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空棘魚科

鎖定
空棘魚類繁盛於中泥盆世至早三疊世,僅一種拉蒂邁魚存活。第一條現生標本捕自南部非洲東海岸查盧姆納河口附近的印度洋水域。
中文名
空棘魚科
拉丁學名
Latimeridae
硬骨魚綱
亞    綱
肉鰭魚亞綱
總鰭魚目
空棘魚科
總鰭魚目(Crosopterygii)的一科。尾鰭一般為原型,除上、下葉外,尚具一中軸葉,鰭條不分叉,且數目少於扇鰭魚的相應鰭條。不具上頜骨、鰓條骨及喉板骨。具鈣化的鰾。
50年代以後又陸續在科摩羅羣島附近水深150~400米處採獲近70條。體表呈淡藍色,被以圓鱗。有些體重達80千克。為肉食性魚類,腸內具螺旋瓣。除前、後外鼻孔外,尚具一位於吻部中央的囊狀吻器,受三叉神經淺眼支支配,以3對開口通向吻部表面,其功能尚不明瞭。拉蒂邁魚為卵胎生,卵的直徑可達9釐米,重330克。曾在一條65千克重的雌體泄殖腔中發現5條30釐米長的胚胎期幼魚,但具大部成體性狀。
使空棘魚類存活的原因尚不清楚,根據捕獲數目推測,現存居羣可能較小,但亦可能在更深水域中存在尚未發現的更大居羣。拉蒂邁魚的發現,推動了對空棘魚類的深入研究,但對拉蒂邁魚形態、生理和生化特性的研究,不僅加大了它和現生四足動物的距離,而且使總鰭魚類作為一個自然類羣的地位發生動搖。中國發現的空棘魚化石包括長興魚和中華空棘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