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紀曼

(原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鎖定
範紀曼(1906-1990),又名範賢才、範幼文、範行、江太潔、範賢本、範紀美。1906年3月生,粱平縣和林鄉人。大學文化程度,懂俄、日、德文,擅長油畫。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梁山特支書記、梁山縣委書記、川北軍委書記等職.在長期從事地下工作的過程中曾被法帝、日本憲兵、國民黨逮捕。1990年12月6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4歲。 [2] 
中文名
範紀曼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
出生日期
1906年3月
逝世日期
1990年12月6日
畢業院校
北平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
主要成就
創建四川省梁山縣第一個特支
擔任中共四川省梁山縣第一任書記
別    名
範賢才
範幼文
職    稱
教授

範紀曼人物生平

範紀曼,又名範賢才、範幼文、範行、江太潔、範賢本、範紀美,四川省梁平縣和林鄉(今梁平區和林鎮)桂花溪人。1906年3月26日生。1916—1917年啓蒙於和林鄉馬家場文昌宮國民小學,先後在雲龍鄉(今梁平區雲龍鎮)沙埡場夏家觀小學、梁山縣立高小、梁山縣立中學讀書。
範紀曼家道殷實。祖父範常瑄時期,范家在十里八鄉都有名氣;父親範益謙是讀書人,畢業於省法政學堂,整個家庭生活無憂。1923年,通過媒人介紹在父母主持下範紀曼與二十歲的同鄉姑娘冉正南結婚,至1928年期間,範紀曼與冉正南共育有一子二女。當時社會民不聊生,範紀曼和很多進步青年一樣,都想探索中國進步之路,但是路在何方?他決定去外地尋找出路。
1925年,範紀曼考入武昌漢陽兵工廠專門學校學習木工;同年冬月十四日,他在四川會館經杜儀(杜桴生)介紹下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編入武昌水陸街支部。1926年,範紀曼考入武昌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編入第一總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第一隊學習。學習期間,他思想進步,經倪玫皋、杜儀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不久,範紀曼參加北伐,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葉挺團長領導下任排長,迎擊進犯大革命中心武漢的叛軍夏鬥寅和楊森部。在汀泗橋戰役中,他身先士卒,英勇負傷。
傷愈後,時值1927年“四一二事變”,蔣介石公開背叛革命,背叛“聯俄聯共”政策,瘋狂搜捕屠殺共產黨人和民主人士,大革命失敗,共產黨的活動被迫轉入地下。當時,範紀曼接到由中央軍校政治總教官惲代英、軍校軍委書記陳毅轉交的黨中央介紹信,回到重慶(原中共四川省委所在地)報到。 [1] 

範紀曼掀起梁山滿風雲

經惲代英、陳毅介紹,範紀曼在涪陵與四川省委取得聯繫。到重慶後,見到時任四川省委書記傅烈,7月省委派他回梁山縣建黨。回到梁山,他首先建立了中共梁山縣特支,範紀曼擔任書記。1927年底,正式成立中共梁山縣委員會,範紀曼擔任書記。
範紀曼在梁山積極宣傳革命理論,開展反帝反封建活動,提出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打倒帝國主義、打倒神像等口號;並自籌經費,組織青年40餘人成立“一六”劇社(即民國16年),自編自演“文明戲”,到梁山縣城、區鄉以及墊江等地巡迴演出,宣傳革命思想。同時,積極發展組織,吸收曹敏之、劉洪基、王逐萍、王一貫等10多人入黨,並在縣城東門熊修五家設聯絡點,與曹敏之、鄧潔安、袁人傑(當時系中學學生)在西門外魚塘附近租民房一間作為縣委辦公地點。在鄉下以馬家場、沙埡場為據點,不分白天黑夜地組織“窮人會”“農協會”,同當地土豪劣紳開展鬥爭。範紀曼的這些活動,被梁山軍閥肖毅肅、石柱坪團總熊見如、馬家場大地主唐升初等發覺,他們派人到處追捕。四川省委知道後,將他調回重慶。
1928年春天,範紀曼到重慶。他先協助省委秘書長牛大鳴工作,後被派到合川擔任川北軍委書記,發動農民組織武裝。軍閥發現他後,下令追捕,省委又將他調回重慶。不久,他又被派去敍府(今四川省宜賓市)發展農民武裝,準備在川滇地區建立武裝根據地,後因未接上頭而回重慶。1929年,範紀曼在西南美專、重慶高中等校從事學生運動。在革命鬥爭中與西南美專女同志彭子壽[後改名彭雅蘿,開縣(今開州區)籍]相識。1929年初秋,時任四川省委書記張秀熟派範紀曼去上海工作,女友彭雅蘿同往上海,考入上海音專。到上海後,黨組織將範紀曼的組織關係編在法租界法南區金神父路新新裏支部,具體做交通聯絡員工作。1930年5月,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五卅”運動紀念日那天,範紀曼帶領羣眾,舉行遊行集會。會後,範紀曼被叛徒出賣而被捕,關押在蘇州監獄。獄中三月,範紀曼堅貞不屈,沒有暴露身份,經親友多方營救,於同年8月交保釋放回上海,但失去了與黨的聯繫。出獄後,範紀曼積極設法找黨。當時立三路線將黨、團組織撤銷與工會合併成立行動委員會,推行武裝暴動奪取政權,由於歷史條件所限,範紀曼未能接上組織關係。 [1] 

