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箱魨

鎖定
箱魨,是箱魨科動物的統稱。體短而高,或稍延長,體甲3-5稜, 具背中稜、背側稜及腹側稜,無側中稜。眼中大,上側位。 [5]  體甲在背鰭及臀鰭後方閉合,尾部裸露,光滑無鱗。肛門後方無腹皮褶。口小,前位。牙狹長,上下頜牙各一行。鰓孔小,斜裂或幾垂直,位於眼下方。背鰭一個,短小, 無鰭棘。臀鰭與背鰭同形。無腹鰭。尾縮圓形, [6]  尾柄細小。無氣囊。 [5]  椎骨14-16個, 軀椎9或10個,尾椎5或6個。 [6] 
箱魨在中國分佈沿海地區,在國際分佈於印度洋非洲東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羣島。 [7]  活動力弱,底層棲息,食底棲無脊椎動物。 [8] 
箱魨長相奇特,就像只古怪的小箱子。全身除了鰭、口和眼睛可以動之外,其他地方都被厚厚的硬鱗覆蓋着,只能在水中緩慢地遊動,呼吸頻率很高,靜止時每分鐘可達180次。箱魨看似笨拙,但是渾身布了毒素,非常危險。箱魨也常作為水族觀賞魚,但不可與清潔魚同箱飼養,否則容易損傷清潔魚敏感的表皮。 [9] 
中文名
箱魨
拉丁學名
Ostraciidae
別    名
箱魨科
盒子魚
角魚
牛魚
外文名
boxfishes, cofferfishes, cowfishes、trunkfishes(英文)
箱河豚、ハコフグ科(日文)
同義學名
Ostraciontidae [10]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輻鰭魚綱
魨形目
箱魨科
亞    目
箱魨亞目
分佈區域
中國黃海、東海;朝鮮半島、日本
命名者及年代
Rafinesque, 1810 [11] 
領    域
生命科學

箱魨物種學史

科屬分類
科屬分類(7張)
箱魨為箱魨科角箱魨屬角箱魨箱魨屬粒突箱魨,三稜箱屬雙峯三稜箱魨、駝背三稜箱魨等箱魨科的魚類統稱。全年均可捕獲,部分魚類捕獲後洗淨,剝去皮甲和內臟,取其鮮肉備用。 [1] 
在淺海岩礁地區生活着一種特殊的魚,它們長相奇特,就像只古怪的小箱子。因為這個“小箱子”全身除了鰭、口和眼睛可以動之外,其他地方都被厚厚的硬鱗覆蓋着,所以只能在水中緩慢地遊動。但是大家千萬別被這些笨拙的傢伙述惑了,它們渾身布了毒素,非常危險。 [2] 
這些箱魨科的魚類絕對獨樹一幟,魚體堅硬,覆蓋着長合在一起的堅硬板骨,全身只有鰭和尾柄部位可以活動。箱魨不可與清潔魚同箱飼養,否則容易損傷清潔魚敏感的表皮。
由於箱魨的魚體堅硬,所以很難搞清楚它們是不是已經吃飽了。購買時不要挑選魚體表面看起來有凹陷的,凹陷可能是因飢餓所致,而且身體已經過了可恢復點。如果箱魨不幸過了這樣的恢復點,就不可能再讓它們進食了,這種狀態是很讓人懊惱的,畢竟箱魨比起許多海水觀賞魚類要好餵養得多,因為喂餌時只需要定時投餵然後觀察它們是否已達到正常食量就可以了。箱魨遊動時小心翼翼,行動很緩慢,所以經常被別的魚類搶先一步吃到餌料,就需要在那些貪食的魚類吃飽以後再多喂點兒餌料,看着箱魨把餌料吃掉。 [3] 
箱魨 箱魨
箱魨酷似古怪的小箱子並因此而得名,別稱盒子魚、硬鱗魚、角魚等,是此魚科魚類的統稱。因成年魚的身體大部分被盒狀的骨架包圍着,所以得名。
箱魨科一小類淺水海魚類的統稱,特點是身體大部分包在一個堅硬的箱狀保護殼內。一些種頭上具角狀突,因而有“牛魚”之名。分佈於全世界熱帶和温帶海中,底棲。肉味美;也常乾製作為藝術品。口的位置低。除眼、口、鰭及尾部外,全部包於硬殼中,硬殼由骨板癒合而成,斷面略呈三角形、方形或五角形,因種而異。箱魨常具鮮豔的色彩。體小,最大長達50公分(20吋)。當被捕獲或觸摸時,常放出一種有毒物質,能毒死在一起的其他魚類。與箱魨近緣的六稜箱(Aracanidae),亦有殼但腹下有一條脊稜,背鰭臀鰭之後各有開口,分佈從日本到澳大利亞。

