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突厥薔薇

(薔薇科薔薇屬植物)

鎖定
突厥薔薇(Rosa damascena Mill.),薔薇科薔薇屬的灌木植物。 [1]  枝有稀刺,葉枝上有密搬腺刺;葉片橢圓,葉緣有鋸齒,近葉柄無鋸齒,葉柄極短;花瓣多為5枚,為粉紅色;果實近圓球形,棕紅色;突厥薔薇花期約在5-6月;果期8-9月。 [4] 
突厥薔薇原產小亞細亞 [3] 南歐栽培悠久,現中國分佈在華北、華南、西南地區。 [4]  突厥薔薇喜光耐旱,適合於在中性或微鹼性土壤栽培在微酸至微鹼性王壤中均能正常生長。突厥薔薇的繁殖一般採用扦插法,有時也採用嫁接或播種法。 [5] 
突厥薔薇可以治療咳嗽、感冒以及眼部感染,進行提煉後還可用於芳香療法,其鎮靜作用不僅可以緩解悲傷情緒,而且有利於抑鬱症患者。突厥薔薇的果實則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 [6] 
中文名
突厥薔薇
拉丁學名
Rosa damascena Mill. [3] 
別    名
大馬士革玫瑰 [3] 
保加利亞玫瑰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3] 
薔薇目
薔薇科
薔薇屬
突厥薔薇
命名者及年代
Mill. 1768
二名法
Rosa Damascena

突厥薔薇形態特徵

突厥薔薇
突厥薔薇(7張)
突厥薔薇是灌木,高約2米;小枝通常有粗壯鈎狀皮刺,有時混有刺毛;小葉通常5,稀7;小葉片卵形、卵狀長圓形,長2-6釐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單鋸齒,無腺,上面無毛,下面被柔毛;小葉柄和葉軸有散生皮刺和腺毛;托葉有時為篦齒狀,大部貼生於葉柄。
花6-12朵,成傘房狀排列;花梗細長,有腺毛;花直徑3-5釐米;萼筒有腺毛,萼片卵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外面有腺毛,內面密被柔毛;花瓣帶粉紅色;花柱分離,被毛。
果梨形或倒卵球形,紅色,常有刺毛。 [1] 

突厥薔薇近種區別

該種與法國薔薇R. gallica L.)及百葉薔薇R. centifolia L.)的異點,在其皮劉大小致,葉邊單鋸齒;果實梨形;花常6-12朵,成傘房花序,單瓣或半重瓣,花梗萼筒密被腺毛,香味甚濃,也與法國薔薇不同。

突厥薔薇產地生境

原產小亞細亞,在南歐栽培悠久,供製香精原料,經濟價值很高。中國各地年已有引種栽培。
薔薇喜陽光,亦耐半陰,較耐寒,適生於排水良好的肥沃潤濕地。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而又排水通暢的土壤中則生長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長。不耐水濕,忌積水。 [2] 

突厥薔薇繁殖方法

突厥薔薇的繁殖一般採用扦插法,有時也採用嫁接或播種法。 [5] 

突厥薔薇播種

種子可供育苗,但因種子培育較難成活,一般不建議使用種子進行培育。生產上多用當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名貴品種較難扦插。 [2] 

突厥薔薇分株

即是將植物的根、莖基部長出的小分枝與母株相連的地方切斷,然後分別栽植,使之長成獨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此法簡單易行,成活快。園藝上廣泛應用。 [2] 

突厥薔薇扦插

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用當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要選擇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枝條作插穗。選好插穗後要精心處理。嫩枝插的插穗採後應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響成活。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剛燒完的草木灰,有防止腐爛的作用。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生根最快。温度過低生根慢,過高則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爛。所以,如果人為控制温度的條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條件下,則以春秋兩季温度為宜。扦插後要切實注意使扦插基質保持濕潤狀態,但也不可使之過濕,否則引起腐爛。同時,還應注意空氣的濕度,可用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濕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時間內通氣。 [2] 

突厥薔薇壓條

薔薇繁殖應選擇優良品種中較老的枝條,用壓條法育苗。壓條是將植物的枝、蔓壓埋於濕潤的基質中,待其生根後與母株割離,形成新植株的方法。成株率高,但繁殖係數小,多在用其他方法繁殖困難,或要繁殖較大的新株時採用。壓條是對植物進行人工無性繁殖(營養繁殖)的一種方法。與嫁接不同,枝條保持原樣,即不脱離母株,將其一部分埋於土中,待其生根後再與母株斷開。 [2] 

突厥薔薇嫁接

嫁接法繁殖,無性繁殖的幼苗,當年即可開花。用作盆花的苗,應選擇優良品種中較老的枝條。 [2] 

