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

鎖定
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The 2nd China-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Expo & International Consumer Goods Fair),是2021年6月8日至6月11日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辦的博覽會,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務部共同主辦,寧波市人民政府等單位承辦,主題是“構建新格局,共享新機遇”,同期舉行第23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博覽會設立了中東歐展、國際消費品展、進口商品常年展三大展區,展覽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 [4] 
2021年6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致賀信。 [3] 
中文名
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
外文名
The 2nd China-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Expo & International Consumer Goods Fair
舉辦時間
2021年6月8日 至 2021年6月11日 [4] 
舉辦地點
浙江省寧波市 [4] 
主辦單位
商務部、浙江省人民政府 [4] 

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展會背景

  •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
2012年以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2020年以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克服疫情影響,取得了長足進步。
一是雙邊貿易持續增長。2012年至2020年,中國與中東歐17國貿易年均增速8%,是中國與歐盟貿易增速的2倍以上。其中,中國自中東歐國家進口強勁增長,增幅高達44.7%。
二是投資合作日趨緊密。目前中國同中東歐國家雙向投資規模已接近200億美元,涉及汽車零部件、化工、家電、物流、礦產、商務合作等多個領域。疫情之下,綠色低碳、醫藥健康、新能源等正成為新的投資熱點。
三是基礎設施項目穩步實施。2020年,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簽署工程承包合同額54億美元,增長34.6%。疫情期間,中方承建的匈塞鐵路、克羅地亞佩列莎茨大橋、黑山南北高速公路優先段等項目穩步推進。
四是互聯互通保持穩定。中歐班列2020年開行超過1.24萬列,同比增長50%。波蘭、匈牙利、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國成為中歐班列重要通道和目的地,中歐陸海快線建設積極推進,鄭州、石家莊等地新開通了飛往中東歐城市的定期貨運航線。 [5] 
  • 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
2018年,寧波啓動建設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積極進展。根據地方政府參與“17+1”合作績效評估指數排名,寧波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第一。
一是重大機制不斷完善。博覽會在寧波已連續舉辦四屆,2019年升格為國家級大型機制性涉外展會。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合作促進聯合會代表處等一批機制性機構在寧波設立。
二是合作平台加快建成。主要包括“一館、多園”,“一館”是中東歐商品常年展館,是國內規模最大、商品最全的中東歐商品保税銷售集散地。“多園”包括中東歐國際產業合作園、貿易物流園、青年創業創新中心等。
三是經貿規模持續擴大。到2020年,寧波與中東歐雙向投資項目有160多個,投資5.6億美元,佔全國與中東歐雙向投資的5%。一季度,寧波與中東歐進出口88.5億元,同比增長57.7%,高於全國16.7個百分點。
四是人文交流紮實推進。寧波與中東歐17國的22座城市建立了友好關係,與國家文旅部共建索非亞中國文化中心,寧波高校還設立了波蘭、捷克等語言文化中心,與78所中東歐院校開展了100多個合作項目。 [6] 

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展會進程

2021年5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及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發佈會。經中央批准,由浙江省政府、商務部共同主辦,寧波市政府等單位承辦的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於6月8日-11日在寧波舉行,主題是“構建新格局,共享新機遇”,同期舉行第23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 [4] 
2021年6月7日報道,參加中東歐博覽會的所有進境展品已經完成海關通關手續,全部運抵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的海關臨時查驗點。參加本屆中東歐博覽會的進境展品一共有15批次約5000餘件,來自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捷克等中東歐國家。 [2] 
2021年6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致賀信。 [3] 

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展會會館

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設立了中東歐展、國際消費品展和進口商品常年展三大展區,第一次設置內外貿一體化展、數字貿易展、國際進口商品海淘匯,進一步豐富了展覽內容,展覽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
1號館內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成果展是本屆博覽會的一大亮點,以打造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中心樞紐為主題,充分展示我國與中東歐在貿易、投資、抗疫合作、互聯互通、地方合作、數字經濟等方面的合作成果。
高端品牌和高新技術產品的數量體現着一個展會的能級,5號館和6號館薈萃了中東歐國家“明星”企業的一批高技術產品和項目:斯洛文尼亞的輕型飛機、捷克頂尖的醫療護理牀、拉脱維亞的礦物漆……此外,還有斯洛文尼亞全品類家電集團、捷克“國寶級”廚具品牌和波蘭著名護膚品牌等貼近生活的商品,不僅豐富了展會內容,更為企業提供了擁抱中國市場的好機遇。
9號館和10號館的進口商品常年展是本屆博覽會中東歐特色商品“首發首秀”的重要平台,也是暢通進口貿易的優良渠道。
改造後的中東歐常年館一期面積達1.6萬平方米,包含了4000多種單品。國別商品館和專業品牌館均配以個性化的櫥窗藝術、街角藝術、美陳道具,打造中東歐風情街區。還有同比例搭建的VR全景網上展館,多渠道、全方位展示中東歐特色商品。為期4天的博覽會在寧波實現“365天永不落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