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供求平衡

鎖定
供求平衡是指消除供求之間的不適應、不平衡現象,使供應與需求相互適應,相對一致,消除供求差異,實現供求均衡。
中文名
供求平衡
外文名
The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實    質
商品需求量及其構成之間保持平衡
目    的
消除供求差異,實現供求均衡

目錄

供求平衡意義

供求平衡的實質是使市場商品供應量及其構成與市場上有貨幣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量及其構成之間保持平衡。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組織市場商品供求平衡,保持供求比例協調,是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也是流通部門安排市場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組織市場商品供求平衡,使商品供應與商品需求之間保持相互適應的關係,對於發展國民經濟,合理組織流通,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供求平衡是保證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在商品供求平衡的狀況下,生產者的物質消耗才能得到補償,消費者的購買需求才能得到滿足。而商品供求不平衡的任何一種狀況,對於社會再生產的進行都是不利的。在商品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庫存不合理的增加,會造成社會勞動的浪費,生產資金週轉的緩慢甚至處於停滯狀態,使生產不能按原有規模進行,甚至迫使生產停頓;在商品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則會使一部分購買力不能實現,影響人們實際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會削弱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的監督,不利於社會生產企業改進生產,增加花色品種和提高產品質量。
(2)供求平衡是實現按勞分配原則的重要保證。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按勞分配是藉助於貨幣通過商品交換形式實現的,勞動者按照勞動所得獲得的貨幣收入,只有通過市場買到自己所需要的消費品,才能使按勞分配得到最終實現。如果商品供求不平衡,尤其是供不應求,就無法保證城鄉居民的貨幣收入順利地轉化為商品,無法保證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原則得到充分的貫徹執行,進而就無法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必然會挫傷人民羣眾的積極性。
(3)供求平衡是穩定物價穩定幣值的重要條件。
市場商品供求不平衡會引起市場物價的波動,引起城鎮居民貨幣收入出現不正常的再分配。商品供過於求,會造成貨幣回籠的困難;商品供不應求,會造成貨幣貶值。因此,有計劃地組織市場商品供求平衡,有利於保持市場物價的穩定和幣值的穩定。
(4)供求平衡是合理配置社會資源的有效手段。
實現供求平衡,有利於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避免社會財富的浪費。市場商品供求平衡,意味着國民經濟基本比例關係比較協調,社會總勞動時間按照社會需要按比例地分配於各類商品的生產上,整個社會生產以合理的勞動耗費取得好的經濟效益。而市場商品供求不平衡的任何一種狀況的存在,都會給社會造成浪費和損失。例如,某種商品出現全局性的供過於求,説明投入該商品生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超過了社會需要,造成商品積壓,使得超過部分的產品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得不到社會承認,因而造成社會勞動的浪費。當商品供不應求時,也會出現社會人力、物力、財力得不到充分利用或使用不當的情況。例如,由於商品產不足銷,供應制約需求,往往造成生產企業不注意提高產品質量,粗製濫造,不注意勞動耗費的節約。同時,商品供不應求,還會削弱羣眾對商業服務質量的監督,影響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這既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又損害社會的利益。

供求平衡內容

組織供求平衡就是要根據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生產結構,在商品供給量與商品購買力之間出現差額(供過於求或者供不應求)時,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組織起符合客觀實際的市場商品供求平衡。市場商品供求平衡的內容十分廣泛。按地區劃分,有全國市場的供求平衡和地區市場的供求平衡。按商品劃分,有社會商品供求總額的平衡,有分類商品的供求平衡和商品構成的平衡。其中社會商品供求總額的平衡是供求平衡的主體。總額不平衡,分類和構成也不可能達到平衡,因此,總額的平衡是分類和構成達到平衡的前提。然而在供求總額平衡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出現某一類商品或某些主要商品的供求不平衡,這就是分類和構成的不平衡。雖然這些屬於局部的不平衡,但也必須進行必要的調整。因為總額的平衡是以分類的平衡和構成的以,在組織市場商品供求平衡時,必須搞好上述幾個方面的平衡。

