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鎖定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是2022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聯合頒發的青年科技獎 [4] 
中國青年科技獎於1987年設立,是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該獎項由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設立並組織實施,旨在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表彰獎勵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1] 
2022年11月12日上午,在温州舉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峯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並舉行頒獎儀式。 [1] 
中文名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獎項類別
青年科技獎 [4] 
設立機構
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 [4] 
評選週期
兩年一次
提議設立
錢學森等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評選文件

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國科協 共青團中央
關於開展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候選人提名工作的通知
發佈日期:2021年12月23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組織部、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科協、團委,中國科協所屬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各有關高校科協,各有關企業科協: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表彰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激發創新創業創造熱情,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決定開展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候選人提名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項名額
本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不超過100名;由當屆獲獎者中產生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者不超過10名。往屆獲獎者不重複授獎。
二、評選條件
(一)思想政治堅定,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學風正派,積極踐行科學家精神。
(二)中國青年科技獎評選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的、創新性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貢獻;
2.在工程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的、創造性的成果和作出貢獻,並有顯著應用成效;
3.在科學技術普及、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三)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評選符合以下條件:
在科學研究或工程技術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或作出突出貢獻、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堪為遵守科學道德典範的優秀青年科技領軍人才。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男性候選人不超過40週歲(1981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女性候選人不超過45週歲(1976年1月1日及以後出生)。
三、提名渠道和名額
(一)單位提名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開展提名工作,在徵求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團委意見後,可提名本地區候選人15名;
2.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可分別提名候選人30名,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可分別提名候選人10名,中國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可分別提名候選人5名,其他有關中央和國家機關可分別提名候選人2名;
3.國防科技領域,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可提名軍隊系統候選人30名,國家國防科工局可提名候選人30名;
4.中國科協所屬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可提名本學科領域候選人2名,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可提名候選人15名;
5.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機構可分別提名本地區候選人15名,提交前須報經中聯辦審核;
6.各有關高校科協、企業科協可提名候選人2名。
(二)專家提名
1.提名規則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可作為提名專家。每位提名專家可提名候選人1名,候選人須獲得3名提名專家提名方為有效,其中本學科領域的提名專家應不少於2名。
2.責任與義務
(1)提名專家應承擔提名、異議答覆等責任,並對相關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2)提名專家簽署提名意見應嚴格遵守保密規定。
(三)注意事項
軍隊系統候選人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統一提名,不得從其他渠道提名;其他候選人均應通過上述提名渠道產生。
四、提名工作要求
(一)堅持“公開、公正、公平、擇優”原則,拓寬提名渠道,嚴格評選條件,堅持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標準,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保證評選質量。
(二)候選人的科技成果應以在國內做出的成果為主,候選人應作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貢獻者。人選提名要注重向長期工作在科研與生產第一線和西部地區艱苦行業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傾斜。
(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擬提名的候選人,由省級人才工作領導機構統一彙總審核後提名上報。
(四)候選人提名材料是中國青年科技獎評審的主要依據,應簡明扼要,要重點突出創新價值、能力、貢獻。非學術性報紙刊物的有關報道不作為證明材料。
(五)提名單位和候選人要自覺恪守科學道德和學術規範,提名材料要客觀、準確、完整,對於提名材料填報不實的,實行“一票否決”。如候選人被投訴,提名單位及候選人所在單位應進行調查核實,並提供書面調查材料和結論性意見。
(六)候選人須按幹部管理權限徵求幹部管理、紀檢監察部門意見。候選人為企業負責人的,還需按照《企業負責人徵求意見表》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相關工作應由提名渠道統一組織,專家提名的應由候選人所在單位組織,不得由候選人個人辦理。
(七)候選人提名材料不得涉及國家秘密,候選人所在單位應對提名材料(含附件)進行保密審查並出具保密審查證明。違反保密規定的,取消被提名資格。
(八)候選人獲獎後,提名渠道和所在單位應為獲獎者搭建培養和用好人才的平台。獲獎者應積極參加中國科協組織的國情研修、座談交流、科技服務等活動。
五、提名材料報送要求
(一)電子材料報送要求
請各提名單位根據分配的提名單位用户名、密碼登錄智慧科技人才評審系統,根據要求組織候選人用“推薦碼”註冊並登錄後填報電子材料,其中包括《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提名錶》(見附件1)和有關附件等材料。提名單位用户名、密碼、推薦碼另行發送。
附件材料只需要在系統中上傳PDF格式的電子文件,無需再提供紙質材料。附件材料應提交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
(1)公開發表的主要論文及專著(論文限3篇、專著限1本);
(2)技術鑑定證書及知識產權證明材料;
(3)技術應用證明材料;
(4)獲得表彰獎勵證明材料;
(5)其他成就和貢獻證明材料;
(6)候選人所在單位出具的保密審查證明。
請於2022年3月21日前在線填報候選人電子材料。上傳成功後,材料不能更改。
(二)書面材料報送要求
候選人電子材料填報成功後,使用智慧科技人才評審系統下載打印《提名錶》,電子版材料與紙質材料須保持一致。
書面材料包括:
1.提名情況報告1份。內容包括候選人產生方式、專家評審情況、提名單位評審組專家名單以及確定提名的人選等。提名情況報告電子版通過智慧科技人才評審系統上傳。如為專家提名,則不需要提交提名情況報告。
提名情況報告須加蓋提名單位公章,其中:中央和國家機關提名的,加蓋有關司局公章;地方提名的,應徵求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團委意見,加蓋省級科協公章;學術團體提名的,加蓋學術團體公章。
2.《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提名錶》原件一式5份。提名錶中候選人所在單位提名意見中需對候選人政治表現、廉潔自律、道德品行,以及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涉密情況出具明確意見;提名渠道提名意見中需對候選人在創新價值、能力、貢獻和學風道德等方面作出評價。
3.《中國青年科技獎人選徵求意見表》一式3份,候選人所在單位為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須提供此表。
4.《企業負責人徵求意見表》一式3份,候選人為企業負責人的須提供此表。
(三)書面材料報送時間和方式
書面材料由提名渠道於2022年3月25日前(以當地郵戳為準)郵寄至中國科協培訓和人才服務中心,逾期無效,其他方式報送的材料原則上不予接收。因報送材料方式不符合要求造成逾期的,責任由提名渠道承擔。謝絕候選人本人報送材料。
六、組織領導
中國科協牽頭,會同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青團中央聯合設立中國青年科技獎領導工作委員會,負責中國青年科技獎評選表彰工作的組織領導。設立監督委員會,監督評審工作,對評審期間收到的舉報和投訴進行研究,提出處理意見。中國科協負責評選表彰工作的組織實施,設立領導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評選表彰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
各提名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構,高質量完成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提名工作 [5]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表彰文件

