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範德米爾

鎖定
範德米爾,1925年出生於荷蘭海牙(Hague)的一個教師的家庭裏,從小接受良好教育,逐漸對物理學和工程技術產生了興趣,但因當時荷蘭被法西斯佔領,高等院校都關了門,因此只好上文法中學,課餘搞些電子學實驗,為兒童教養院做些無線電配件,幫助物理老師準備表演。1945年之後範德米爾到達爾夫特(Delft)工業大學學“工業物理”。他雖然沒有受到正規的物理訓練,但卻在動手能力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
中文名
範德米爾
國    籍
荷蘭
出生日期
1925年
出生地
荷蘭海牙

目錄

範德米爾簡介

1952年大學畢業後,範德米爾來到菲利普公司的研究實驗室工作,從事電子顯微鏡的高電壓和電子學部分的研製,1956年轉入CERN,在這裏參加了許多重大課題。開始,範德米爾只是做些技術設計工作,逐漸他對如何控制粒子束的方法發生了興趣。1960年他在從事反質子束的研究中,提出了高流量脈衝聚焦法,解決了當時關鍵的技術問題。後來他參加一個小組,負責存儲環的設計,並參與所有的實驗工作和數據處理工作。由於與物理學家們朝夕相處,範德米爾學習了加速器的設計原理,並且熟悉了實驗高能物理學家的思維方式。

範德米爾經歷

1967年-1976年,範德米爾又回到技術工作,負責交叉存儲環和SPS的磁鐵電源。他身在現場,心裏卻想着龐大加速器的整體過程,研究出了亮度校準方法和隨機冷卻方法。當時範德米爾對隨機冷卻方法只是提出了理論,作過初步計算,並沒有參加具體實踐,具體實踐是由另外一個小組完成的。
1976年魯比亞等人提出要用SPS或費米實驗室的存儲環作為質子-反質子對撞機。反質子束的存儲和聚焦就成了關鍵問題。正好這時,SPS電源工作將要結束,範德米爾就應邀轉到質子-反質子課題組,並參加在一個試驗小環上進行反質子束的冷卻試驗,試驗取得了成功。後來又有別人在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理論。這就證明了隨機冷卻方法可以運用到質子-反質子實驗上。不久,範德米爾被任命為存儲環小組的負責人之一,負責建造存儲環。由於範德米爾對質子-反質子對撞實驗和W、Z°粒子的發現起了關鍵作用,因此,1984年他和魯比亞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