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空氣傳播

鎖定
空氣傳播(air-borne infection) 指病原體傳染源排出後,通過空氣侵入新的易感宿主所經歷的全部過程。
中文名
空氣傳播
外文名
air-borne infection
傳播方式
經飛沫、飛沫核和塵埃

空氣傳播傳播方式

包括經飛沫、飛沫核和塵埃。

空氣傳播飛沫傳播

含有大量病原體的飛沫在病人呼氣、噴嚏、咳嗽時經口鼻排入環境。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地面,小的飛沫在空氣中短暫停留,侷限於傳染源周圍。
因此,經飛沫傳播只能累及傳染源周圍的密切接觸者。這種傳播在一些擁擠的公共場所如車站、臨時工棚、監獄等較易發生。對環境抵抗力較弱的流感病毒、百日咳桿菌腦膜炎雙球菌常經此方式傳播。

空氣傳播飛沫核傳播

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由於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稱為飛沫核。飛沫核可以氣溶膠的形式漂流至遠處。結核桿菌等耐乾燥的病原體可經飛沫核傳播。

空氣傳播經塵埃傳播

含有病原體的飛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乾燥後形成塵埃。易感者吸入後即可感染。凡對外界抵抗力較強的病原體如結核桿菌和炭疽桿菌芽孢均可通過塵埃傳播。

空氣傳播流行特徵

(1)傳播廣泛,傳播途徑易實現,發病率高;
(2)冬春季高發;
(3)少年兒童多見;
(4)在未免疫預防人羣週期性升高;
(5)受居住條件和人口密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