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九屆香港國際武術節

鎖定
第九屆香港國際武術節於2011年3月12日在香港馬鞍山體育館隆重開幕。聯合國友好使者、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傅彪、原中國武協副主席張山、武術名家曾乃梁、楊繼生等領導、專家出席開幕式。本屆比賽由張山任總裁判長,曾乃梁、楊繼生等任副總裁判長,林康華任組委會主席。
中文名
第九屆香港國際武術節
地    點
香港馬鞍山體育館
級    別
國際級
舉辦時間
2011年3月12日

第九屆香港國際武術節賽事簡介

[1]  本屆武術節參賽的國家和地區達25個,共有來自中國內地各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台灣、意大利、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美國、加拿大、比利時、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羅馬尼亞、英國、菲律賓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800支代表隊報名參加了本屆比賽。北京少林武術學校代表隊以百餘人的隊伍參賽,成為本屆武術比賽參賽人數最多的代表隊。

第九屆香港國際武術節賽事規模

本屆比賽參賽總人數逾7800人,裁判隊伍300多人,比賽場地11塊(9塊套路比賽場地,一塊跆拳道品勢/摔跤比賽場地,一塊散打比賽場地)。同時,參賽選手年齡也呈現多元化,年齡最大的94歲,是來自黑龍江大慶的陳彥喜老人,年齡最小的是來自山西太原的丁嘉琪小朋友,年僅叁歲,年齡相差91歲。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一種可喜的現象,武術活動不僅老少咸宜,而且在中華大地上,無論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參加武術鍛鍊的人不分長幼,蔚然成風。武術真正走向了社會。

第九屆香港國際武術節賽事特色

為了突出“節”的特色,本屆武術節在豐富性上下功夫,做文章,不惜投入大量的物力精力,儘可能地擴展賽事內容,設立了武術套路大獎賽、散打拳王爭霸賽、中國式摔跤精英賽、太極柔力球比賽、健身氣功、絕技功力表演賽、跆拳道邀請賽等賽事。比賽在突出中華武術傳統的同時,把跆拳道等在世界上有一定影響的其他國家的競技項目也納入到武術節的賽事活動之中,其用意是體現出“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的辦節宗旨及武術節的國際性特色。
繼上兩屆武術節組委會向每位參賽者贈送了紀念品、吉祥物和50萬元的獎金,本屆武術節將繼續為優秀的教練員、運動員頒發60萬元的獎品、獎金及服裝。
文以評心、武以觀德,未曾學藝先識禮,未曾習武先明德。為了更好地挖掘傳統中華武術的精髓和內涵,發揚尊師重道的美德,本屆武術節特以“武德杯”冠名,其目的是把香港國際武術節辦成最能體現武術的公正性、公平性、公開性的賽事。
香港國際武術節不僅僅是一場又一場武技的較量和展示,更是一次又一次武術的盛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