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鎖定
成立於1995年的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是香港首個由影評人組成的文化組織,每年年初舉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評選,迄今已是第19屆。由於強調以專業角度評審,附以透明理性的討論記錄,頗受業界和媒體關注,也因發佈時機得當,常常被看作是當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風向儀。
中文名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公佈時間
2013年1月14日
頒獎時間
2013年3月4日
最佳導演
鄭保瑞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基本簡介

“2012年度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2013年1月14日公佈獲獎名單,展現熱血青年氣概的警匪題材影片《車手》頒獲“最佳電影”,《車手》導演鄭保瑞、《逆戰》導演林超賢並獲“最佳導演”,《高海拔之戀II》編劇團隊榮摘“最佳編劇”,杜汶澤憑藉《華麗之後》問鼎“最佳男演員”。
獲獎圖冊
獲獎圖冊(6張)
“最佳女演員”首現空缺,學會給出的理由是:“有會員認為2012年香港電影中,能夠給予女演員發揮的空間有限,在評審的激烈辯論及表決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終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兩獎在懷的《車手》無疑是本屆評審的“寵兒”,學會給出的獲獎理由是:“從影像出發,又迴歸到影像的魅力,內涵直接有力,信息清楚明白,取悦觀眾的一剎,不乏個人言志態度。”
本屆評選討論最為激烈的當數“最佳男演員”獎項,入圍第三輪投票的多達7部影片、5位資深演員。最終杜汶澤憑藉在《華麗之後》裏節奏感十足、人性層次豐富的演出,力壓梁家輝黃秋生劉青雲張家輝,摘得“影帝”頭銜。
與獲獎名單同期公佈的還有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推薦電影”,囊括了《高舉·愛》《逆戰》《消失的子彈》《四大名捕》《麥兜噹噹伴我心》等8部過去一年最值得觀看的港片。 [1]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獲獎名單

獎項
獲獎
最佳電影
車手
最佳導演
最佳編劇
最佳男演員
最佳女演員
空缺
推薦電影七部
高舉愛
逆戰
《我老婆唔夠秤2之我老公唔生性》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入圍名單

獎項名稱
入圍名單
最佳影片
車手
寒戰
最佳編劇
Joey O' Bryan、司徒錦源、馮日進《車手
陳嘉上王思敏、譚廣源《四大名捕
最佳導演
最佳男演員
最佳女演員
空缺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得獎理由

最佳電影:《車手
從影像出發,又迴歸到影像的魅力,內涵直接有力,信息清楚明白,取悦觀眾的一剎,不乏個人言志態度。鄭保瑞發揮過人鬥心,以流暢敍事的內在張力,緊隨香港電影的陽剛命脈,打不死的熱血青年氣概,體現出一份好鬥好勝的奮戰決心。
最佳導演:鄭保瑞﹙《車手》﹚
鄭保瑞放開懷抱,放下沉溺,以師徒關係描寫黑夜捉賊故事,尋找個人成長出路,順勢令他成為銀河映像第二梯隊和香港中生代導演的一員猛將,不再跟在別人身後,行自己的路,山頂追車和停車場復仇兩場,展現場面調度的實力。
最佳導演:林超賢﹙《逆戰》﹚
經過《證人》和《線人》後,林超賢衝出悲情的香港,闖入漂泊的全球華人社區,踏進國際華語電影的舞台,以熟練非凡的技藝,以一幕又一幕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扣緊着觀眾情緒,展示香港導演獨特的魅力和專業精神。
最佳編劇:韋家輝游乃海陳偉斌、歐文傑﹙《高海拔之戀II》﹚
劇本奇思百出,結構精到,層次豐富。上承《龍鳳鬥》的港女緣份,延續《單身男女》中國內地與香港融合的迷失,再注入《再生號》的心理治療和生命可能性,譜成鄭秀文三生三世的奇遇和救贖,當中柔情如水,告別執迷,開啓了活下去的冀望。
最佳男演員:杜汶澤﹙《華麗之後》﹚
汶澤打汶澤,在不擇手段「奸」經理人與默默支柱好丈夫(《高舉‧愛》)之間,前者鏗鏘華麗勝出。藉由身體、語調節奏感的精煉演出,魔鬼角色中有人性化層次,叫觀眾又愛又恨;高度能量的視聽感官,為場景與演出對手帶來感染力,更給影片的戲劇軸心張弛定位。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

