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豔華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研究員)

鎖定
範豔華,研究員,男,1976年12月生,漢族,博士 [1]  。重慶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昆蟲病原真菌致病機理及相關毒力基因的分子改良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和重慶市自然基金各一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利用DNAshuffling技術改造殺蟲真菌分解寄主外殼幾丁酶”(項目編號:30080001,已結題)的研究;參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球孢白僵菌侵染與抗逆相關功能基因研究”(項目編號:2003CB114203)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資助項目(批准號:2001AA214051)項目。在這些項目中,主要負責蛋白質在原核生物(大腸桿菌)及真核生物(酵母)中的表達、純化及復性,蛋白質的分子改造及酶學特性分析。
中文名
範豔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6年12月
性    別

範豔華學習工作經歷

範豔華研究員 [2]  2000年畢業於西南大學(原西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
2000—2006在西南大學生物技術中心攻讀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2009-2011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作博士後研究。
他的博士論文於2007年獲重慶市優秀論文獎、2009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是西南大學第一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實現了西南大學和重慶市農學學科百篇優秀博士論文零的突破。
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1年破格晉升為研究員。
範豔華研究員主要從事昆蟲病原真菌分子改良及分子致病機理、酶的定向進化及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及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主研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等項目。
以第一作者在Nat Biotechnol, PLoS ONE, Appl Environ Microbiol等國際權威雜誌發表SCI論文10餘篇,部分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雜誌Nat Biotechnol(影響因子31.1)上,研究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範豔華所承擔科研項目

主持課題
國家自然基金:利用分子改造獲得提高球孢白僵菌毒力的新絲氨酸蛋白酶基因(30600411)
重慶市科委自然基金:球孢白僵菌降解昆蟲體壁蛋白酶CDEP-1的分子改造及應用(2006BB1346)
西南大學博士基金;利用家蠶幾丁質酶提高球孢白僵菌的毒力(SWUB2006026)
主研課題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球孢白僵菌侵染與抗逆相關功能基因研究(2003CB114203)(骨幹研究人員)
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項目:殺蟲真菌侵染相關基因的克隆與球孢白僵菌高效殺蟲重組菌株的研究(2001AA214051)(骨幹研究人員)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利用DNA shuffling 技術改造殺蟲真菌分解寄主外殼幾丁酶”(30080001)

範豔華已發表論文

Yanhua Fan, Weiguo Fang, Shujuan Guo, Xiaoqiong Pei, Yongjun Zhang, Yuehua Xiao, Demou Li, Kai Jin, Michael J. Bidochka, Yan Pei. Increased insect virulence in Beauveria bassiana overexpressing an engineered chitinase with the chitin binding domain from Bombyx mori,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7, 295-302
Yanhua Fan, Weiguo Fang, Yuehua Xiao, Xingyong Yang, Yongjun Zhang, Michael J. Bidochka, Yan Pei. Directed evolution for increased chitinase activity. 2007, Online
Yanhua Fan, Yongjun Zhang, Xingyong Yang, Xiaoqiong Pei, Shujuan Guo, Yan Pei. Expression of a Beauveria bassiana chitinase (Bbchit1) in Escherichia coli and Pichia pastoris. 2007, Online
Weiguo Fang, Bo Leng, Yuehua Xiao, Kai Jin, Jincheng Ma, Yanhua Fan, Jing Feng, Xingyong Yang, Yongjun Zhang, and Yan Pei. Cloning of Beauveria bassiana chitinase gene Bbchit1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mprove fungal strain virulence.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5, 71(1): 363–370
Ling Li, Yanhua Fan, Luo Xiaoying, Yan Pei, Zeyang Zhou, Expression ferric chelate reductase gene in Citrus junos and Poncirus trifoliata tissues, Acta Botanica Sinica,2002, 44 7: 771-774
範豔華,張永軍,羅志兵,馮靜,方衞國,裴炎,球孢白僵菌絲氨酸蛋白酶基因CDEP-1畢赤酵母中的表達,菌物學報 2006,25(1): 56-62
李 凌,範豔華羅小英,周澤楊,裴 炎,香橙和積的三價鐵整合還原酶誘導研究. 西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1(23)5:435-437
張永軍,金 凱,羅志兵,蔣小東,範豔華,方衞國,裴 炎. 轉基因球孢白僵菌發酵產物對野生菌株的增效作用. 植物保護學報. 2006,33(3):246-250

範豔華科研成果

專利申請
裴炎,範豔華,張永軍,方衞國. 重組絲氨酸蛋白酶及含有其的殺蟲真菌劑(專利號:ZL 200510114696.1)範豔華研究員論文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和《Plos One》雜誌上 生物技術中心與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合作,開展蚊子和紅火蟻生物防治的研究。該工作主要由生物技術中心範豔華研究員完成,其成果最近分別在國際頂尖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和《Plos One》上發表。
蚊子是傳播瘧疾的主要媒介,同時也是登革熱、黃熱病等的傳播載體,嚴重威脅着人類健康並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由於蚊子對傳統化學農藥產生了抗藥性,使其防治形勢日趨嚴重。而紅火蟻在中國和美國均為一種入侵物種,對農作物、電路設施及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昆蟲病原真菌是控制自然界昆蟲種羣數量的主要因子,有着廣泛的宿主,可侵染多種農業害蟲及城市衞生昆蟲,有很大的利用價值。為提高昆蟲病原真菌的殺蟲效率,範豔華博士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裴炎教授的指導下提出了利用來自昆蟲自身的因子改造昆蟲病原真菌,即“以其之矛,攻其之盾”的策略,其博士論文獲得了全國百篇優秀論文獎。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訪問期間,範豔華研究員和Keyhani教授合作,對該策略進一步加以應用和發展。在殺蟲真菌中分別表達來源伊蚊可阻斷腸胰蛋白酶合成的TMOF因子,以及來源火蟻與信息素產生相關的β-NP因子,使其在侵染過程中干擾宿主的生理生化反應。改造後的重組菌株不僅提高了擊倒蚊子和火蟻的效果、靶標性強,同時由於所利用的干擾因子來自昆蟲,寄主難以產生抗性。該研究成果,為城市衞生昆蟲和作物害蟲的防治提供了一個新的策略,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