供求平衡要求

(1)既要求得到市場商品供給總量和商品購買力總額之間的平衡,又要求得到主要商品供求額之間的平衡。
市場商品供給總量和商品購買力總額之間的平衡是前提,主要商品供求額之間的平衡是基礎。主要商品雖然品種不多,但消費量很大,如果主要商品供求不平衡,供求總額的平衡就難以實現。
(2)既要在全國範圍組織好供求平衡,又要在各地區組織好供求平衡。
實現全國範圍的平衡是組織商品供求平衡的總體目標,全國供求平衡了,才能保持全國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在組織全國供求平衡的同時,必須統籌兼顧,適當安排地區之間和地區範圍內的平衡,特別要照顧重點地區,如工礦林區、農產品出售和調出較多的地區、僑匯集中地區、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旅遊地區和對外開放城市等。對於城鄉間的商品供求關係,要繼續堅持“兩個優先”的原則,保持供求平衡。

供求平衡關係

要實現供求平衡,必須處理好下述幾方面的關係:
(1)全局局部關係
市場商品供求平衡是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一個組成部分,地區平衡是全國平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處理全局和局部的關係時,應當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只有全局的平衡得到妥善安排,局部的平衡才能得到較好的解決。當然,強調全局,強調局部服從全局,這絕不是説可以放棄局部,不照顧局部。必須在安排好全局平衡的同時安排好局部平衡。在考慮全局利益的同時兼顧局部利益,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正確地結合起來。
(2)重點一般的關係。
在組織市場商品供求平衡時,總會有重點問題需要解決。列為重點的,有的是某些地區,有的是某種商品,等等。當然,重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客觀條件的變化,重點也會轉化,原來的重點轉化為一般,原來的一般轉化為重點。沒有重點就沒有政策。所以,要保證重點,照顧重點,優先解決關係到全國平衡、關係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主要商品和主要地區的供求平衡。優先解決重點問題,決不能因此而排斥一般,不照顧一般,如果不適當地保證重點,就會損害一般的利益,重點就會孤立,就得不到保證。所以必須在保證重點的同時照顧一般,在兼顧一般中保證重點。
(3)長遠利益當前利益的關係。
在組織商品供求平衡時,要瞻前顧後,不僅要看到當前的平衡,而且要看到今後的平衡。從全局和整體來看,當前利益應當服從長遠利益,必須有一個長遠的奮鬥當標。但是必須把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結合起來,如果不顧當前利益而只考慮長遠利益,也會由於當前利益沒有得到較好解決而損害長遠利益。所以,照顧到當前利益,安排好當前的市場商品供應,也會促進生產的發展,這對解決好以後的商品供求矛盾也是有利的。
總之,在組織商品供求平衡時,必須根據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規律等經濟規律的要求,從有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出發,貫徹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使各方面的利益都能獲得比較妥善的安排。

供求平衡措施

市場商品的供求平衡,是整個經濟結構比例關係是否協調的反映,是國民經濟的基本比例關係是否適應的標誌。組織市場商品供求平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1)安排並組織實現國民經濟主要比例關係的綜合平衡。國家通過加強宏觀規劃與對市場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搞好國民經濟中的主要比例的綜合平衡是組織實現市場商品供求平衡的基礎。
(2)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按需組織社會生產。產業結構是否合理,農輕重的比例關係是否協調,對能否實現供求平衡,至關重要。
首先,要大力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它是人類的基本生活資料—食物生產的主要部門,是社會生產的起點。我國市場商品供應狀況如何,最終取決於農業生產狀況。貫徹執行以農業為基礎的方針,發展農業生產,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局的戰略問題。只有把農業搞上去,才能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使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使農副業更多地為市場提供商品貨源,有利於商品供給和商品需求的相互適應。
其次,要大力促進輕紡工業生產的發展。輕紡工業是提供生活資料的生產部門,發展輕紡工業,不僅可以為城鄉人民提供日益豐富的食品、紡織品、日用品和文化用品,更好地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而且還能為發展農業、重工業積累資金,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輕紡工業要壓縮長線產品,增加短線產品,在加強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瞻前顧後,調整好內部生產結構,使得各種產品在數量上和結構上與市場需求的數量和結構相適應,達到供求平衡。
(3)合理組織商品流通,科學搞好商品購銷。科學組織流通也是緩和市場商品供求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