從平凡生活看到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係,何況是夫妻?通過女子舉重的冷門題材,看到成功女人背後的男人,而女主角作為新移民以正面形象出現,是港片少有的描述,一家人生活在郊區,帶出小島人情味,表現香港風情的另一面。
逆戰
通過謝霆鋒和周杰倫飾演的兩兄弟,體驗正邪本是硬幣兩面的矛盾和宿命。兩演員跟隨林超賢走過烽火大地的中東,到大馬的華人社區,作出心力互拼的亡命演出。動作畫面充滿現場感,槍戰爆破連場,暴力一觸即發,亦顯示香港電影的專業,世界通行。
對聶華苓一生回溯,亦是一場華文文學盛宴的側寫,更是近代世界作家交流的非官方血淚見證。聶華苓的成長、漂泊、迷失與安逸晚年,在陳安琪的鏡頭下,也看出另一層身份未明,卻為前路探索的香港指涉,豐富了本為人物傳記紀實,卻更如香港身份自況的流徙觀照。
上集面世十年後,續集借戲中夫妻的婚姻考驗與四角戀情,迴應當下中國內地與香港關係之餘,勝在沒有單純把內地女性,簡化為缺乏思想的慾望對象。阮世生依然擅長寫情,劇本穩當,拍出城市小品的喜劇感,兼具個人情懷,成績猶勝上集,屬狀態回勇之作。
《高海拔之戀II》
杜琪峯、韋家輝繼《單身男女》後,挑戰高難度高海拔,集奇情、浪漫和勵志於一身,心理治療步伐中,編號033寄語生生不息,擺脱執迷,尋找生路,譜成一首對電影的情詩,適時為北上港人帶來反思之餘,亦為陷於迷魂陣的電影業,輕叩前路。
羅志良打開人性本善或是本惡的大哉問,直指人性因為外在社會環境而扭曲敗壞,再借天城縣幽靈子彈奇案,呈現客觀現實的種種問題,社會批判中又有黑白灰人性道德刻劃。導演廣納東西方偵探類型傳統,鑄造出冷暖光暗並置的影像空間。
武俠小説破格改編融入異能人類型,又大刀闊斧將俠義、奇幻、浪漫、偵探、僵屍等元素共冶一爐,古裝片裏復活了港式時裝片風味,真正中西合璧。陳嘉上亦加入了飛虎的團隊精神和辦公室政治,也有君臣寄寓,最妙是諸葛神侯廣納異士,府上日日打邊爐,是火鍋刑警、古裝特區。
麥兜與麥太北上發展無功而還後,迴歸香港為春田花花幼稚園救亡賣唱,帶出春風化雨矢志不渝的老校長平凡而高貴的情懷。楊學德與麥家碧的美術風格大異卻有化學作用,古典與流行、民謠與兒歌悲喜交集之餘,更不乏感人肺腑的神來之筆。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是首個由本地影評人成立的同類組織,每年均透過討論配合投票的形式,選出對上一年公映電影的各個獎項及推薦電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強調 以專業角度評審,附以具透明度的理性討論,每年討論過程均會記錄在案,並於日後輯錄,刊登於每年出版的《香港電影回顧》。 [2] 

第19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相關介紹

「最佳男演員」是今屆討論最熾熱的一環,杜汶澤分別以《華麗之後》及《高舉‧愛》進入決選,迎戰《寒戰》的梁家輝,經過評審之間的熱烈討論後,兩年前曾以《人間喜劇》與此獎項擦身而過的杜汶澤,今屆終於憑《華麗之後》成功突圍,登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影帝寶座。至於「最佳女演員」一項,儘管今屆候選電影中,不乏優秀的女演員參與演出,但有會員認為在2012年香港電影中,能夠給予女演員發揮的空間有限,在評審的激烈辯論及表決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終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通過今屆最佳女演員從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