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節約型校園

鎖定
所謂節約型校園也就是在高校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以節約資源和合理利用資源為重點,建立節約型的管理運行機制,提高管理和服務的效率,樹立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的消費觀。
中文名
節約型校園
消費觀
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指    導
科學發展觀
重    點
節約資源和合理利用資源

節約型校園基本介紹

教育資源是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節約型社會呼喚節約型校園,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是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學校培養合格人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履行高校社會責任的需要。
高校要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必然要藉助各種節能設備或技術。而高校本身不從事這些技術和設備的生產工作,這些工作都要由各種從事節能產品生產研發的企業來做的。因此,建設節約型高校必然離不開企業,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節約型校園建設辦法

構建節約型生態校園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遵循生態學基本原理、景觀與科技並重、教育與管理並存的“四項基本原則”。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高校強調節約不僅要避免“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資源浪費現象,也要避免“餓着肚子搞節約”的做法。建設節約型生態校園,必須始終貫穿資源節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全校範圍內廣泛開展有關資源節約的宣傳和教育,讓廣大師生員工樹立起資源節約的理念,在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資源節約。通過培養廣大師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思維,通過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的全過程中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完善管理制度、建設長效機制等措施,建設節約型生態校園。
實現思想意識的三大轉變。必須從節約可有可無的思想,向必須節約的思想轉變,要把資源節約放在事關高校科學發展大局的位置;必須從過度向自然索取、片面強調征服自然的思想,向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轉變,實現高校內部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增強高校可持續發展能力;必須從粗放型發展模式向集約型發展模式轉變,真正把高校建設成為集人才培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良性循環為一體的模範社區。
建立一套以能值分析為基礎的評價體系和標準。所謂能值分析,是指根據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把生態系統或生態經濟系統中不同種類、不可比較的能量轉換成同一標準(太陽能)的能值來衡量和分析,得出一系列能值綜合指標,定量分析系統的結構功能特徵與生態經濟效益,進而評價其在系統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建設節約型生態校園過程中,不管各高校側重於哪一方面的建設,都可以通過能值分析來評價其資源節約的程度。比如,在達到相同服務功能時,側重於生態技術的校園可以通過採用新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校園內生均消耗越少,則資源節約效果就越好;側重於生態教育管理的校園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在充分利用學校內外資源的基礎上,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校園輸入與輸出之間能值的差,輸入與輸出的差值越小,資源節約的效果越好。
實現人才培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良性循環的目標
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構建節約型生態校園的根本目標。高校要把資源節約和生態保護理念貫穿於教育的全過程,通過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讓他們深刻了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意義,增強他們的資源節約和生態保護意識,使他們建立起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價值觀,引導和鼓勵他們在自身的學習、生活、工作、實踐中身體力行,並影響社會其他人羣。
實現資源節約,是構建節約型生態校園的價值目標。高校應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加強管理和監督,向管理要節約;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人才優勢,集中力量研發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關鍵技術,積極推廣應用先進的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工藝、技術和設備,向技術進步要節約。例如,天津工業大學在新校區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實現節水、節電及資源循環利用,已經在新校區校園內安裝了1500餘盞LED照明路燈和2000餘盞LED室內照明燈,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半導體照明示範工程,每年可節約用電130萬千瓦時,相當於500個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總量。
實現環境友好,是構建節約型生態校園的環境目標。環境友好既包括環境美好又包括人與環境和諧共處、協調發展的關係。這就要求在構建節約型生態校園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原生態自然環境的保護,又要合理配置和安排人工環境資源。在校園範圍內還應該倡導有利於環境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形成人人關愛環境、人人保護環境的校園風尚和文化氛圍,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實現生態良性循環,是構建節約型生態校園的生態目標。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不一定能實現生態良性循環,而只有實現生態良性循環,才能建成節約型生態校園。校園系統具有複雜性、動態性、多目標及目標矛盾性和不確定性等特徵,實現校園生態良性循環,必須實現校園內人口、水資源、能源、經濟、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6大因素之間的良性循環,維護校園生態平衡,從而達到學校發展與資源合理利用及生態保護協同進化的目的。如通過雨水收集、污水處理系統等處理過的中水,可以澆灌綠地、沖洗廁所,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