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八個是銅像

鎖定
《第八個是銅像》改編自阿爾巴尼亞文壇著名作家、詩人阿戈裏的作品,是由維克多·琪卡執導的阿爾巴尼亞戰爭片,由Vangjush Furxhi、Piro Mani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主人公的七位戰友扛着他的銅像去他家鄉的故事 [1] 
中文名
第八個是銅像
外文名
I teti ne bronx,Familj e Peshkatarit
類    型
劇情,戰爭
出品公司
新阿爾巴尼亞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阿爾巴尼亞
導    演
維克多·琪卡
編    劇
Dritëro Agolli
主    演
Vangjush Furxhi
主    演
Piro Mani
Yllka Mujo
Bexhet Nelku
片    長
105 分鐘
上映時間
1970年2月23日(阿爾巴尼亞) [2] 
對白語言
阿爾巴尼亞語
色    彩
黑白
imdb編碼
tt0171391
出品時間
1970年

第八個是銅像劇情簡介

易卜拉辛是一位勇敢而成熟的游擊隊隊長,他在一次戰鬥中負傷,在療傷期間還在村落裏向農民廣為傳播革命真理,教育他們為了自由翻身而與法西斯戰鬥,幫助不少村民走上革命之道。後來他在戰鬥中光榮犧牲 [2] 

第八個是銅像演職員表

第八個是銅像演員表

角色 演員
Ibrahim Kovaçi Mevlan Shanaj
Mësuesi Bexhet Nelku
Arifi Vangjush Furxhi
Alma Yllka Mujo

第八個是銅像職員表

原著 阿戈裏
導演 維克多·琪卡
副導演(助理) Qerim Mata
編劇 Dritëro Agolli維克多·琪卡
攝影 Ilia Terpini
配樂 Kujtim Laro
美術設計 Namik Prizreni
展開

第八個是銅像譯製人員

譯製導演:胡慶漢
配音演員表:

第八個是銅像影片評價

第八個是銅像 第八個是銅像
改編自阿爾巴尼亞文壇著名作家、詩人阿戈裏的作品,是中國中年以上觀眾相當熟悉和推崇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影片的最大特點是倒敍,由主人公的七位戰友扛着他的銅像去他家鄉作為主軸,由每個人一段的回憶他的戰績。這種手法在當時迷惑了不少觀眾。本片教育職能遠大於藝術價值;但典型時代的英雄特色仍具有榜樣作用。片中許多對白成為當年中國觀眾的流行口號:如“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嗨!希特勒!”上譯廠的精妙配音使之成了一時的經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