突厥薔薇栽培技術

突厥薔薇盆栽

營養土,配製成營養土應該注意排水,通風及各種養分的搭配。其比例是園土:腐葉土:礱糠灰=5:3:2。每年越冬前後適合翻盆、修根、換土,逐年加大盆徑,以泥瓦盆為佳。 [2] 
澆水:因季節而異,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濕潤,不幹透就行。開春枝條前發,枝葉生長,適當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澆1次水。在生長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澆水量,夏季高温,水的蒸發量加大,植物處於虛弱半休眠狀態,最忌乾燥脱水,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避免陽光暴曬。高温時澆水,每次澆水應有少量水從盆底滲出,説明已澆透,澆水時不要將水濺在葉上,防止病害。
施肥:薔薇花喜肥,基肥以遲效性的有機肥為主,如腐肥的牛糞、雞糞、豆餅、油渣等。每半月加液肥水一次,能常保葉片肥厚,深綠有光澤。早春發芽前,可施一次較濃的液肥,在花期注意不施肥,6月花謝後可再施一次液肥,9月間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將發時再施一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機肥越冬。
修剪:每季開完一期花後必須進行全面修剪。一般宜輕度修剪,及時剪去開放的殘花和細弱、交叉、重疊的枝條,留粗壯、年輕枝條從基部起只留3-6釐米,留外側芽,修剪成自然開心形,使株形美觀,延長花期。另外,盆栽薔薇花要選矮生多花且香氣濃郁的品種。 [2] 

突厥薔薇地栽

薔薇花地栽的株距為50-100釐米,根據苗的大小和需要而定。另外,薔薇花栽培地必須陽光充足、乾燥通風、排水良,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土壤。
澆水:地栽薔薇花主要注意夏季乾旱時要澆足水,尤其是孕蕾期和開花期一定保證供足水,同時也要注意雨季不要積水。
施肥:冬耕可施人糞尿或撒上腐熟有機肥,然後翻入土中,薔薇花生長期要勤施肥,花謝後施追肥1-2次速效肥。高温乾旱應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後一次肥,在施肥前還應注意及時清除雜草。
修剪:夏季修剪薔薇花主要是剪除嫁接砧木的萌薜枝花,花後帶葉剪除殘花和疏去多餘的花蕾,減少養料消耗為下期開花創造好的條件。為使株型美觀,對長枝可剪去1/3或一半,中枝剪去1/3,在葉片上方1釐米處斜剪,若修剪過輕,薔薇植株會越長越高,枝條越長越細,花也越開越小。冬季修剪隨品種和栽培目的而定,修時要留枝條,並要注意薔薇植株整體形態,大花品種宜留4-6枝,長30-45釐米選一側生壯芽,剪去其上部枝條,蔓生或藤本品種則以疏去老技,剪除弱枝、病枝和培育主幹為主。 [2] 

突厥薔薇病蟲防治

野生薔薇少有病蟲害,人工栽培的常有鋸蜂薔薇葉蜂介殼蟲蚜蟲以及焦葉病、潰瘍病黑斑病等病蟲害,除應注意用藥液噴殺外,佈景時應與其他花木配置使用,不宜一處種植過多。每年冬季,對老枝及密生枝條,常進行強度修剪,保持透光及通風良好,可減少病蟲害。 [2] 

突厥薔薇白粉病

葉片、葉柄、嫩梢及花蕾均可發病。成葉上生不規則白粉狀黴斑,病葉從葉尖或葉緣開始逐漸變褐,致全葉乾枯脱落。嫩葉染病,生褪綠蔓延,逐漸擴大,邊緣不明顯,嫩葉正背兩面產生白色粉斑,後覆滿全葉,葉片變為淡灰色或紫紅色。新葉皺縮畸形。葉柄、新梢染病後節間縮短,莖變細,有些病梢出現乾枯,病部也覆滿白粉。花蕾染病,花苞、花梗上覆滿白粉,花萼、花瓣、花梗畸形,重者萎縮枯死,失去觀賞價值。白粉病菌在病芽上越冬。栽植過密、施氮過多、通風不良、陽光不足,易發病。
防治方法:選用抗白粉病的品種。冬季修剪時,注意剪去病枝、病芽。發病期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注意通風透光,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可減少發病。發病初期,噴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0%三唑酮硫磺懸浮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如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可改噴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早春萌芽前噴波美2-3度石硫合劑或45%晶體石硫合劑40-50倍液,殺死越冬病菌。 [2] 

突厥薔薇黑斑病

主要侵害葉片、葉柄和嫩梢,葉片初發病時,正面出現紫褐色至褐色小點,擴大後多為圓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可噴施多菌靈、甲基託布津、達可寧等藥物。 [2] 

突厥薔薇炭疽病

病斑產生在葉緣,半圓形,病斑邊緣深褐色,中間褐色至淺褐色,後期病斑上生黑色小粒點。病菌在病落葉上越冬。温暖、潮濕條件下,孢子萌發侵害葉片。株叢過密、濕氣滯留時間長,易發病。炭疽病多零星發生,可以在防治黑斑病及葉斑病時得到兼治。秋末冬初及時清園,收集病落葉集中燒燬。加強養護,適當修剪,疏除過密枝條,使通風透光良好。必要時噴施20%龍克菌(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或78%科博(波.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達科寧(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施保功或施百克(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2] 