箱魨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2張)
體被硬骨板包裹,橫斷面呈四角形。各鰭均無棘。成熟的雄魚背部有豔藍色斑點,雌魚和幼魚則沒有。在骨板上有瞳孔大小的藍黑色斑點。無腹鰭。體色黃綠色。成魚體長15-25釐米。

箱魨生活習性

底棲魚類。一般在沿岸淺海岩礁區域,不結羣,單獨生活。通常用背、臀鰭慢慢地遊動。主食甲殼類貝類無脊椎動物,如:海藻海草和珊瑚礁表面的珊瑚蟲等。體表可分泌毒液。箱魨因其身體有稜角,游泳姿態十分有趣。箱魨只有鰭、口和眼睛可以動,身體為硬鱗所披覆,所以完全靠鰭慢慢地上下、前後、左右擺動,很像直升機的遊動。此外,其身體也不能像其它的魨類,能脹大或彎曲,由於鰓蓋無法活動,只能隨時張開口部讓水從口腔流入鰓部,用突出的嘴捕食附在岩石上的小型動物。

箱魨科屬分類

箱魨科下舊分12個屬。 [12-13]  2013年,學者Santini等人認為箱魨科下分6屬25種,粒突六稜箱魨屬Anoplocapros Kaup, 1855) [21] 六稜箱魨屬Aracana Gray, 1838) [22] 羊箱魨屬Caprichthys McCulloch & Waite, 1915) [23] 棘稜六稜箱魨屬Capropygia Kaup, 1855) [24] 棘箱魨屬Kentrocapros Kaup, 1855) [25]  多板箱魨屬Polyplacapros Fujii & Uyeno, 1979) [30]  被歸類於六稜箱魨科(Aracanidae)中。此外,糙身箱魨屬(Rhinesomus Fraser-Brunner, 1935),也稱為三稜箱魨屬,歸類於稜箱魨屬。Santini等人不認可Klassen(1995年) [32] 尖鼻箱魨屬Rhynchostracion Fraser-Brunner, 1935) [31]  歸類於箱魨科,而是把其當做箱魨科的姊妹羣。 [27]  2014年,學者松浦敬一(Keiichi Matsuura)也列出了與Santini等人相同的分類。 [26] 
三稜角箱魨屬Acanthostracion Bleeker, 1865) [14] 
稜箱魨屬Lactophrys Swainson, 1839) [15] 
角箱魨屬Lactoria Jordan & Fowler, 1902) [16] 
箱魨屬Ostracion Linnaeus, 1758) [17] 
副棘箱魨屬Paracanthostracion Whitley, 1933) [18] 
三稜箱魨屬Tetrosomus Swainson, 1839),也稱為真三稜箱魨屬。 [20] 
已滅絕2屬:
始盒魚屬Eolactoria
  • 始盒魚Eolactoria sorbinii Tyler 1976),也稱為宋氏始角箱魨。
Oligolactoria
  • Oligolactoria bubiki Tyler 1980

箱魨經濟價值

箱魨肉無毒,可食用,因其遊姿十分有趣,也常作為水族觀賞魚。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