範紀曼北上求學鬧革命

範紀曼反覆衡量,鑑於在上海一時無法接上黨的組織關係,決定北上北平(今北京市)。1930年9月,範紀曼與彭雅蘿雙雙考入北平大學(簡稱“平大”,“七七事變”後遷西北)藝術學院戲劇系。彭雅蘿專修音樂。範紀曼為了找黨,在平大先後就讀藝術學院、法學院和經濟系。他一面找黨,一面學習,終於和共產黨員有了工作聯繫,在黨員同志的聯繫和支持下,他為我黨和革命事業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範紀曼提出要求解決組織問題,但由於當時在上海的黨組織多次遭到大破壞,原來的黨中央也被迫撤往江西蘇區,組織之間無法取得聯繫等歷史原因,暫時未能為他恢復組織關係。
北平學習期間,範紀曼除學習戲劇,專攻舞台美術外,還鑽研外語,在精通英語的基礎上又學習俄文、德文和日文,翻譯出版德國大詩人海涅的《還鄉集》等書,受到戲劇大師熊佛西先生的器重。為了鑽研俄文,範紀曼從藝術學院戲劇系,轉入法學院俄文經濟系。但他對文藝的愛好並未放棄,他和戲劇系進步同學於伶一起參加了“左聯北平分盟”,在黨領導的文化戰線上進行工作,如繼續為報紙寫有關戲劇的文章,在《晨報副刊》發表文章,同時還致力詩歌創作,籌集出版詩歌集《汐之螺》。
1931年,日寇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北平各校學生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成立抗日學聯,範紀曼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被選為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學生會會長。12月7日,範紀曼被北平68所大中學校學生聯合會推選為抗日學聯主席團成員之一,兼任南下請願示威團糾察隊總指揮。他帶領5000多名抗日學生,要求北平當局同意他們到南京,向國民政府請願出兵抗日,但阻力重重,遭到了拒絕。範紀曼便號召同學們到豐台卧軌三天,迫使北平當局同意了他們到南京,向政府請願。
12月10日,北平學生代表南下。15日到達南京後,請願學生聯合上海、南京的學生,先後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國民政府外交部、教育部等黨政機關,要求政府抗日。範紀曼在與軍警搏鬥中遭受重傷,經南京鼓樓醫院搶救脱險。他設法前往上海宋慶齡寓所,彙報請願前後的經過。宋慶齡聽後,義憤填膺,恰好美國進步記者史沫特萊也在場。19日,宋慶齡發表了對時局的《宣言》,史沫特萊在《世界日報》向全世界發了“學生請願遭鎮壓”的新聞,並寫了《怒吼的北平學生》,報道範紀曼等請願學生的英雄事蹟,發表在英文報刊上。 [1] 

