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

鎖定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二十卷。是宋人周弼選編的唐詩選本《唐賢絕句三體詩法》經元朝釋圓至箋註而來。該書的內容是作近體格律詩的一些基本知識與技巧方法。
中文名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
詞條性質
古代書籍
選編者
【宋】周弼
箋註者
【元】釋圓至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書籍簡介

[1] 
周弼選本《唐賢絕句三體詩法》的內容是作近體詩的一些基本知識與技巧方法。清人葉德輝《郋園讀書志》稱:“蓋此書在元、明兩朝三家村授徒課本,頗自風行。”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二十卷。現存元大德九年(1305年)刻本,清何煌、袁芳瑛批校並跋。半頁9行,行17字,小字雙行同,細黑口,四周雙邊,雙魚尾。版框24.5cm×17cm。4冊1函。《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流傳的還有明嘉靖吳舂刻本、明火錢刻本、明經廠本、明書坊本和清康熙年刻本。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編注簡介

周弼,墳陽人(今山東曲阜),字伯激,善墨竹,於詩文造詣頗深。與周弼同時人李莽雲:“伯激十七、八時即博聞強記,侍乃翁晉仙已好吟泊長,四十年間宦遊吳楚江漢,足跡所到所作,於七國兩漢三國六朝隋唐之體靡不該備。聲騰名振,江湖人皆爭先求市。”在宋末,周弼的詩作就很受江湖派詩人推重。“時時出入晚唐,尚無當時粗獷之習,一邱一壑亦頗有小小佳致也”。周弼著有《墳陽端平詩雋》、《三體唐詩》傳世。
圓至,僧人,高安人氏,字牧潛,號天隱。至元以降,遊歷天下,訪友問禪,學問日深,究得佛家真諦且又頗工古文,詩尤清婉,有《牧潛詩》、《唐詩説》刊行。 [2]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內容簡介

書前方回序文中説:“……夫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通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此詩之用也。聖之人論詩如此,後世之論詩不容易矣!世之學詩者舍此而他求乎?近世永嘉葉正則水心倡為晚唐體之説,於是四靈詩江湖宗之。……又有所謂汶陽周伯弼三體法者,專為四韻五、七言小詩設,……近高安沙門之天隱乃大魁姚公勉之猶子,聰達博贍,禪熟、文熟、詩熟,又從而注伯弼所集之詩……。”
書首刻綱目。書中內容分為三部分:卷一至四是絕句體;卷八至十三是七言律;卷十四至二十為五言律,並按作詩的技巧方法細分為:實接、虛接、用事、前對、後對、拗體、側體、四實四虛、前虛後實、前實後虛、起句一意、詠物、結句。

箋註唐賢絕句三體詩法古籍級別

2020年10月30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