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箭,漢語一級字 [5]  [8]  讀作箭 (jiàn ),部首是竹,本義指竹名,箭竹。 [1-4]  [7] 
中文名
拼    音
jiàn
部    首
字    碼
7BAD
五    筆
tuej
倉    頡
htbn
鄭    碼
muq
筆    順
314314431251122
字    級
一級(3267) [5] 
平水韻
去聲十七霰
造字法
形聲:從竹、前聲 [6]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jiàn(ㄐ一ㄢˋ)
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箭”。 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箭”。
1、用弓發射到遠處的兵器:弓箭。箭鏃。箭頭。箭在弦上(喻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做或話已經到了不得不説的地步)。
2、箭能射到的距離:一箭之遙。箭步。
3、形容急切、迅速:歸心似箭。

漢英互譯

arrow

詳細釋義

jiàn
〈名〉
(1) (形聲。從竹,前聲。本義:竹名。箭竹)
(2) 同本義 [China-cane]
箭,矢竹也。——《説文》
其利金錫竹箭。——《周禮·職方氏》
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爾雅·釋地》
如竹箭之有筠也。——《禮記·禮器》
箭籌八十。——《儀禮·鄉射禮記》
(3) 又如:箭筍(箭竹嫩筍);箭茁(筍芽);箭萌(小筍);箭筠子竹(一種竹棍子);箭笄(竹製的簪子)
(4) 搭在弓弩上發射的竹製武器 [arrow]
自關而東謂之矢,關西曰箭。——《方言九》
吾奈無箭何?——《韓非子·十過
急湍甚箭。——吳均《與朱元思書》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船往如箭。——《資治通鑑》
(5) 又如:箭羽(箭上的羽毛);箭衣(古代弓箭手穿的衣服。後來成為一種長禮服);箭壺(盛箭的囊袋);箭袖(又名馬蹄袖。一種便於射箭的袖口,上面較長可以蓋住手,下面較短)
(6) 古代置計時器漏壺下用以指示時刻之物 [handle of water clock]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顏。——王維《冬晚對雪憶胡處士家》
(7) 又如:箭水(漏壺的水);箭刻(箭漏的刻度);箭漏(古代計時器。漏壺);箭滴(漏箭隨水浮沉,不斷移動。滴:漏壺滴水)

常用詞組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箭【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子賤切,音餞。《説文》矢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矢,江、淮曰,關西曰箭。《釋名》箭,進也。
竹之小者曰箭。《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注》箭,篠也。《史記·夏本紀》震澤致定,竹箭旣布。《竹譜》箭竹,高者不過一丈,節閒三尺,堅勁,中矢。江南諸山皆有之,會稽所生最精好。
漏箭。《周禮·挈壷氏注》主定漏刻,先王分十二時於一晝一夜,閒以漏箭,準十二時為百刻,分晝夜而定長短,故立此官掌之。
博箸也。《博雅》博箸謂之箭。
《華山記》箭括峯上有穴,裁見天日,攀緣自穴中而上,有至絕頂者。
赤箭,藥名。《韓愈·進學解》赤箭靑芝。
《廣東新語》箭豬卽封豕,初本泡魚,化為豕,毫在項脊閒,尺許如箸,白本黑端,人逐之則激毫以射。《集韻》或作翦、。

説文解字

箭【卷五】【竹部】
(箭)矢也。從竹前聲。子賤切

説文解字注

(箭)矢竹也。各本無竹。依藝文類聚補。矢竹者可以為矢之竹也。周禮及釋地注皆曰。箭、篠也。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江淮之閒謂之鍭。關西曰箭。郭雲。箭者、竹名。因以為號。按今天下語言皆謂矢為箭。從竹。前聲。子賤切。古音在十一部。周禮故書箭為晉。杜雲。晉當為箭。按吳越春秋。晉竹十廋。晉竹卽箭竹。假借字也。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zien5 [陸豐腔] tsian5 [海陸豐腔] zien5 [客英字典] zien5 [沙頭角腔] zien5 [東莞腔] zen5 [梅縣腔] zien5 [寶安腔] zen5 [客語拼音字彙] jian4
◎ 粵語:zin3
◎ 贛語:jiɛn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