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立碑

鎖定
《立碑》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為組詩秦中吟十首》的第六首詩。此詩着重批評了文人卑劣的“諛墓”(對死人一味阿諛)風氣,揭露了世道的不公允。
作品名稱
立碑
作品別名
古碑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立碑作品原文

立碑
勳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⑴。
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勳悉太公,敍德皆仲尼⑵。
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⑶。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輩時。
但欲愚者悦,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仍傳後代疑⑷。
古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⑸!
我聞望江縣,麴令撫惸嫠⑹。
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歧。
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⑺。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
無人立碑碣⑻,唯有邑人知。 [1] 

立碑註釋譯文

立碑詞句註釋

⑴陵夷:山陵變為平地,喻文風衰頹。
⑵“銘勳”二句:一作“勳名悉太公,德教皆仲尼”。
⑶直:通“值”。貲:通“資”,錢財。
⑷仍:更,還要。
⑸愧詞:在碑文中替人家亂吹捧而感到內心有愧。蔡邕為郭泰作碑,謂盧植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見《後漢書·郭泰傳》。
⑹“麴令”句:詩中原注“麴令名信陵”。麴信陵,貞元元年進士第,曾做舒州望江縣令,為政清廉有政聲。曾作《投石祝江祈雨文》,雲:“必也私慾之求,行於邑里,添黷之政,施於黎元,令長之罪也,神得而誅之。豈可移於人以害其歲?”可見確為愛民之官員。惸:鰥夫。嫠:寡婦。
⑺“攀轅”二句:攀轅,攀住車轅,不使前進。江湄,江邊。
⑻碑碣:長方形的刻石叫碑,圓首形的或形在方圓之間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 [2] 

立碑白話譯文

士大夫的功業德行已經衰落,文風也日益敗壞。只見山中的石頭,被立在路旁成了石碑。碑文裏記起功勳來一概像姜太公,寫到品德時全都如孔夫子。並且以字多為貴,千百個字就價值萬貫錢。寫文章時不管對方是什麼人人,反正想見到的話也要等到下輩子了。只想哄愚蠢的人開心,也不理會賢明的人嘲笑。這難道僅僅是讓賢明的人嘲笑嗎,傳到後世還會引起後代人的懷疑。古石上生着蒼苔的刻字,哪裏知道原來是令人羞愧的吹捧之辭!我聽説望江縣的縣令,叫麴信陵,能安撫鰥夫寡婦。在任時有仁政,但名聲並沒有傳到京師。他身死之後遺體要歸葬故鄉時,當地老百姓捨不得,紛紛在路口攔住不放。拉住靈車的轅子不讓歸葬,最後只能留葬在江邊。到現在説起他的名字,男女老少都感激涕零。沒有人為他立碑碣,只有當地人知道。

立碑創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年)前後,白居易創作了組詩《秦中吟十首》。“秦中”是指唐代首都一帶地方。詩前小序曰:“貞元、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為《秦中吟》。”此詩為其中第六首。
立碑以誇耀門閥、頌揚功德之風始於漢代,唐代此風更盛。碑文中所寫其實都是一片虛文。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人為了給逝者求得一篇好墓誌銘,往往要出很大的一筆價錢專門找人來撰寫,而撰者為豐厚的利潤所驅使,也不管逝者的為人品德事蹟究竟如何,只為了應付所需,隨手就能寫出功德和姜太公孔子一樣偉大的為賢者嗤、令後代疑的文字。有些文人,以善寫此類“諛墓”文字而著稱,連一些大文豪(如蔡邕韓愈)都未能免俗。白居易竭力反對這種現象,因作此詩抨擊之。 [2] 

立碑作品鑑賞

此詩反映了唐代碑文隱惡揚善、粉飾乾坤、無中生有的情況。石碑上記載的都是吹捧成功比姜太公、德如孔仲尼之事,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流傳後世,而那些真正有真才實幹的人卻因為沒有立碑吹捧,只能任名聲淹沒在歲月中,最後也就只有當地人知道。白居易此詩正是諷刺了這種企圖立碑傳名和諛墓得金之流,諷刺了誇耀門第、歌功頌德之風。這首詩在抨擊“諛墓”惡習的時,還指出有些好官吏雖無石碑,卻有口碑載德。詩人認為立碑“諛墓”不能名留千古;只有施行仁政,品德高尚者,雖無碑碣,卻能“至今道其名”。 [2] 

立碑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3]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40
  • 2.    龔克昌 等.白居易詩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83-85
  • 3.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