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鎖定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的督察。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包括例行督察、專項督察和“回頭看”等。 [1]  [3] 
2023年11月21日,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啓動。 [1]  2024年5月9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部實現督察進駐 [13]  [15]  ;截至6月1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完成下沉工作任務。 [20] 
中文名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外文名
The third round of centr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pervision
批    准
黨中央、國務院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發展歷史

2023年11月21日,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啓動。第一批共組建5箇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福建河南海南甘肅青海5個省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工作。 [1]  截至11月22日,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福建、河南、海南、甘肅、青海五省,進駐時間為1個月。 [5]  截至2023年12月6日,各督察組全面進入下沉工作階段,在下沉工作階段,各督察組根據前一階段督察掌握的情況和聚焦的問題線索,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現場,督察地市級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各督察組查實了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核實了一批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碰硬,甚至敷衍應對、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目前已公開曝光5個典型案例。 [7]  截至12月18日,各督察組已完成下沉工作任務。 [10] 
2024年1月4日,據生態環境部消息,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完成督察進駐階段工作。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各督察組共收到羣眾來電、來信舉報19815件,受理有效舉報16700件,經梳理合併重複舉報,累計向相關省轉辦13441件。相關省已辦結或階段辦結11457件。其中,立案處罰1232家,立案偵查55件;約談黨政領導幹部623人,問責黨政領導幹部289人。 [12] 
2024年5月,據生態環境部官微消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啓動。組建7箇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雲南7個省(市)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工作,統籌開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13]  ;5月9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部實現督察進駐。 [15] 
2024年5月23日,新華社消息,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進入下沉工作階段。截至5月20日晚,7個督察組共收到羣眾來電、來信舉報12444件,受理有效舉報10683件,經梳理合併重複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方轉辦7562件;被督察地方已辦結或階段辦結1522件,其中立案處罰244家,立案偵查13件;約談黨政領導幹部96人,問責黨政領導幹部5人。 [17] 
 截至2024年6月1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完成下沉工作任務。截至當日20時,各督察組共收到羣眾來電、來信舉報28860件,受理有效舉報24314件,經梳理合併重複舉報,累計向有關省份轉辦17825件。有關省份已辦結或階段辦結8701件。其中,立案處罰1369家,立案偵查45件;約談黨政領導幹部748人,問責黨政領導幹部171人。 [19-20]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察內容

督察組將重點督察省級黨委、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決策部署情況,省級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和擔當作為情況,地市級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在督察中,重點關注: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情況;
  • 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
  •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上馬和淘汰落後產能情況;
