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筋藤

(中藥名)

鎖定
筋藤,中藥名。為夾竹桃科植物筋藤Alyxia levineiMerr.的全株。分佈於廣東、廣西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風濕痹痛,腰痛,胃痛。
別    名
三託藤
坎香藤
香藤
藤滿山香
九牛藤 展開
別名
三託藤
坎香藤
香藤
藤滿山香
九牛藤
騷羊果 收起
中文學名
筋藤
拉丁學名
.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龍膽目
夾竹桃科
鏈珠藤屬
筋藤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廣西等地
採收時間
全年均可採
用    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毒    性
無毒

筋藤入藥部位

全株。

筋藤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

筋藤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筋藤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腰痛,胃痛。

筋藤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

筋藤炮製

採集加工:全年均可採,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筋藤形態特徵

筋藤,又名李萬念珠藤《廣西藥用植物名錄》,阿莉藤(廣西)。攀援灌木。具乳汁,全株無毛;小枝與老枝均柔弱,老枝圓柱形,節間長約2.5cm,小枝直徑1.5mm或更細,稍具稜角和條紋。葉對生或3葉輪生;葉柄長4-7mm;葉片嫩時膜質,老時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或長圓形,長5-8cm,寬2-3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急尖或稍漸尖。聚傘花序單生於葉腋內,花5數;花萼裂片長圓形,長約1.5mm;花冠白紫色,高腳碟狀,花冠筒圓筒狀,喉部緊縮;雄蕊着生於冠筒內面中部以上,花葯內藏;無花盤;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花柱絲狀,柱頭頭狀,先端2裂。核果橢圓形,長約9mm,連結成鏈珠狀。花期3-8月,果期8月至翌年6月。

筋藤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400m的山地疏林下或山谷、水溝旁。分佈於廣東(筆架山(仙湖華農採集隊739) [3]  )、廣西等地。

筋藤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消腫止痛,祛瘀生新。主治風濕,腰痛,心胃痛。”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3.    李勇、李沛瓊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三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