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稻芽

鎖定
稻芽,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稻Oryzasativa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的炮製加工品。將稻穀用水浸泡後,保持適宜的温、濕度,待鬚根長至約1cm時,乾燥。
中文名
稻芽
別    名
櫱米
谷櫱
稻櫱
植物界
禾本科
稻屬
分佈區域
我國南部和中部地區廣為栽培
採收時間
果實成熟時採收
用    量
9~15g
貯    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稻芽生理特性

稻芽
稻芽(3張)
本品呈扁長橢圓形,兩端略尖,長7~9mm,直徑約3mm。外稃黃色,有白色細茸毛,具5脈。一端有2枚對稱的白色條形漿片,長2~3mm,於一個漿片內側伸出彎曲的鬚根1~3條,長0.5~1.2cm。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

稻芽產地

栽培品。我國南部和中部地區廣為栽培。

稻芽入藥部位

植物的成熟果實經發芽乾燥的炮製加工品。

稻芽炮製方法

1、稻芽:除去雜質。
2、炒稻芽:取淨稻芽,按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深黃色。
3、焦稻芽:取淨稻芽,按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焦黃色。

稻芽性味

甘,温。

稻芽歸經

歸脾、胃經。

稻芽功效

消食和中,健脾開胃。

稻芽主治

用於食積不消,腹脹口臭,脾胃虛弱,不飢食少。
炒稻芽偏於消食。用於不飢食少。
焦稻芽善化積滯。用於積滯不消。

稻芽相關配伍

1、小兒消化不良,面黃肌瘦:谷芽9g、甘草3g、砂仁3g、白朮6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2、小兒腹瀉:炒谷芽9g、木香6g、訶子肉5g、葛根5g、通草2g。上藥水煎,日分2次服。對症加味:挾熱加白芍、黃芩:體虛加沙蔘、白朮:溢奶或吐清水加丁香、柿蒂。(《中國社區醫師》)

稻芽用法用量

9~15g。
[1-2] 
參考資料
  • 1.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