中共中央組織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中國科協 共青團中央
關於表彰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
發佈日期:2022年11月15日
科協發組字〔2022〕42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的重大判斷,作出全方位培養、引進、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領軍人才,樹立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創新典範,激發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情,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決定授予萬蕊雪等100名同志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包括10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項。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是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希望受到表彰的獲獎者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廣大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以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始終心懷“國之大者”,自覺踐行科技報國之志,堅持“四個面向”,從黨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部署出發,錨定科技創新目標和方向,堅定創新自信,樹立敢為天下先的雄心壯志,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敢於探索科學“無人區”,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全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堅持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推動形成有利於創新創造的良好風尚。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定位,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完善人才戰略佈局,促進更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長,使他們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4]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1. 王磊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教授
  2. 朱美萍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
  3. 楊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先進材料與納米科技學院執行院長
  4. 楊健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科研人員
  5. 範大明 江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
  6. 周穎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7. 王志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人員
  8. 劉洪濤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工程師
  9. 宋海軍 中國地質大學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10. 黃佳琦 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教授 [2]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科技獎

1. 萬蕊雪(女) 西湖大學
2. 王 偉 南京大學
3. 王 拓 天津大學
4. 王 芳(女)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5. 王 豔(女)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6. 王 博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
7. 王 琦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8. 王 磊 復旦大學
9. 王雙印 湖南大學
10. 王志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1. 王宏偉 山東農業大學
12. 王祥喜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3. 尤延鋮 廈門大學
14. 毛相朝 中國海洋大學
15. 方 璐(女) 清華大學
16. 方博漢 北京大學
17. 尹昇華 北京科技大學
18. 鄧 方 北京理工大學
19. 鄧海嘯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20. 龍 笛 清華大學
21. 田 暉 北京大學
22. 田懷玉 北京師範大學
23. 田貴華(女)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24. 史浩飛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25. 付長庚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26. 馮 旭 北京大學
27. 朱美萍(女)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28. 喬慶慶(女)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29. 喬英雲(女)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30. 任玉龍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31. 劉 明 北京農學院
32. 劉 英(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33. 劉 斌 山東大學
34. 劉 瑜 海軍航空大學
35. 劉奕羣 清華大學
36. 劉洪濤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37. 許 操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38. 孫 濤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39. 孫慶豐 浙江農林大學
40. 李 昂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41. 李 昺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42. 李 敏 武漢大學
43. 李帝銓 中南大學
44. 李隆球 哈爾濱工業大學
45. 楊 麗(女)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46. 楊 健 系統工程研究院
47. 楊元合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48. 肖振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9. 吳 雲 空軍工程大學
50. 吳巨友 南京農業大學
51. 吳志勇 61001部隊
52. 吳富梅(女) 61540部隊
53. 邱 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54. 何 耀 蘇州大學
55. 何蓉蓉(女) 暨南大學
56. 餘 倩(女) 浙江大學
57. 餘碧瑩(女) 北京理工大學
58. 汪 萌 合肥工業大學
59. 沈少華 西安交通大學
60. 宋勇峯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
61. 宋海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62. 張豐收 同濟大學
63. 張東菊(女) 蘭州大學
64. 張冀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5. 陳 娟(女) 重慶醫科大學
66. 陳 蓉(女) 華中科技大學
67. 陳 韜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68. 陳 蕾(女)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69. 陳浩森 北京理工大學
70. 範大明 江南大學
71. 鬱 昱 上海交通大學
72. 歐 欣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73. 歐陽斌 海軍工程大學
74. 周 穎(女) 同濟大學
75. 周歡萍(女) 北京大學
76. 鄭翠娥(女) 哈爾濱工程大學
77. 趙遠錦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78. 趙曉麗(女)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79. 郝格非 貴州大學
80. 胡殿印(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81. 鍾武律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82. 胥蕊娜(女) 清華大學
83. 袁 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84. 袁 荃(女) 湖南大學
85. 耿 華 清華大學
86. 柴人傑 東南大學
87. 徐 峯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88. 徐通達 福建農林大學
89. 高 波(女)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90. 郭兆將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91. 黃火清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92. 黃佳琦 北京理工大學
93. 崔寧博 四川大學
94. 符利勇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
95. 董 捷 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
96. 董煥麗(女)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97. 程 鵬 浙江大學
98. 程方益 南開大學
99. 譚 韜 昆明理工大學
100. 譚敏佳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3]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