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等價交換

(漢語詞彙)

鎖定
等價交換,漢語詞彙。拼音: děng jià jiāo huàn 不同效用的商品按照它們各自的價值量相交換。是商品交換的一般原則。
中文名
等價交換
外文名
exchange at equal values
拼    音
děng jià jiāo huàn
近義詞
等量代換 [1] 
釋    義
按照商品各自的價格進行交換
決定因素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等價交換釋義

相同的價格進行平等交易。

等價交換出處

毛澤東 《論十大關係》四:“工農業品的交換,我們是採取縮小剪刀差,等價交換或者近乎等價交換的政策。” [1] 

等價交換例句

鄧小平《關於西南少數民族問題》:“我們在貿易上實行等價交換,但是有時還要有意識地準備賠錢。”
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大家按等價交換的原則來互相幫助,解決勞力不足牲畜缺的困難。” [2] 

等價交換什麼是等價交換

商品的價值取決於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物物交換中,交換雙方總是能大體地估算出對方的成本耗費,從而實現等成本耗費的交換。貨幣出現以後,商品和貨幣的交換成為普遍形式,因而等勞動時間交換體現為價格與正常價格相符。但實際上,商品的價格並不總是同正常價格相一致的,只有在供求平衡的條件下才與正常價格相一致。在商品交易競爭中,商品的供求不斷變化,供過於求時價格下跌;求過於供時價格上漲。這種由市場調節的價格升降又反過來引導生產和消費,從而影響市場供求,驅使供求趨向一致,導致商品價格向該商品的正常價格靠攏。市場價格圍繞正常價格的運動,使價格在趨勢上與正常價格趨於一致,使等價交換原則得以表現出來。
等價交換原則商品交換基本原則。它保證各物質部門的生產耗費從商品的出售價格中得到補償,並獲得平均利潤,從而使社會再生產得以順利進行。如果價格長期低於成本,企業出售產品所得不足以彌補原材料和人工耗費,或不能取得利潤,企業就不可能擴大生產規模甚至不能維持簡單再生產,社會再生產過程就將中斷。如果價格長期高於成本,企業輕易獲得超額利潤,則會影響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發展生產。
A
(1)原因:商品交換雙方互利,順利完成交換。
(2)形式:貨幣出現以前——交換雙方的價值相等,而不是價格。
貨幣出現以後——商品的價格。
等價交換並不存在於每個交換過程之中,但從一段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價格仍然與正常價格相符。商品的價格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B
等價交換是指雙方都覺得付出跟回報是等價的情況下,而不一定只是物質或者精神上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