  • 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 重大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生態環境風險及處理情況;
  •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
  • 此前督察發現問題整改情況;
  • 人民羣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
  • 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情況等。 [1-2] 
進駐期間,各督察組分別設立聯繫電話和郵政信箱,受理被督察對象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電舉報,受理舉報電話時間為每天8時到20時 [4-5]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帶隊領導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一批

第一組:福建省,組長陳潤兒,副組長翟青;
第二組:河南省,組長許達哲,副組長郭芳;
第三組:海南省,組長宋秀巖,副組長張雪樵;
第四組:甘肅省,組長蔣卓慶,副組長董保同;
第五組:青海省,組長劉偉,副組長鬍衞列。 [2]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二批

第一組:上海市,組長許達哲,副組長張雪樵;
第二組:浙江省,組長宋秀巖,副組長董保同;
第三組:江西省,組長劉 偉,副組長任京東;
第四組:湖北省,組長李錦斌,副組長鬍衞列;
第五組:湖南省,組長蔣卓慶,副組長翟 青;
第六組:重慶市,組長陳潤兒,副組長郭 芳;
第七組:雲南省,組長葉冬松,副組長李雲卿。 [14] 

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典型案例

  • 2023年12月1日,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集中公開通報一批典型案例。
福建省漳州市海洋保護不力 違法違規問題依然存在
福建省漳州市部分沿海防護林破壞仍較嚴重;一些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置不力,存在違規開發無居民海島問題;統籌海水養殖和生態環境保護不力,大量養殖尾水對周邊海域水質產生較大影響。
河南省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以生態修復之名違規挖湖造景
河南省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以河道生態修復之名,違規佔用耕地挖湖造景;違反河道管理條例有關規定,阻斷黃河干支流正常連通影響行洪安全;違反自然保護區要求建設旅遊服務設施。
海南省一些地區紅樹林保護不力 侵佔破壞問題仍然多發
海南省海口市、三亞市以及臨高縣部分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管理不當,保護區被違規侵佔,一些紅樹林陸續枯死;紅樹林保護規劃缺失,儋州市等地生態保護紅線內部分紅樹林遭砍伐破壞;文昌市督察整改不力,紅樹林生境惡化。
甘肅省張掖市違規取水問題突出 加劇生態退化風險
甘肅省張掖市大量人工水面長期違規取水,2020年6月以後未批先建人工湖;地下水超採治理不力,超採區內發生的的超量取水問題基本未被依法查處;在土地整理項目實施過程中毀林問題頻發,未經批准建設橡膠壩用於蓄水。
青海省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開發無序擴張 加劇生態環境承載負擔
青海省柴達木盆地鹽湖資源不僅超規模開採,還存在私挖亂採亂象;一些企業不顧水資源剛性約束,違規取水用水;一些企業違法佔地和侵佔草地,對柴達木梭梭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構成威脅。 [6] 
  • 2023年12月8日,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通報5省典型案例。
督察發現,福建泉州市一些縣(市)借礦山修復、土地平整之名違規開山採礦,監管不力,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2020年9月,惠安縣批准兩個礦山的“生態恢復治理”項目,由兩家礦企共同成立的禾木農場開發有限公司組織實施。治理項目實施以來,礦山不僅沒得到修復,礦區開採面積反而擴大近一倍。
在河南,督察發現新鄉市輝縣、衞輝等地違規挖砂採石破壞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導致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趙長城遺址遭到破壞。衞輝市礦山主管部門為天然資源有限公司四車間辦理採礦許可證時,未按規定徵求文物行政部門意見,將長達651米趙長城遺址唐莊2段劃入採礦範圍。多家企業在違規採礦過程中也對趙長城造成破壞。截至目前,趙長城遺址僅存在855米,71.6%長度的長城遺址已遭到不同程度破壞。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我國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督察發現,國家公園內存在違法違規侵佔林地、非法採石破壞生態、小水電站清理整治不力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五指山花舞人間旅遊投資有限公司自2021年起違法開墾258.6畝公益林地種植咖啡等經濟作物。4座電站的部分設施位於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至今仍在運行。
在甘肅,督察發現,2019年以來,甘南州部分採砂企業未辦理徵佔用手續,違規佔用草原、林地。其中,甘肅馳野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採砂企業違規佔用草原249畝進行開採。全州43家採砂企業中,37家沒有達到生態修復要求。全州按照要求應開展綠色礦山創建的採砂礦山,均未開展創建工作。
督察發現,青海省一些地方小水電開發生態保護不力,影響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截至督察時,64座列入“退出類”的小水電站,仍有23座沒有完成退出方案。由於生態流量泄放不能滿足穩定、足額的要求,導致部分河流出現減水脱水現象。 [8] 
