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第七交響曲

(肖斯塔科維奇第七交響曲)

鎖定
第七交響曲,又名C大調第七(列寧格勒)交響曲(OP.60),由肖斯塔科維奇作曲,1942年7月19號在紐約首演。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C大調《列寧格勒》交響曲(OP.60)堪稱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傳奇。
第七交響曲是凝聚了蘇聯人民必勝信念和反對法西斯戰爭的交響曲,在世界獲得極大的反響。
中文名
第七交響曲
作    者
肖斯塔科維奇
別    名
第七C大調《列寧格勒》交響曲
創作時間
1941年
蘇聯首演
1942年3月5日,古比雪夫
世界首演
1942年7月19號紐約
列寧格勒首演
1942年8月9日列寧格勒

第七交響曲創作背景

第七交響曲 第七交響曲
肖斯塔科維奇的列寧格勒交響曲堪稱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大傳奇。
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軍隊以閃電般的速度入侵蘇聯。在短短的五個月的時間裏便包圍了列寧格勒直逼莫斯科。在圍困列寧格勒的幾百天裏每天用大量的炮彈轟炸這座城市。而列寧格勒的人民全體總動員,與法西斯展開生死拼搏的浴血奮戰。戰爭的殘酷令人想象不到……
在那極端困苦極其艱辛危險的時期,偉大的俄羅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為了將這一時期用音樂表達出來,為了歌頌人民頑強奮鬥的必勝精神,在非常艱難的狀態下開始創作這首註定是不朽的音樂詩篇。他説:“我要告訴全世界人民,我們依然活着,我們必將勝利!”
當作曲家完成這個偉大的作品時,演奏卻十分困難。首先是敵軍炮火的轟炸,每天都遭受幾百噸炸彈的轟炸,安全很難保證;然後是演奏人員的匱乏,那時的城區幾乎全民皆兵,哪還有音樂演奏員;其次是演奏場地,敵軍距市區最近只有幾公里。
為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鬥志,蘇聯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蘇軍派人到前線逐個尋找當年樂團的樂手並把他們安全撤回市區秘密進行排練,修繕演出場地,甚至用軍用飛機運送總譜。音樂會演出之前,蘇軍最高指揮部下達了重創敵人的命令,一時間蘇軍陣地大炮齊鳴,用所有的炮火對敵軍進行猛烈的轟擊。強大的炮火換來的是短暫的寧靜。此時音樂開始!人民走出掩體,走上大街,聆聽廣播轉播的音樂。人們在這部偉大的音樂史詩中得到了極大的鼓舞,樹立了必勝的信心。
這部凝聚了人民必勝信念和反對法西斯戰爭的交響曲,在世界獲得極大的反響。當時許多著名的指揮家都希望能夠得到美國首演的指揮權,經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權衡,將此榮譽給予了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當時為繞過德軍封鎖,將這部交響曲的總譜拍成微型膠捲用飛機運到美國。
1942年7月19日,紐約舉行了盛大的首演式。繼而世界上幾千家電台轉播了這場音樂會。從此世界通過這部偉大的音樂作品,看到了蘇聯人民抗擊法西斯的頑強鬥志和堅強的毅力。
1942年8月9日,第七交響曲在卡爾·伊利亞斯博格的指揮下,由列寧格勒廣播樂團在被德軍圍困的列寧格勒完成了首演,極大地激勵了蘇聯軍民的士氣。
從此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到了決戰勝利的階段。

