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穿心藤

鎖定
穿心藤(Amydrium hainanense (K. C. Ting & T. L. Wu ex H. Li, Y. Shiao & S. L. Tseng) H. Li),為木蘭綱、天南星科雷公連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廣東、雲南東南部、湖南南部、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300米的地區,見於山谷和水旁密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穿心藤
拉丁學名
Amydrium hainanense (K. C. Ting & T. L. Wu ex H. Li, Y. Shiao & S. L. Tseng) H. Li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澤瀉目
天南星科
雷公連屬
穿心藤
分佈區域
中國特有,產湖南南部、廣西、廣東、至雲南東南部

穿心藤形態特徵

穿心藤線稿圖 穿心藤線稿圖
攀援藤本。莖圓柱形,千時變黑色,節間長2-3釐米,幼枝節間長4-6釐米。葉柄長20-30釐米,幼枝上也有長4-5釐米的,幾至頂部具鞘,基部抱莖,對摺寬可達2釐米,鞘部早落。 [3] 
葉片綠色,壓幹後呈黑褐色,紙質,卵狀披針形,鐮狀披針形,驟狹細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芽時席捲,幼枝上的長13-15釐米,略不等側,全緣,兩側沿中肋有大小不一的長圓形或卵形空洞或否;老枝(花枝)葉片大,長28-35釐米,寬9-12釐米,中肋背面隆起,I級側脈5-7對,弧曲上升,其間II級側脈細弱,細脈網結,I級側脈之間有卵形或長圓形空洞,空洞長4-6釐米,寬1.5-4釐米,有時內伸至中肋,外延及邊緣。
花序柄於枝頂葉腋單生、圓柱形,長8-10釐米,干時黑褐色。佛焰苞黃紅色,革質,短舟狀,長8.5釐米,展平寬約8-9釐米,先端具短喙。肉穗花序梗長8-10毫米,粗2-3毫米。肉穗花序圓柱形,長6釐米,粗1.3釐米,兩頭略狹。花兩性,無花被,子房角柱狀、頂平、近六邊形,長約3毫米,寬約2.5毫米,無花柱,柱頭長圓形,縱向,長約1.5毫米;1室,側膜胎座脊狀隆起,胚珠2,倒生,珠孔朝下,珠柄短,對生於胎座的中部以下。雄蕊6,略短於子房,花絲扁平,藥室長圓形,外向縱裂。花期4月(海南)或10月(廣西陽朔)。 [1] 

穿心藤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300米以下,見於山谷或水旁密林中,附生於樹幹上或石上。 [1] 

穿心藤分佈範圍

穿心藤是我國特有植物,產於湖南南部、廣西、廣東至雲南東南部。

穿心藤近種區別

本種與雷公連的主要區別是葉片沿中肋有圓形或卵形穿孔,孔長4-6釐米,寬1.54釐米;肉穗花序圓柱形,長6釐米,粗1.3釐米,柱頭長圓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