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空間句法

鎖定
空間句法是關於空間與社會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其核心觀點是空間不是社會經濟活動的背景,而是社會經濟活動開展的一部分。空間句法理論作為一種新的描述建築與城市空間模式的語言,其基本思想是對空間進行尺度劃分和空間分割,分析其複雜的關係。空間句法中所指的空間,不僅僅是歐氏幾何所描述的可用數學方法來量測的對象,而且描述空間之間的拓撲、幾何、實際距離等關係。它不僅關注局部的空間可達性,而且強調整體的空間通達性和關聯性。
中文名
空間句法
提出時間
1970年
提出者
比爾·希列爾(Bill Hillier)
核心觀點
空間是社會經濟活動開展的一部分

空間句法定義

於1970年代由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巴特萊特建築學院比爾·希列爾(Bill Hillier)首先提出,如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成熟的方法論、以及專門的空間分析軟件技術。其主要思想:個體空間元素不能完全影響社會經濟活動,而整體性的空間元素之間的複雜關係,才是社會經濟活動開展的空間因素,才是影響並決定社會經濟現象的因素。這種空間分析方法常用於建築與城市,跨越不同尺度,從單獨建築,到城市一片地區、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區域等。

空間句法理論基礎

空間句法理論作為一種新的描述建築與城市空間模式的語言,其基本思想包括三點:空間本身受制於幾何法則,因而有其自身的幾何規律;人們知道如何運用空間規律去展開日常生活活動,包括社會經濟活動,如最基本的左右上下等基本的空間聯繫,並會創造性地運用空間關係,達到社會經濟目的;空間本身的幾何法則會限制人們運用空間規律的方式,空間的組合方式不是無窮的,而是有限的。
其理論基礎包括:
1.空間的自然法則,包括空間的分割、再現、連接等基本的幾何關係(包括拓撲幾何等);
2.個人的空間認知與社會對空間影響
3. 空間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
擴展理論包括:自然交通、城市為了經濟的出行、 不同文化的空間特殊性、城市的兩層網絡、空間結構中不同的吸引點、家與住宅、犯罪空間模式、交通與用地的互動、無所不在的中心性、空間的可持續性、形態的自組織結構、空間模式語言等等。
這些理論涉及:1、超越文化的空間共性;2、不同文化的空間特性;3、空間與社會的互動在集體關係層面上,而非個體層面上;4、集體複雜關係源於個人行為,而前者又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後者

空間句法推薦讀物

1. Hillier, B. and Hanson, J., (1984)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Hillier, B., (1996) Space is the Machi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Hillier, B. and Iida, S. (2005) Network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in Urban Movement. Proceeding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heo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SIT 2005.
4. Hillier, B., Turner, A., Yang, T., Park, H. T. (2007) “Metric and topo-geometric properties of urban street networks: some convergences, divergences and new result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 ITU, Istanbul, Turkey, 12-15 June 2007.
5.Hillier, B. Yang, T. and Turner, A. (2012) Advancing DepthMap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Cities: comparing streets and cities, and streets to cities, 8th Space Syntax Symposium, 2012.

空間句法主要變量

空間句法將空間之間的相互聯繫抽象為連接圖,再按圖論的基本原理,對軸線或特徵各自的空間可達性進行拓撲分析,最終導出一系列的形態分析變量:連接值(Connectivity),表示系統中某個空間相交的空間數;控制值(Control),表示某一空間與之相交的空間的控制程度,數值上等於與之相鄰的空間的連接值的倒數之和;深度值(Depth),表示某一空間到達其它空間所需經過的最小連接數集成度(Integration),表示系統中某一空間與其它空間集聚或離散的程度;穿行度(Choice),表示系統中某一空間被其他最短路徑穿行的可能性。
這些變量不僅用於拓撲分析,也用於幾何和實際距離分析。詳細見:Hillier, B. (2009) Spatial sustainability in cities: organic patterns and sustainable forms. In: Koch, D. and Marcus, L. and Steen, J., (eds.)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 (pp. p. 1).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 Stockholm, Swe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