範紀曼北平初涉情報戰

1932年的一天,同鄉老友曹策(曹健勤)之妻袁季剛突然託人來找範紀曼,説曹策被軍閥逮捕了,關在北平草嵐子衚衕監獄,請範紀曼千萬設法營救。
曹策時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還曾經做過中共北平市委書記,是黨的重要幹部。為了營救曹策,範紀曼通過各種關係,幾經周折,找到了黃埔五期同學陳恭澍為之周旋。陳是北方人,外稱是國民黨部隊刊物《軍事》雜誌社北平分社社長,實際是軍統北平站站長。範紀曼向陳提出請他設法營救曹策的事,並説明曹策是自己的“表弟”。
陳恭澍滿口答應,叫當局放人,但提出,“你的表弟曹某,我負責保釋。但我手中的這份雜誌缺少文章,美國公使館有些外文材料我急等着要用。你從軍校出來後又讀了大學,懂幾國文字,你幫我的忙,去抄錄一些然後翻譯出來交給我。你的表弟我一定負責保出來。咱們一言為定!”
翻譯工作對於曾經刻苦學習過英文、俄文、日文的範紀曼,可謂勝任愉快。美國使館提供給陳恭澍的材料,範紀曼一看,竟為之一驚。其材料多是蔣介石與日本的重要軍事和外交情報。他將到手的第一批材料翻譯好後,立即交給陳恭澍。陳恭澍讀着這些情報,真是如獲至寶。曹策因此被釋放。
在這同時,範紀曼通過薛迅、老杜等傳話:“我要找地下黨北平市委主要負責人,有重要情報報告。”在範紀曼的一再請求下,時任中共北平市東城區委書記冀丕揚與他接上頭,收到了他提供的重要軍事、外交情報。陳恭澍又從美國使館拿來第二批、第三批材料給範紀曼,他照樣及時翻譯好後,在送給陳恭澍的同時,又抄錄一份交給冀丕揚,使黨的更高一級組織對華北日軍和國民黨華北當局的軍事、外交等情況瞭如指掌。半年以後,冀丕揚被捕,供出範紀曼,範紀曼因此身陷囹圄。彭雅蘿多方奔走,找到黃埔軍人實力派王某(32軍政訓處處長)、黃傑和楊英出面,才將範紀曼保釋出獄。
出獄後的範紀曼,在北平的生活很不平靜。他繼續在平大法學院俄文經濟系學習。為了生活,邊讀書邊去北平四川中學任教。同時,他還是尋找各種機會,參加日本駐北平公使館的外交招待會以及武官有關軍事或時局的招待會,為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提供一些有用的情報。
1934年春節期間,範紀曼攜女友彭雅蘿一起去四川老鄉鄭大姐家拜年。因鄭大姐的弟弟沙梅是彭雅蘿的老師。到了鄭大姐家,認識了她丈夫劉尊棋,其是蘇聯塔斯社駐北平的記者兼翻譯。範紀曼與劉尊棋一見如故。之後,他們又常去劉尊棋家。有一次,在劉尊棋家認識了上海《大晚報》駐北平特派記者劉逸樵(化名才能陳,黨中央派駐北平工作負責人)。劉逸樵見範紀曼的交往廣泛,便向劉尊棋説,想請範紀曼幫忙做點事,他手邊有些日文材料,想請範幫忙譯成中文,特請劉尊棋出面徵求一下範的意見,是否願做他的幫手。範紀曼答應試試看。劉逸樵交了些日文材料給範紀曼,他立即翻譯出來,並將他從日本使館招待會上所得到的材料,一併告訴劉逸樵。劉逸樵又把一些關於東北淪陷後日本軍政、經濟的資料,中國義勇軍與東北抗日聯軍抗日鬥爭的資料拿來,要範紀曼從中文翻譯成外文。範紀曼從以前給陳恭澍翻譯美國使館的情報工作中,已掌握一些關於情報彙集、編寫的經驗,現在為劉逸樵搞情報,既注意是否有價值,更注意及時準確。因此,他的工作使劉逸樵極為滿意。原來,劉逸樵是為蘇聯紅軍總參情報部做情報工作的。他自稱是“共產國際派遣”,和共產國際駐上海的機關直接聯繫。劉逸樵為了方便範紀曼在北平社交場合公開活動,特別為他印了名片,頭銜是“美國·檀香山·《自由日報》記者”,還為他置備了西裝革履。劉逸樵為了使範紀曼有個好的工作環境,又專門租了房子,讓他從平大法學院李閣老胡同的集體宿舍搬出來。範紀曼的新居,完全是一位學者的居室。幾架書櫃,裝滿了各種中外書籍、雜誌,牆上掛滿地圖,還訂了好幾種報紙,有中文的、日文的。範紀曼運用這些書報作參考資料,對獲得的情報進行鑑別、比較,並深入地分析,再作出準確的判斷,形成準確可信的情報。 [1] 