  • 2023年12月15日,第三輪第一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集中公開通報一批典型案例。
福建省龍巖泉州城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推進緩慢 污水直排問題依然存在
龍巖、泉州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問題突出,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直排等現象多發。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推進不力,管網排查工作比較滯後;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污水收集率偏低;污水直排問題突出,部分水體存在黑臭現象。
河南洛陽等市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不力
洛陽、濮陽、信陽、駐馬店等市部分地區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不力,污水直排問題依然突出,部分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滯後,部分園區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還不到位,治污亂象仍有發生。
海南省一些地方生活污水基礎設施建設短板突出 大量污水直排
海南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一些地方生活污水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不力,管網缺失嚴重,城市建成區普遍存在雨污不分流問題,大量城鎮生活污水排入城市內河和排洪渠,一些住宅小區污水亂排亂放。
甘肅省部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 運行管理不到位
甘肅省黃河流域部分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運行管理不到位,存在環境污染和環境安全風險隱患。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不到位;部分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水平低;生活污泥處置問題突出。
青海省西寧海東兩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短板明顯 溢流直排問題突出
西寧、海東兩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歷史欠賬多,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後,排水管網中雨水、污水管道多處混接錯接,大量生活污水難以收集處理,污水溢流或直排影響周邊河流水質。 [9] 
  • 2023年12月22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曝光了5省的典型案例。
2020年至2021年,福建省分兩批認定了25個化工園區,14個位於閩江流域。督察發現,其中有10個化工園區在達標認定時,均存在用地不符合規劃要求的問題,但福建省有關部門把關不嚴,予以通過。到督察進駐時,仍有8個化工園區的部分用地不符合規劃要求。2023年以來,有關部門多次暗查發現,一些化工園區違法排污問題較多。
河南一些地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力。許昌市長葛經濟技術開發區企業違法排污問題突出,其中青浦合金公司燒結機煙氣管道多處泄漏,煙氣大量外溢,企業在線監測數據嚴重失真。平頂山市寶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平煤神馬京寶公司、寶豐潔石煤化公司焦爐煙氣收集效率低,裝煤出焦時黃煙滾滾,污染嚴重。兩地應急減排措施普遍落實不到位。
督察發現海南省一些市縣海防林保護不力。近十年全省規劃保護的海防林長度從1051公里縮短至940公里,面積從14150公頃減少至10998公頃。一些地方隨意侵佔海防林,萬寧市、文昌市等地存在通過調整規劃蠶食海防林問題。
甘肅白銀市一些縣區違規開採礦產,對文物保護造成不利影響。景泰縣景宇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昌盛冶煉有限責任公司分別違法佔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長城紅水堡遺址建設控制地帶499.7畝、213.6畝。景泰縣文物保護部門要求企業整改違法行為,但截至2023年11月,整改仍未完成。
督察組在青海發現,部分退化草原修復項目方案制定不科學,生態修復效果大打折扣。果洛州久治縣2021年編制的退化草原修復項目,草原改良地塊中包含了位於索乎日麻鄉的2.6萬畝石質山峯。現場檢查時看到,這些山峯既沒有土壤覆蓋也沒有植被生長,不應作為退化草原進行修復。一些地方對項目後期管護明顯不重視、不作為,草原修復成果維持不到兩年又迴歸舊狀。 [11] 
“湖北之腎”洪湖水生態狀況持續下滑
2024年5月17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通報典型案例時指出,荊州市和有關部門對洪湖生態保護治理有畏難情緒,決心不夠,不碰硬、慢作為,流域規劃統籌不力,推動落實洪湖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主要措施不到位。洪湖水環境質量下降和生態退化問題突出。 [16] 
  • 2024年5月27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集中公開通報一批典型案例。 [18] 
江西:污水冒白沫 嘩嘩進長江
九江市經開區李家山泵站距離長江干流不到3公里,但仍在夜間向長江直排生活污水。督察組取樣監測,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1.8倍、12.2倍和6.3倍。經過調查,2024年以來,李家山泵站已向長江排放了26.6萬噸生活污水。
