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空天一體

鎖定
航空與航天戰場、力量和作戰活動有機聯結,形成有機的整體。包括空天一體化戰場、空天一體化力量和空天一體化作戰等。空天一體是隨着航空航天技術和空中戰爭實踐的發展而出現的。
中文名
空天一體
定    義
完成多種作戰任務空軍
緣    由
由於國力所限、任務所限
概    念
航空與航天戰場、力量和作戰活動有機聯結,形成有機的整體

目錄

空天一體簡介

航空與航天戰場、力量和作戰活動有機聯結,形成有機的整體。包括空天一體化戰場、空天一體化力量和空天一體化作戰等。空天一體是隨着航空航天技術和空中戰爭實踐的發展而出現的。1903年12月,人類第一架動力飛機飛行成功。1918年4月,英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獨立空軍。隨着飛機和空軍的誕生,出現了空中戰場、空中力量和空中作戰。1957年10月,蘇聯發射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衞星升上太空,人類開發太空、利用太空的時代開始來臨。隨着航天科技在軍事上的運用,出現了航天戰場、航天力量和航天作戰的理論與實踐。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高技術戰爭實踐的需要,使得航空與航天逐步融合為一體,出現了空天一體化戰場、空天一體化力量和空天一體化作戰。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生的高技術局部戰爭表明,制天權、制空權和制信息權對戰爭進程和結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空天一體是現代戰爭發展的必然趨勢。世界上不少國家開始重視空天一體化戰場、力量和作戰理論的建設。“空天一體”概念是由美國空軍首先提出的。1959年頒發的美國空軍條令中,首次以“航空航天力量”代替“航空力量”,把地球表面以上的整個空間稱為“航空航天空間”,並視其為空軍的作戰環境。1984年版的《美國空軍航空航天基本概則》中指出,航空航天部隊的基本任務是打贏航空航天戰爭。1992年版的《美國空軍航空航天基本理論》中進一步把“制空制天”確定為空軍的首要任務。1998年頒佈的《美國空軍太空作戰條令》中指出,大氣層和太空之間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在兵力結構、設施、控制、操縱、人員培訓等方面,航空與航天都是相互聯繫的。1999年初,美國防務專家提出了以聯合航空航天力量為主體的作戰理論新構想,並指出聯合航空航天力量是一支由各軍種航空航天部隊組成的作戰力量,要通過協調一致的行動,達成作戰目的。2000年5月,美國又發表《航空航天部隊:保衞21世紀的美國》白皮書,再次強調將現在以空中作戰為主的空軍轉變為既能實施空中作戰,又能進行太空作戰的“航空航天一體化”空軍,以確保“全球警戒、全球到達、全球力量”戰略構想的實現。空天一體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空天一體化戰場。根據不同飛行器的活動高度,將地球表面以上的空間劃分為航空空間與航天空間戰場。二者同屬地球表面上的垂直空間,沒有絕對的分界線,是無縫銜接、密不可分的一體化戰場。②空天一體化力量。按任務需求統一編成和使用的航空力量和航天力量。包括使用航空器、地對地彈道導彈、人造衞星、軌道空間站、航天飛機的部隊,以及攔截航空器、彈道導彈和航天器的各種導彈、動能武器、激光武器部隊。將這些力量科學編組,形成系統,在作戰中協調一致地行動。航空力量負責快速兵力投送,實施縱深打擊,奪取制空權;航天力量負責向太空發射航天器,實施航天偵察、全球監視預警,進行空―天、天―地通信,奪取制天權和制信息權。③空天一體化作戰。在空天一體化戰場和空天一體化力量的基礎上,實施航空航天聯合作戰。在航天攻防兵器總體規模有限、技術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未來一段時間內空天一體化作戰將是天基平台支援下的空中進攻作戰和防空反導作戰。空天一體正成為空天力量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未來戰爭的作戰樣式將是空天一體下的諸軍種、兵種聯合作戰。 [1] 

空天一體最新進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5年5月26日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發表《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總參作戰部張玉國大校,解放軍戰略規劃部王晉大校介紹《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環球時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白皮書裏指出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禦力量體系。請問,這裏的空天一體指的是什麼,中國空軍是不是要建造一支天軍,另外中國的空天政策和反太空武器化立場是不是有所改變?第二,我們今天發的是《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請問今年9月份舉行的這個閲兵儀式有什麼樣的戰略考慮?此前有分析認為,這個是中國要展示肌肉,對外有一個震懾作用,能否介紹一下閲兵相關工作的籌備進展?
王晉:空天一體不是一個新事物,世界上主要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軍隊已經實現了空天一體化。空軍是中國的戰略軍種,在國家安全和戰略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空軍將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要求,加快實現由國土防空型向空防兼備型轉變,既要有效維護國家的空中安全,又要高度關注太空發展動向,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禦力量體系。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和平利用太空,反對太空武器化和太空軍備競賽,這一立場沒有發生轉變和改變。
楊宇軍:關於閲兵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舉行閲兵活動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整個紀念活動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並不是針對某一個國家,更不是為了向國際社會或者誰秀肌肉。關於閲兵的相關準備工作,目前都在按計劃向前推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