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故居,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倉前鎮倉前塘路59號,為清末民初時期建築,近代國學大師、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先生出生於此誕生並度過了青少年時期。
[2-3]
章太炎故居坐北朝南,三間四進一弄,臨街建築,佔地面積625平方米,第一進為臨街房,第二進為“扶雅堂”,第三進為卧室,第四進現闢為陳列室,第二、三進東側分別是廚房和書齋,前三進為晚清建築,第四進民國初年建造。
[5]
2006年5月25日,章太炎故居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 中文名
- 章太炎故居
- 地理位置
- 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倉前鎮倉前塘路59號
- 所處時代
- 民國
- 佔地面積
- 625 m²
- 保護級別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
- 9:00~16:30
- 編 號
- 6-0953-5-080
- 批准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章太炎故居歷史沿革
編輯1985年,文物普查,章太炎故居被發現。
1986年,餘杭縣人民政府撥款對故居第一、二進進行整修。同年6月13日,值紀念章太炎先生逝世50週年,正式對外開放。
1987年,餘杭縣人民政府又兩次撥款對第三進、過弄、書齋進行整修。
章太炎故居建築格局
編輯章太炎故居主要建築
編輯章太炎故居主體建築均為面寬三間,硬山頂。通面寬14米,通進深44.65米。前二進單層,第三層重檐二層,第四進單檐二層。四進建築呈縱向層層推高。前三進前後貫通,第四進因系後來添加,東側的過弄貫通四進。正門上方懸掛趙樸初先生題“章太炎故居”匾額。臨街東牆嵌一石界碑,上刻“章扶雅堂界”。過弄東側與第二進平行有廚房,與第三進平行為書齋。第二進主體建築之間都有一長方形小天井。其中第一、二進間小天井東西兩側各有廂房。
[4]
章太炎故居進門兩旁是《簡解》、故居平面圖和倉前水鄉古鎮的全景圖。第二進為“扶雅堂”原貌。第三進為書齋和卧室,重點介紹章太炎青少年時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最後一進為陳列展廳,正中是章太炎塑像,兩旁掛有章太炎諷刺慈禧太后六十壽辰的抱對,璧間16幅圖板,介紹章太炎走上革命道路“七被追捕、三人牢獄”的坎坷和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展櫃內陳放着章太炎的著作、墨跡和實物。
[4]
章太炎故居歷史文化
編輯- 相關人物
章太炎(1869~1936年),名炳麟,一名絳,子枚叔,號太炎。浙江餘杭人,是中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著有《章氏叢書》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14日在蘇病逝,1949年後遷葬杭州,現尚存衣冠墓及墓碑。
[5-6]
章太炎故居保護措施
編輯章太炎故居旅遊信息
編輯- 地理位置
- 交通信息
乘坐杭州市內公共交通461M路或353路至章太炎故居北站下車,步行230米後可達。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10-22]
- 2. 驚豔了歲月!餘杭這條老街,每一步都是故事 .餘杭社科[引用日期2023-10-22]
- 3. 走起!到章太炎故居,看展去→ .餘杭時報[引用日期2023-10-22]
- 4. 中共杭州市餘杭區委宣傳部編. 餘杭史事[M].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12:148-149.
- 5. 章太炎故居 .浙江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10-22]
- 6. 蘇州歷史掌故(五)章太炎故居 .蘇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引用日期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