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竹筍泉蠅

鎖定
竹筍泉蠅(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又叫毛筍泉蠅、筍實蠅、筍蛆,屬雙翅目花蠅科,廣泛分佈於我國各省區,可以為害毛竹淡竹剛竹桂竹、旱竹、石竹苦竹等竹類。
別    名
毛筍泉蠅
筍實蠅
筍蛆
中文學名
竹筍泉蠅
拉丁學名
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雙翅目
亞    目
環裂亞目
花蠅科
泉蠅屬
竹筍泉蠅
體    色
體暗灰色

竹筍泉蠅簡介

以幼蟲蛀食竹筍,使內部腐爛,造成退筍

竹筍泉蠅形態特徵

成蟲 長約5~7mm, 額帶黑色,複眼紫褐色,單眼3個,橙黃色,胸部背面有3條深色縱紋,翅透明,翅脈淡黃色,中、後足黃褐色,中、後足腿節及節脛節橙黃色,基節及跗節灰褐色。體兩側縱帶呈斷續狀,並各着生有一列粗刺毛,每列5根,腹末尖削,產卵管針狀,黑褐色。
長圓筒形,長1.5毫米,乳白色,有光澤,排列呈塊狀。
幼蟲 蛆狀,長9毫米,黃白色,前端細末端粗,末端呈截形,頭部不明顯,口器呈黑色鈎狀,一齡幼蟲乳白色,尾部有兩個黑點,二齡幼蟲淡黃色,尾端逐漸變為黑色,老熟幼蟲尾部變黑。圍蛹,深褐色或黑色,近紡錘形,長約7毫米。

竹筍泉蠅生活習性

竹筍泉蠅每年發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於次年出筍前15~20天羽化為成蟲飛出,當筍出土3~5cm時,成蟲即產卵於筍擇內壁,筍外不易發現,每筍內可產卵10~300粒,卵經過2―4天孵化,孵化率為66%,初孵幼蟲羣集於卵殼周圍,取食筍肉表皮,呈不規則的細線蟲道,筍在外觀上表現不出症狀。二齡幼蟲潛入筍肉取食,經過3―4天危害,筍褪色法黃,筍尖不吐水,高停止生長,筍肉開始腐爛。經過10天左右,筍變成鋸屑爛糊狀,筍籜乾枯,全為退筍。幼蟲期15―20天。老熟幼蟲於5月中旬出筍,脱出入地,或隨短筍一同落地,在筍周圍25釐米周圍內入土,入土深度1―6釐米。經2―4天化蛹,蛹外包被一個很薄的土室,以蛹越冬。

竹筍泉蠅種羣分佈

廣泛分佈於我國各省區。

竹筍泉蠅怎樣形成

竹筍泉蠅在竹林衞生狀況差的林分發生較重,鬱閉度大的發生重,林內比林緣發生重,老竹林比新栽竹林發生重,地勢平緩、山腳比陡坡、山頂發生重。温度對竹筍泉蠅發育速度影響較大,濕度明顯影響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蟲的存活,驟然的天氣變化會引起竹筍泉蠅的大量死亡,卵和初孵幼蟲的死亡率可高達95%。

竹筍泉蠅防治辦法

(1)挖除受害的退筍,切去被害部分,殺死幼蟲。
(2)對用材竹林用25%二二三乳劑150~2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500―2000倍液噴射林地,出筍前噴1次,出筍後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殺蟲保筍。
(3)密度較大的竹林,在成蟲出現期施放敵敵畏煙劑防治。
(4)用糖醋或魚腸、死蚯蚓、鮮竹筍等為餌料,用捕蠅籠誘捕成蟲。在產卵前期和後期用魚腸等腥臭物質為最佳,產卵盛期以鮮竹筍為好。餌料內加入敵百蟲等少量農藥,可直接誘殺,且不影響引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