督察發現,江西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在全國排名靠後,部分城市管網建設明顯滯後,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低,污水直排、雨污混排和溢流等問題十分突出。鷹潭、上饒、萍鄉、撫州、贛州等多地,都存在類似問題。
鷹潭貴溪市薌溪公園東北側的污水排口,雨天大量污水直排
浙江:河水變清 竟是清水衝出來的
雨污不分,污水混排,河道反覆出現黑臭,這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浙江省臨海市看到的場景。
台州臨海市治理東大河不在截污控污、系統治理上下功夫,而是以生態補水名義大量調水衝污,導致東大河因為缺乏有效治理,多次出現黑臭,羣眾反映強烈!上游的山溪崗溪因污水長期直排,2023年水質已由Ⅲ類惡化為劣Ⅴ類。
督察發現,浙江省一些市縣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污水收集、處理不到位,存在治標不治本的問題。紹興、台州、寧波等地市縣污水直排、超標排污問題依然存在。
台州臨海市東大河調水衝污 台州臨海市東大河調水衝污
上海:大都市的形象 雨天露出另一面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上海發現,部分地區污水收集系統存在不足,污水處理工作推進緩慢,一些問題久拖不決。因為存在管網混接、雨污合流等問題,上海市部分區域在雨天出現大量污水溢流外排現象。據統計,2023年上海市共有3500餘萬噸污水直排長江,其中經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溢流口外排的就超過了2500萬噸。現有的371座防汛泵站中,有124座存在雨季排污。
另外,青浦、松江、浦東一些農村生活污水管網破損、污水直排問題也比較突出。
上海虯江沿線多座泵站排放大量雨污混合水
湖北:污水缺處理 河道就黑臭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北省發現,武漢市黃陂區灄口街道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導致老泵站河形成重度黑臭!監測結果顯示,此處氨氮濃度為20毫克/升,已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19倍。湖景新苑附近釣場渠道因為接納周邊小區生活污水,黑臭同樣明顯。下游後湖水質已由2022年的Ⅳ類下降到2023年的V類。
督察發現,湖北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孝感、天門、恩施、仙桃等城市管網改造建設等工作不到位,導致生活污水直排問題嚴重,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治理不力。
天門市文昌路與竟陵東街交匯處污水直排
湖南:虛增數據 這樣的污水收集率是假的
湖南省絕大部分區域處於長江流域,但在2024年第一季度,湘江、沅江、澧水入洞庭湖斷面污染物總磷濃度同比上升,洞庭湖入長江斷面總磷濃度同樣也不降反升。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湖南省發現, 按照國家要求,2023年湖南省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進水污染物濃度高於100毫克/升的規模佔比應達到70%,但實際僅為25.1%,長沙市的污水收集率不升反降,反而還由2021年的35.6%下降到2023年的26.1%。懷化市4次印發整治方案,整治目標連年落空。為完成污水收集率和進水濃度考核目標,懷化市有關部門竟然指使污水處理廠從2021年開始,編造進水數據,將上報數據虛增50%左右,弄虛作假性質惡劣。
由於湖南省部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緩慢,污水直排問題依然突出,部分河流斷面水環境質量持續惡化,長沙、岳陽、懷化、張家界等地此類問題突出。
岳陽市小港河流域截污不到位,仍有生活污水直排,水體黑臭
雲南:抽污水直排 這樣處理倒省事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雲南省發現,昆明、麗江、普洱等城市大量生活污水長期直排,城區黑臭水體整治不力,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嚴重滯後。
督察發現,昆明市將主城區產生的大量生活污水,抽排至西山腳下的西園隧洞,直排沙河後匯入螳螂川,導致螳螂川水質長期為V類甚至劣V類。西園隧洞污水直排已持續多年,但昆明市一直未給予足夠重視,也未推動問題解決。
麗江、普洱等地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後,昆明市老海河、新螺螄灣排洪溝等處積存大量生活污水,水體黑臭問題仍然突出。
位於昆明市主城區的老海河為重度黑臭水體
重慶:長期超負荷 污水豈能治好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重慶市發現,一些地方生活污水管網排查整治進展緩慢,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生活污水溢流問題依然突出。
重慶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2023年平均運行負荷為102%,其中8家長期超負荷運行。雞冠石污水處理廠、太平門污水提升泵站累計溢流時間約1440小時,共向長江溢流直排污水約900萬噸。重慶市三峽悦來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污水處理負荷率達166%,全年溢流時長605小時。
督察發現,重慶市渝北區、北碚區、沙坪壩區等,因為污水收集管網建設管理不到位,出現錯接滲漏等問題,導致生活污水直排,嚴重影響環境。
渝北區鏡湖入口處存在約100米污染帶,屬黑臭水體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並按要求做好後續督察工作。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