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稟(拼音:bǐ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西周金文,會意字,古字形由㐭(lǐn)和禾兩部分組成。在小篆中,稟特指官府賞賜穀物,讀作bǐng。引申指賜予、賦予,又引申為承受,又指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報告。 [2]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bǐng
部    首
亠、示
五    筆
YLKI
倉    頡
YWRF
鄭    碼
SJJB
筆    順
點、橫、豎、橫折、豎、橫折、橫、橫、橫、橫、豎鈎、點、點
字    級
一級(編號:2987) [1] 
平水韻
上聲二十六寢 [5] 
注音字母
ㄅㄧㄥˇ
筆畫數
2+11、5+8(部首+部首外)
筆順編號
4125251111234
四角號碼
0090₁
統一碼
U+7980
造字法
會意字形聲字
結    構
上中下結構
異體字
稟、𥜘(“稟”是《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的異體字)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會意兼形聲字。西周金文上部從“㐭(lǐn)”,“”的古字形像糧倉,兼有表義與表音的作用;下部從,表明與糧食作物有關。“稟”是“㐭”的分化字,“㐭”本義指糧倉,後來為了明確字義,在“㐭”的下面加一“禾”字作“稟”,會意為倉廩存禾穀之意,與㐭字同義。戰國文字承襲西周字形,又有一些變化,甚至在“㐭”下加上“人”形,這種寫法又見於三體石經。楷書又將“禾”字訛變為“示”。後來“稟”又有了賞賜穀物的含義,音變為bǐng。如“稟谷”,指官府給予糧食。泛指賦予、給與。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秉性”即本性。又引申指領受、承受。如“稟令",指承受命令。進而引申指下對上報告。如“稟陳”,指下級對上級陳述報告。隨着引申義使用頻率的增加,人們又在“稟”的基礎上加表示建築物的“廣(yǎn)”旁,造出“”字表本義。 [2]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bǐng
動詞
古代指官府賜人以谷。
grant grain
《漢書·文帝紀》:“今聞吏稟當受鬻者,或以陳粟,豈稱養老之意哉!”
《新唐書·德宗紀》:“賜立功士卒帛,稟死事家三歲。”

賦予;給予。
bestow on;
give
《漢書·禮樂志》:“人函天地陰陽之氣,有喜怒哀樂之情,天稟其性而不能節也。”
南朝梁·沈約《郊居賦》:“授冥符於井翼,實靈命之所稟。”

領受;承受。
bear
《後漢書·鄭玄傳論》:“而守文之徒,滯固所稟,異端紛紜,互相詭激。”
《新唐書·蕭瑀傳》:“人稟天地而生而謂之命,至吉凶禍福則系諸人。”
稟賦;稟性;稟質;稟分
遵循;奉行。

晉·左思《魏都賦》:“思稟正朔,樂率貢職。”
清·黃宗羲《高古處府君墓表》:“大言小言,皆稟尺度。”

向上級或長輩報告。
report
《後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後時年十歲,幹理家事,敕制僮御,內外諮稟,事同成人。”
稟告;稟報;回稟
名詞
舊時下級向上級報告的文件。


稟帖
lǐn
名詞
同“”。穀倉。

《管子·輕重甲》:“請使州有一稟,裏有積五窌。”

同“廩”。糧食。

《後漢書·劉虞傳》:“而牢稟逋懸,皆畔還本國。”

同“廩”。古代官名。掌米倉,即《周禮》中的廩人。

《晏子春秋·諫上五》:“命稟巡氓。”

動詞
敬。

《方言》第六:“稟、浚,敬也。秦晉之間曰稟,齊曰浚,吳楚之間自敬曰稟。”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7]  《現代漢語詞典》 [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五】【㐭部】筆錦切(bǐng)
賜谷也。從㐭從禾。 [9] 

説文解字注

“賜榖也”注:賜榖曰稟。《中庸》:“既稟稱事。”鄭注《周禮·宮正》、《內宰》、《廩人》、《掌固》皆雲:“稍食,祿稟也。”又《司稼》注云:“周,稟其艱阨。”晉惠帝雲:“官鼃可給稟。”凡若此類,今本多譌為“廩”。即有未譌者,亦皆讀為力甚切矣。今之廩膳生員,於古當作稟膳。
“從㐭禾”注:禾猶榖也。榖在於㐭,《周禮》所謂以待“周賜稍食”也。凡賜榖曰稟,受賜亦曰稟。引伸之凡上所賦、下所受,皆曰稟。《左傳》言“稟命則不威”是也。筆錦切,七部。 [10] 

廣韻

筆錦切,上寑幫 ‖稟聲侵1部(bǐng)
稟,供谷。又與也。筆錦切。一。 [11]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部】 稟;部外筆畫:8
(lǐn)《唐韻》《集韻》《韻會》併力錦切。音懍。《説文》:賜谷也。從㐭從禾。徐曰:公稟賜之也。《廣韻》:與也。《增韻》:供也,給也,受也。《禮·中庸》:既稟稱事。歐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前漢·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師古注:稟,給也。
(bǐng)又《唐韻》《集韻》《韻會》竝筆錦切。賓上聲。受命曰稟。《書·説命》:臣下罔攸稟令。傳:稟,受也。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為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水經注》:長社北界有稟水。
(bìn)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受也。
《韻會》:俗作稟,非。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演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第十二筆楷體是點。“㐭”窄“示”寬。“㐭”,“亠”略寬,“回”略窄;居上居中,點在豎中線上端;“回”,大小“口”寫在豎中線部位,末筆橫在橫中線。“示”,居下居中;“二”扁、寬,“小”略大、較窄;“小”的亅(豎鈎)在豎中線,左點、右點分寫在亅(豎鈎)兩側。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pl
i̯əm
王力系統
p
ǐəm
董同龢系統
p
jəm
周法高系統
p
iəm
李方桂系統
pl
jiəmx


jəm


jə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jəm
北魏後期北齊

jəm
齊梁陳北周隋

jə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p
i̯əm
擬音/王力系統

p
ǐěm
擬音/董同龢系統

p
jem
擬音/周法高系統

p
iem
擬音/李方桂系統

p
jəm
擬音/陳新雄系統

p
ǐəm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四十七寑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筆錦切
pjem
集韻
上聲
四十七𡪢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筆錦切
piem
上聲
四十七𡪢

開口呼
三等
次濁
力錦切
liem
去聲
五十二沁

開口呼
三等
全清
逋鴆切
piem
禮部韻略


上聲





筆錦切

增韻


上聲





筆錦切



上聲





力錦切

中州音韻


上聲
庚青





邦茗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八軫


全清
必敏切
piən

上聲
二十寢


次濁
力錦切
liəm
分韻撮要

陰上
第八賓稟嬪畢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piŋ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piŋ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piŋ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pin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pin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pin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piŋ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piŋ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pin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peŋ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pin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piɛn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pin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pin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pɐn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pɐn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pin
5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潮州
piŋ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piŋ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peiŋ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4]  、漢典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6-05]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80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24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5-08-03]
  • 5.    平水韻 二十六寢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06-05]
  • 6.    孫中運著.漢字雜談[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543-544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8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04.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94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721.
  • 10.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805.
  • 11.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29.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816.
  • 13.    “稟”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6-05]
  • 14.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4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