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葉草

鎖定
竹葉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P. Beauv.)是禾本科求米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杆纖細,基部平卧,節着地生根;葉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基部包莖但不對稱;圓錐花序,分枝延伸互生而疏離,小穗李生;穎草質,邊緣被有纖毛,先端有長芒;穎果卵圓形 [9]  ;花期5-7月,果期6-8月 [10] 
竹葉草分佈於中國長江流域或至南部各省、江西等地,多生於溝谷淺水中或田邊水溝中 [11]  。對氣候的適應性強,寒冷山區或温暖平壩都能生長。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12] 
竹葉草全草可入藥,性味甘、淡、平,無毒,有清肺熱、行血、消腫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吐血等症狀 [11]  。竹葉草即使在光照不良的地方也能生長,可用作地面覆蓋植物。可單種於盆中、廊下,也可與大型喜潮濕藥草、花卉同植一盆,以陪襯盆面 [13] 
中文名
竹葉草
拉丁學名
Oplismenus compositus (L.) P. Beauv. [7] 
別    名
多穗縮箬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求米草屬
竹葉草
命名者及年代
(L.) Beauv.,1812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8] 

竹葉草形態特徵

竹葉草
竹葉草(8張)
竹葉草是禾本科求米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纖細,基部平卧地面,節着地生根,上升部分高20-80釐米。葉鞘短於或上部者長於節間,近無毛或疏生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基部多少包莖而不對稱,長3-8釐米,寬5-20毫米,近無毛或邊緣疏生纖毛,具橫脈。 [1]  [9]  [14] 
圓錐花序長5-15釐米,主軸無毛或疏生毛;分枝延伸互生而疏離,長2-6釐米;小穗孿生(有時其中1個小穗退化)稀上部者單生,長約3毫米;穎草質,近等長,長約為小穗的1/2-2/3,邊緣常被纖毛,先端有長芒,第一穎先端芒長0.7-2釐米;第二穎頂端的芒長1-2毫米;第一小花中性,外稃革質,與小穗等長,先端具芒尖,具7-9脈,內稃膜質,狹小或缺;第二外稃革質,平滑,光亮,長約2.5毫米,邊緣內卷,包着同質的內稃;鱗片2,薄膜質,摺疊;花柱基部分離,穎果卵圓形。花期5-7月,果期6-8月。 [1]  [9]  [10] 

竹葉草主要變種

無芒竹葉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var. submuticus S. L. Chen et Y. X. jin):葉鞘無毛,邊緣被纖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8釐米、寬8-14毫米。花序軸粗糙,疏生毛;小穗孿生,長約3毫米;第一穎頂端芒長0.5-1釐米,第二穎頂端無芒。分佈於中國四川和雲南;生長於林緣濕地。 [1] 
台灣竹葉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var. formosanus (Honda) S. L. Chen et Y.X. Jin)與原變種區別為:葉片披針形,長9-13釐米,寬12-25毫米,小穗長3.5-4毫米;第二穎的芒長達3毫米,第二外稃頂端芒尖至具長約0.5毫米的芒。分佈於中國四川、貴州、台灣、廣東、廣西和雲南等省區;生長於草地疏林陰濕處。 [1] 
中間型竹葉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var. intermedius):葉鞘密被疣基硬毛,邊緣被纖毛;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0釐米,寬5-15毫米,基部斜心形。花序軸及穗軸密被長柔毛和長硬毛;小穗孿生,稀上部者單生,長3-3.5毫米;兩穎均具5脈,第一穎具芒長5一10毫米,第一外稃頂端具小尖頭,具7-9脈。分佈於中國和日本;在中國分佈於浙江(南部)、台灣、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生長於山地、丘陵、疏林下陰濕地。 [1] 
大葉竹葉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L.) Beauv. var. owatarii (Honda) Ohwi):稈纖細,上升部分高30-80釐米。葉鞘、葉片、花序軸密生長柔毛或疣基毛,葉片披針形,長10-20釐米,寬15-30毫米。小穗孿生,長約4毫米,第一穎的芒長約8毫米,具5脈;第二穎有長約1毫米的芒,具5-7脈;第一外稃頂端具小尖頭,具7-9脈。分佈於日本、泰國北部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貴州、台灣、廣東和雲南;生長於山地疏林下陰濕處。 [1] 

竹葉草產地生境

全世界東半球熱帶地區都有分佈,分佈於東非、南亞、東南亞至大洋洲、墨西哥、委內瑞拉、厄瓜多爾等地。在中國分佈於長江流域或至南部各省,主要為江西、四川、貴州、台灣、廣東和雲南等省;生長於海拔500m以下的疏林下陰濕處、溝谷淺水中或田邊水溝中。 [1-2]  [11]  [15] 
竹葉草 竹葉草

竹葉草生長習性

對氣候的適應性強,寒冷山區或温暖平壩都能生長。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 [12] 

竹葉草育植技術

竹葉草 竹葉草 [1]
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12]  在靠近根基部附近。只留下10-20釐米後剪除,等新的枝條發出來後,植株就得到了更新。在觀察整體平衡感的同時,用手把芯(技條的中心軸)拔去,以調控樹形與大小。也可以使用剪刀,但是剪切口顯眼,會影響觀賞。要限制高度的話,只要在6月左右拔芯(枝條的中心)即可。在根基部附近修剪時,新枝條萌發出來後就可更新植株了。但是,在盛夏季節進行修剪。有可能原封不動不長出來。 [4] 

竹葉草主要價值

竹葉草全草可入藥,性味甘、淡、平,無毒,有清肺熱、行血、消腫毒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吐血等症狀。 [3]  [11]  竹葉草即使在光照不良的地方也能生長,可用作地面覆蓋植物。可單種於盆中、廊下,也可與大型喜潮濕藥草、花卉同植一盆,以陪襯盆面。 [13] 
竹葉草 竹葉草
參考資料
  • 1.    竹葉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竹葉草  .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04-19]
  • 3.    江西藥科學校革命委員會編.草藥手冊[M],江西藥科學校,1970年01月,第510頁
  • 4.    (日)村越匡芳著.圖解庭院樹木修剪[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7,第164頁
  • 5.    圖片檢索 |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21]
  • 6.    圖片檢索 |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21]
  • 7.    竹葉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5]
  • 8.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引用日期2023-03-15]
  • 9.    讀秀:朱華,戴忠華,中國壯藥圖鑑 下,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4,第528頁
  • 10.    讀秀:韓廣軒,呂卷章,張孝帥等編著,黃河三角洲自然濕地高等植物圖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04,第15頁
  • 11.    讀秀:江西藥科學校革命委員會編,草藥手冊,江西藥科學校,1970.01,第510頁
  • 12.    讀秀:邱德文,杜江主編,中華本草 苗藥卷,貴州科技出版社,2005.12,第520頁
  • 13.    讀秀:李晏齡,俞礎文著,您的保健醫生,科學普及出版社,1983.05,第294頁
  • 14.    竹葉草|Oplismenus compositus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7]
  • 15.    丁炳揚、金川 主編.《温州植物誌第五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7年02月:第12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