譜性殺蟲劑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40%速撲殺乳油1 5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