第七交響曲作品分析

結構上看,第七號交響曲顯得冗長(全曲約70分鐘,是他所有交響曲作品中最長的)。而且有些“不均衡”,光是第一樂章就佔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時間。
根據肖斯塔科維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説法,這是一部以列寧格勒為標題,每樂章各有主題的交響曲,分別是:“戰爭”(War)、“回憶”(Recollection)、“祖國的原野”(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勝利”(Victory)。
如果我們依循這些主題聆聽,的確相當容易和作者產生共鳴。換句話説,第七交響曲的四個樂章的主題都相當明確,幾乎讓人一聽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意涵,因此有評論者認為:“與其説本曲是交響曲,倒不如説比較接近大型的組曲”,這句話可説為這部交響曲的特性下了頗為精準的註腳。
第一樂章 中庸的稍快板。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題”,描繪的是戰爭之前安寧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穩地奏出主題,接着是肖斯塔科維奇作品中常見的氣息很長的木管獨白。突然,遠方傳來的鼓聲擊碎了和平的美夢,出現了進行曲風格的“戰爭主題”。
第二樂章 稍快的中板,三段體詼諧曲樂章。相傳作曲家這樣描述本樂章:“……這是對愉快的事情,人生快樂插曲的回憶。但悲哀的情緒籠罩着這種回憶……”樂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輕鬆奏出的主樂念,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絃樂器那強烈的節奏背景,還有雙簧管優雅的副樂念等構成。雙簧管的副樂念由低音豎笛接替,豎琴長笛的低音伴奏部分很有特色。此樂章可以説是最具肖斯塔科維奇風格的音樂。
第三樂章 慢板至最緩板。自古以來人們都説:“俄羅斯人對自己的祖國和土地有着一種深厚的摯愛。”這一樂章在於表現“對自然的美之敬意”,猶如俄羅斯大地上鬱鬱葱葱、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一般。
第四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轉中板。由定音鼓呈示出類似貝多芬“命運主題”動機的短暫導入部後,主題由絃樂器齊奏展示,然後進入自由發展的主部。依照肖斯塔科維奇的本意,這個終樂章在於表現“勝利之來臨”。最後,第一樂章“人的主題”由銅管樂器強有力地奏出,在排山倒海般的凱歌之後,四個定音鼓奏出樂章的中心主題,全曲結束。

第七交響曲創作動機

第七交響曲 第七交響曲
作曲家們在從事創作時,總會有某些特別的“情境”刺激他們的創作靈感,無論是當時社會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親朋好友間的情感聯繫、自己對於生活經驗或生命的沉思默想……等等不一而足。身為聽眾的我們,則可以從他們所要抒發的情感總尋找共鳴、感動,或者從音樂中“回顧”他們創作的情境……。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號交響曲“列寧格勒”自然也具有此項性質,不過,由於他身處於當時的環境,使得這件原本單純的創作動機變得較為複雜。
列寧格勒原名彼得格勒,為紀念列寧改為此名(現名聖彼得堡),自1703年建城開始就是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一直都是政經文化重鎮,許多藝術家都曾活躍於此,納粹進攻蘇聯時,肖斯塔科維奇居於城中,並且曾親自在前線協助作戰,第七交響曲的前三樂章就是在此圍(危)城中完成,至於最後一樂章,由於德軍在1941年9月切斷了列寧格勒所有的外界聯繫,肖斯塔科維奇隨家人撤離到古比雪夫(kuibyshev),並在同年年底完成這部作品。從創作時間上來看,第七號交響曲的確是因列寧格勒而生。
此曲的標題“列寧格勒”本來已經大致告訴我們它想要呈現的主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軍團圍攻的列寧格勒而作。然而,1979年一部號稱是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證言》(Testimony)的出版,為原本單純的寫作動機平添了複雜的因子,諸如:“我在寫作此一主題(注:指第一樂章的“入侵”主題,小鼓聲不斷重複的樂段)時,心裏想的其實是另一種摧殘人性的敵人”、“我寫的是……暴政下犧牲的幾百萬人的追悼之歌”等字句,強調的反而是譴責極權政體對無辜人民的任意侵凌,本曲想當然應具有的愛國主義反而未見着墨。不過,由於這本回憶錄的內容爭議頗大,它所陳述的內容可以作為我們研究肖斯塔科維奇的參考之一,倒不見得要全盤接受。
總之,無論肖斯塔科維奇真正的動機是什麼,德軍圍攻列寧格勒一役,絕對是他創作第七交響曲最重要的觸媒。
德軍包圍列寧格勒,造成城內危機的1941年七月末,作者肖斯塔科維奇在列寧格勒作為“防空監視隊”的一員戰鬥在第一線。就是在這種十分艱苦的條件下,肖斯塔科維奇完成了此曲的大部分草稿。
1942年3月5日,在古比雪夫“文化宮殿”的禮堂,這部作品由隆莫斯德指揮,莫斯科國立劇場管弦樂團演奏,同時對全國及國外做現場直播。可見這部交響曲的初演,便是拿來宣傳,用以提高士氣和宏揚國威,完全作為前蘇聯的一項“國家大事”來對待。本曲題獻給“列寧格勒”,並獲得當年“斯大林獎”的首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