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空青賦

鎖定
《空青賦》為南朝梁詩人江淹所作的一首詠物題材的辭賦,現收錄於《雜體詩三十首》中。
作品名稱
《空青賦》
作    者
江淹
創作年代
南朝梁
作品出處
《雜體詩三十首》
文學體裁

空青賦作品原文

夫赤瓊以照燎為光,碧石以萎蕤為色,鹹見珍於東國,並被貴於西極。況空青之麗寶,亦挺山海之不測。其所處則峻層石,龜穴龍壁,素岸成雲,龜砂如磧,外隱青苔丹草,內伏玉枝瑪瑙,銅鉛合生,菪確堅英。自非索險覓危,乘鱟履螭,倦春厭秋,斷異鐫奇,能得廁於軒宇,接君子之光儀!於是寫雲圖氣,學靈狀仙。寶波麗水,華峯豔山,陽穀之樹,崦嵫之泉,西海之草,炎州之煙,銀台之鳥,穆王之馬,都廣之國,番禺之野,皆咫尺八極,鏡見四荒,雲煙始出,日月既張。若夫邃古之世,汗漫窈微,惟此青墨,所以造之。至乃翠燦軒室,葱鬱台殿,雜蛟龍之文章,發麟鹿之炳絢,騁神形於鍾ね,舒怪物與雷電,亦有曲帳畫屏,素女彩扇,錦色窈鬱,綺質蔓衍,點拂濃薄,如隱如見。山水萬象,丹青四變。鹹百鎰之可珍,亦千金而不賤。雖楚之夏姬,越之西施,趙妃、燕後,秦娥、吳娃,溺愛靡意,魂飛心離。侯青翳為藻飾,方豔紅華與素儀。冠眾寶而獨立,信求之而無虧。

空青賦詞句註釋

1.空青:礦石名。產於銅礦中。入藥,亦做雕刻工藝原料。

空青賦作者簡介

江淹(444—505),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少時孤貧,後任中書侍郎,天監元年為散騎常侍左衞將軍,封臨沮縣伯,遷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歷仕宋、齊、梁三代。少年時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減退,傳為夢中還郭璞五色筆,爾後作詩,遂無美句,世稱“江郎才盡”。詩善刻畫模擬,小賦遣詞精工,尤以《恨賦》膾炙人口。今有《江文通集》傳世。
江淹6歲能詩,13歲喪父,家境貧寒,20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下,任主簿、參軍等職。泰豫元年(472年)宋明帝去世,劉景素的心腹將領勸他發動兵變奪取帝位,只有江淹極力勸阻,劉景素大為不滿。後來因為受別人牽連,江淹被捕入獄,元徽二年(474年)出獄,被貶為建安吳興縣(今福建浦城)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蕭道成執政,召回江淹,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齊武帝永明間,任廬陵內史、尚書左丞、國子博士諸職。少帝蕭昭業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明帝蕭鸞時,又任宣城太守、秘書監諸職。梁武帝蕭衍時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