突厥薔薇金龜子

主要為害根、葉、花蕾等部位,嚴重影響花產量和質量。燈光誘殺、楊柳誘殺、振盪捕殺等。為害嚴重時,可噴施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效果都較好,但絕不能在花期噴施。 [2] 

突厥薔薇葉鏽病

鏽病是薔薇一種常見的病害。葉片和新枝條都可能發病。病情嚴重,會引起葉片大面積脱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觀賞價值,甚至死亡。如果發現此病,要及時處理,可用800倍液三唑酮葉面噴霧,每週一次,連續3-4,此疾病可基本痊癒。 [2] 

突厥薔薇主要價值

突厥薔薇供觀賞及提取香精用。這種淡白而單薄的花朵,平凡得令人過目即忘,卻有最豐滿甜美的芬芳。每2750朵突厥薔薇僅能萃取一滴純淨玫瑰精油,其中卻包含275種人工無法合成的香氣,沒有任何一瓶香水可以脱離它而獨自存在。
突厥薔薇可以治療咳嗽、感冒以及眼部感染,進行提煉後還可用於芳香療法,其鎮靜作用不僅可以緩解悲傷情緒,而且有利於抑鬱症患者。突厥薔薇的果實則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C。 [6] 

突厥薔薇植物文化

為突厥薔薇(Rosadamascena)是保加利亞國花。突厥薔薇又稱保加利亞玫瑰,或大馬士革玫瑰,和情人節時遍佈街巷的玫瑰並非同一物種。
突厥薔薇 突厥薔薇
熱愛薔薇的傳統深深根植於西方的文化當中。在古希臘古羅馬以及文藝復興後的歐洲,無論是世俗的還是宗教的,薔薇都扮演了一個非同一般的角色。即使是“黑暗的中世紀”,薔薇也沒有被完全忘記。更為重要的是,一旦強加給人們的禁錮被解除,喜歡薔薇的風俗便很快復興了。
沒有哪種花像薔薇這樣牽動着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以及古代中亞人的心和歷史。薔薇將它們的傳奇浪漫賦予伊甸園巴比倫的空中花園 和古波斯的花園,在那裏,夜鶯(nightingale)在歌唱,空中瀰漫着突厥薔薇丁香般的香氣。薔薇是阿佛洛狄特(希臘愛與美的女神)和快樂之神Dionysus的象徵;它甚至被獻給所有的女神。到了羅馬時期,它成了維納斯之花。從此,在古代的詩頌和吟遊詩人的歌謠中,薔薇代表女性的完美和愛的神秘。
荷馬(Homer)生活在公元前9世紀,有《伊利亞特》(Iliad)和《奧德塞》(Odyssey)流傳。他是在希臘文學中第一個引述薔薇的人。從這些,我們可得出結論,當時薔薇在希臘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並且可能廣泛種植。
Sappho,希臘著名的女詩人,生活在公元前8世紀的Lesbos島上,第一次在詩文中推崇薔薇。她稱之為“花中女王”,這個稱謂後來被廣泛使用。
愷撒時期(63B.C.-14A.D),薔薇仍被認為是一種奢侈品,但很快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建一個私人薔薇園成了一種習慣,這樣即可聞到芳香又有足夠的鮮切花。當薔薇盛開時去Paestum度假成了一種時尚。人們的生活空間處處有薔薇。薔薇也被用在葬禮上,甚至為紀念死者確立了專門的薔薇節。
相傳埃及女王Cleopatra曾在充滿及膝深薔薇花瓣的房間中歡迎她的情人馬克·安託尼。不久以後,安託尼的國民戰勝了女王,他們從埃及進口了成船的薔薇花用於歡慶。羅馬貴族用餐時,他們的客人被戴上薔薇花環,用有着薔薇香氣的水沐浴,被奉上薔薇布丁和薔薇葡萄酒。在羅馬,薔薇最終成為耽於聲色的象徵,以及在某種程度上也作為秘密的象徵:羅馬人用懸掛一支薔薇來表明會談是秘密的——這就是‘薔薇下(subrosa)’一詞的來源,在薔薇下。隨着基督教的興起,薔薇顯現出不同的意義。
參考資料
  • 1.    突厥薔薇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薔薇生長習性及栽種方法  .山西文水縣—生態保護[引用日期2015-02-23]
  • 3.    突厥薔薇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6]
  • 4.    任毅主編.黑龍江省木本植物彩色圖志:2018,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403
  • 5.    崔興林編著.苦水玫瑰栽培與加工技術:天津大學出版社,2019:18、55
  • 6.    (英)比爾·勞斯著;高萍譯..改變歷史進程的50種植物:青島出版社,201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