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稻槎菜

(菊科稻槎菜屬植物)

鎖定
稻槎菜(Lapsanastrum apogonoides (Maxim.) Pak & K.Bremer)是菊科、稻搓菜屬植物。一年生矮小草本,高7-20釐米。莖細,自基部發出多數或少數的簇生分枝及蓮座狀葉叢;全部莖枝柔軟,被細柔毛或無毛。基生葉全形橢圓形、長橢圓狀匙形或長匙形。頭狀花序小,果期下垂或歪斜,在莖枝頂端排列成疏鬆的傘房狀圓錐花序,花序梗纖細,總苞橢圓形或長圓形。舌狀小花黃色,兩性。瘦果淡黃色,稍壓扁,有12條粗細不等細縱肋。花果期1-6月。 [2] 
分佈中國、日本、朝鮮和韓國;在中國分佈於陝西(洋縣)、江蘇(宜興)、安徽(休寧)、浙江(杭州)、福建(永安、沙縣)、江西(九江)、湖南(長沙、雪峯山)、廣東(英德)、廣西(臨桂)、雲南(昆明、東川)。美國(俄勒岡州)有引種栽培。生於田野、荒地及路邊。 [2]  [5] 
在廣西,稻槎菜用作豬飼料。 [2]  全草藥用,治咽喉炎、痢疾、瘡瘍腫毒。 [3]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稻槎菜
拉丁學名
Lapsanastrum apogonoides (Maxim.) Pak & K.Breme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稻槎菜屬
稻槎菜
命名者及年代
Maxim., 1873

稻槎菜形態特徵

稻槎菜
稻槎菜(14張)
一年生矮小草本,高7-20釐米。莖細,自基部發出多數或少數的簇生分枝及蓮座狀葉叢;全部莖枝柔軟,被細柔毛或無毛。基生葉全形橢圓形、長橢圓狀匙形或長匙形,長3-7釐米,寬1-2.5釐米,大頭羽狀全裂或幾全裂,有長1-4釐米的葉柄,頂裂片卵形、菱形或橢圓形,邊緣有極稀疏的小尖頭,或長橢圓形而邊緣大鋸齒,齒頂有小尖頭,側裂片2-3對,橢圓形,邊緣全緣或有極稀疏針刺狀小尖頭;莖生葉少數,與基生葉同形並等樣分裂,向上莖葉漸小,不裂。全部葉質地柔軟,兩面同色,綠色,或下面色淡,淡綠色,幾無毛。 [2] 
頭狀花序小,果期下垂或歪斜,少數(6-8枚)在莖枝頂端排列成疏鬆的傘房狀圓錐花序花序梗纖細,總苞橢圓形或長圓形,長約5毫米;總苞片2層,外層卵狀披針形,長達1毫米,寬0.5毫米,內層橢圓狀披針形,長5毫米,寬1-1.2毫米,先端喙狀;全部總苞片草質,外面無毛。舌狀小花黃色,兩性。瘦果淡黃色,稍壓扁,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4.5毫米,寬1毫米,有12條粗細不等細縱肋,肋上有微粗毛,頂端兩側各有1枚下垂的長鈎刺,無冠毛。花果期1-6月。 [2]  [7] 

稻槎菜產地生境

分佈中國、日本、朝鮮和韓國;在中國分佈於陝西(洋縣)、江蘇(宜興)、安徽(休寧)、浙江(杭州)、福建(永安、沙縣)、江西(九江)、湖南(長沙、雪峯山)、廣東(英德)、廣西(臨桂)、雲南(昆明、東川)。美國(俄勒岡州)有引種栽培。生於田野、荒地及路邊。 [2]  [5]  適生於濕潤地、低濕地、溝渠邊及田埂上。 [6] 
稻槎菜分佈圖 稻槎菜分佈圖

稻槎菜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以幼苗或種子越冬。中國華東地區9-10月開始出苗,10-11月為出苗高峯期,2-3月還有部分出苗,3-4月為花期,5-6月為果期。種子成熟落地後藉助風、灌溉澆水進行傳播。 [6] 

稻槎菜主要價值

根據《中華本草》的記載:其性味平苦。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透疹,咽喉腫痛,痢疾,瘡瘍腫毒,蛇咬傷,麻疹透發不暢。據《新華本草綱要》記載其的主要功效為:清熱,消癰,可治咽喉炎、麻疹等。《全國中草藥彙編》描述的功效有清熱解毒,治療喉炎,下血等。 [4]  在中國廣西,稻槎菜用作豬飼料。 [2-3] 

稻槎菜物種危害

主要危害小麥、油菜、早稻等作物。發生嚴重時可密被地面,爭奪水分和養料,造成小麥減產。 [6] 

稻槎菜防治方法

  1. 農業防除:深翻土地,合理輪作。加強田間管理,種子成熟前及早清除田間地邊的雜草。 [6] 
  2. 化學防除:小麥播種後出苗前;或雜草1-2葉期,可選用50%異丙隆可濕性粉劑每公頃1875克;或70%麥草淨叮濕性粉劑每公頃1050克,對水450-600升進行地面噴霧或莖葉噴霧。小麥3葉期,雜草2-4葉期(以1-2葉期最好),可選用50%好事達(磺胺磺隆)水分散粒劑每公頃45-60克;或50%異丙隆可濕性粉劑每公頃1875克;或70%麥草淨可濕性粉劑每公頃1050克;或48%苯達松(滅草松、排革丹)液劑每公頃1800-3450毫升,對水600-900升進行莖葉噴霧。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