範紀曼國際間諜在上海

1935年,通英語、德語、俄語、日語和積累了情報工作經驗的範紀曼回到上海,他一面到戲劇專科學校任教,同時又去書店作編輯編書,藉此維持生活。他化名江汰浩,定居馬思南路惜廬,交往的多是知識界的上層人物,積極參加“左聯”的種種活動。他再一次設法找黨,仍沒有結果。
彭雅蘿還是潛心學音樂,半天去上海音專上課,半天在上海女青年會工作。
範紀曼在工作之餘翻譯海涅、歌德、普希金的作品,經常去內山書店購書,與店主內山完造熟識後,在書店拜見了魯迅先生。魯迅先生聽説範紀曼在翻譯海涅的詩歌,對他頗為嘉許。範紀曼説:“魯迅先生印書主張不切邊,自稱‘毛邊黨’,因此自己翻譯的海涅《還鄉集》出版時全部毛邊裝訂。”
1939年9月,範紀曼和彭雅蘿結婚,彭雅蘿成為範紀曼的愛人加助手。這時,陳恭澍改任軍統上海站站長,並發現範紀曼也在上海,並且生活不寬裕,於是提出讓他繼續為軍統工作。為劉逸樵做情報工作的範紀曼就多了一個情報來源,從陳恭澍、劉逸樵處拿到的外語情報,綜合整理後,分別交叉傳遞給陳恭澍、劉逸樵,並且通過文化界知名人士、共產黨員錢俊瑞,轉交中共地下黨組織。
由於範紀曼在北平、上海戲劇界的進步表現,更由於在劉逸樵手下為蘇聯提供情報的成績,1935年8月,他十分榮幸地被邀請去蘇聯莫斯科參加“斯大林第四屆國際戲劇節”,藉此訪問蘇聯。
1939年,黨組織指示他專門負責收集日本軍事情報,並研究日軍在各個戰場上所採取的戰略戰術,每週寫一篇專門材料。1941年八、九月間,黨設在白爾部路五金店內的地下電台告急,組織上指示範紀曼在半小時內將它搶救出來。範紀曼果斷地將電台轉移,重新建立電台,與延安聯繫。1942年,又將電台轉移到上海市靜安寺路大華商場9號,以開文具店作掩護,店內挖一地洞安置電台通話。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租界,靜安寺路英、美商人多,目標大,組織上指示電台工作人員在一兩天內將電台搬到範紀曼家,並讓他協助。但他家房子小,房客多,不能發報,房東又要範紀曼搬家。為了很快恢復發報,範紀曼根據組織的部署,在拉都路安樂村找到一層兩間的房子,範住一間,李一鳴住一間,範紀曼冒着極大的危險掩護李一鳴恢復了電台發報工作。
1942年8月,組織上派範紀曼到南京收集日軍總部情報,特別是日軍運送軍火的情報。1944年4月12日,範紀曼受到李一鳴案牽連,被日本憲兵逮捕,後被保釋。
為了潛伏到蔣介石的軍事機關中去獲取情報,受組織指派,1947年8月,範紀曼由張子羽介紹,進入國民黨國防部二廳任代理少將專員。利用這一條件,範紀曼還同李時雨從上海提籃橋監獄營救出楊靖宇將軍的弟弟楊樹田。
1948年初,中共上海市地下情報組領導人吳克堅派徐淡廬與範紀曼一起,收集蔣介石國防部及國民黨軍的一切軍事情報。1948年冬,徐淡廬在四川路的住地有所暴露,組織上希望能設法搬到舊法租界住。範紀曼將原代管的霞飛路花園洋房,讓徐搬去居住,掩護了徐淡廬的革命活動。
這一時期,範紀曼為黨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如蔣介石的總部移台灣的消息,就是他向黨組織提供的。這個情報很重要,使我黨知道了敵人的重要部署,這是對革命的重大貢獻。又如1949年《新華日報》元旦獻辭,要翻印80份送給上層民主人士。範紀曼從戲劇學校把油印機借到家裏來翻印。印好後,由於怕出事,範紀曼就穿上國民黨少將頭銜的軍裝,用小汽車送到哈同大樓交給吳克堅和徐淡廬等人,順利地完成了任務。
1949年3月1日,範紀曼被軍統上海特務頭子王方來逮捕,關在上海威海衞路147號淞滬警備司令部第一稽查大隊看守所,敵人多次刑訊,範紀曼堅不招供,被判死刑,在臨刑前僥倖越獄逃脱。 [1] 

範紀曼蒙冤入獄終平反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解放後,範紀曼繼續從事教育工作。1949年9月,他協助人民政府破獲了原國民黨國防部二廳焦建和特務案。1950年秋,陳恭澍從香港派女特務楊靜潛來上海,要範建立電台,收集共產黨的情報,每月給他1500萬法幣。範紀曼當場拒絕,並立即向組織上彙報,請示辦法。經過公安部門的周密佈置,女特務在上海車站被公安機關捕獲。
範紀曼在長期做黨的地下工作的過程中,雖曾5次被捕入獄,多次經受酷刑,但他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氣節,從未出賣過任何同志。他在隱蔽戰線為我黨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紅巖春秋》《上海灘》等刊物做過專題介紹,國民黨軍統大特務陳恭澍在其回憶錄《軍統第一殺手回憶錄》等書中亦有記載。
1955年7月,範紀曼因受“潘、楊冤案”的株連被逮捕(1943年,楊帆曾因寫信給延安,揭發過江青而遭到新四軍代理政委饒漱石的“隔離審查”),判刑20年。1980年8月,經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複查,否定了原判,宣佈範紀曼無罪,給予徹底平反。恢復政治名譽。中共中央組織部1984年12月30日([84]組建字1272號文)批覆:“恢復範紀曼同志的黨籍,其黨齡從一九二六年轉黨時算起,參加革命工作時間從一九二五年入團時算起”。
1990年12月6日範紀曼在上海逝世,終年85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