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隴文化

鎖定
秦隴地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與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中國地域區分的文化類型裏,秦隴文化是曲型的農耕與遊牧文化交融區。是農業文明與畜牧生活的交匯整合,是兩者結合的典範代表。代表為隴東文化、關中文化、老官台文化、李家村文化、大地灣文化等。
中文名
秦隴文化
所屬文化
中華文化
所屬類型
農業與遊牧的交融文化
主要地域
黃土高原

秦隴文化歷史信息

秦隴地域位於黃土高原,含關中盆地。西起河西走廊,東抵太行山脈,北界內蒙古高原,南限秦嶺,古老的黃河穿越本區,肥沃的關中平原與隴中黃土高原成為中國古代文化的搖籃與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黃土高原是由中亞、西亞沙漠和戈壁地區季風氣候吹來的塵土堆積而成,質地疏鬆,土質肥沃,便利於原始農耕的發展。而黃土高原又有特殊的柱狀節理或垂直節理,容易挖穴建屋且冬暖夏涼,有利於先民定居聚落的形成。
黃河蜿蜒曲折,流過黃土高原,眾多的支流水系分佈於秦隴地域,有涇河、渭河、洛河、延河、無定河、窟野河等。其中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源於甘肅渭源縣,經隴西、武山、甘谷、天水等地,匯聚了榜沙河、葫蘆河、籍河、牛頭河等東流進入關中平原,沿途又納入了金陵河、涉河、美水、漆水、灃河、橘河、產水、灞水、石川河、涇河等在潼關流入黃河。其中的涇河又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涇河發源於寧夏涇源縣,主要流經涇源、平涼、咸陽等地。由於古代河流水量豐沛,帶來了灌溉的便利,分散各處的原始農業聚落,依賴眾多的支流聯繫起來,好似黃土文化圈的血管,支撐着原始農耕和村落的發育。沒有黃河及其渭河、涇河、洛河等支流,黃土高原就不能成為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或核心區。
在中國地域區分的文化類型裏,秦隴文化是典型的農耕與遊牧文化交融區。從大範圍看,農耕與遊牧這兩種特徵迥異的經濟、文化類型一直處於衝突碰撞和長期對壘的過程。實際上從秦隴地域上看,農業、畜牧始終互補互攝,決非兩個自我封閉禁錮的系統,數千年來“以農帶牧,以畜養農”成為本地區經濟、生活、文化的基本形態。在一定的意義上,秦隴文化是農耕人與遊牧人的共同創造,是農業文明與畜牧生活的交匯整合,是兩者結合的典範代表。
古稱秦隴往往並連,“秦”作為地名,最早來源於秦人祖先非子受封的都邑-秦城、秦亭,其地在隴東高原(主要包括今甘肅天水、平涼、慶陽三地)渭河谷地中(今甘肅清水縣東北)。關於秦人的起源,學術界有各種觀點,但"嬴"姓部落正式稱為"秦人",則是在周天子允許他們"邑之秦"之後(《史記·秦本記》)。
“秦從此成為地名,並衍化出秦嶺、秦川、秦中、秦鳳、秦州等地,泛指今陝西、甘肅渭河、涇河流域的山脈、平原地帶(其實主要是今天的陝西省大部和甘肅省東部的天水地區),後來西方各國通稱東方的中國為“秦”。“隴”指隴山以西地區,古代以西為右,又稱“隴右”,泛指今甘肅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地帶,隋唐時期“隴右”的範圍又擴大到青海湖以東和新疆東部,轄區遠逾今日的甘肅省。在古人眼裏,隴山不僅高峻險要,而且是西北農牧的分界線。
在歷史上秦隴並稱,一是方位皆偏向西北,二是黃土高原覆蓋其大部分地區,三是人文民俗相近。古代的隴東高原(又稱關西)鄰近關中平原,成為西部天然屏障,因此,秦隴兩地唇齒相連。就是在今天的行政大區劃分中,陝西和甘肅仍屬於同一區域。

秦隴文化歷史地位

縱橫逶迤、古老深厚的秦隴區域,有着全世界最大的黃土高原;奔騰不息的黃河,兩度穿越、流經這裏。在這片雄奇壯闊的黃土地上,曾孕育着華夏文化的根系,成為炎黃民族的搖籃。雖然有許多文明的源頭已經湮沒在遠古洪荒的混沌之中,但作為中國古文化上最可珍貴的一頁,它閃耀着先民們應付自然環境挑戰的史前曙光。
它承載着十幾個王朝的興、衰、榮、哀,尤其是周、秦、漢、唐的煌煌盛世,它積澱着中外文化和南北文化的交流碩果,震爍古今中外;也包孕着外來宗教與異俗習俗的特殊風貌。五光十色,蔚為大觀。
一部秦隴文明發展史,實際上就是半農半牧或農牧互補為典型特點的地域文化。從根系或源流上考察,秦隴的黃土文化與濱海文化、江湖文化、草原文化、山地文化、戈壁文化等都不相同,地理環境養育着不同區域的人類,而人文因素的選擇與介入,又與地域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
由於起源早、根系大、脈絡清、生命強、延續長等諸種因素,秦隴文化曾長期成為中華多元文化中的主體文化,其領先地位、傳播中心、表現形態也曾不斷地給予全國各個地域文化的發展以重大影響,直到宋代以後才漸趨衰落,但秦隴文化的地域特徵、歷史地位仍是炎黃子孫精神聯結的一條紐帶。

秦隴文化形成因素

地理環境是影響人類生活的重要因素。優良的地理環境,有利於人們生息繁衍,為社會生活和文化發展提供便利;惡劣的地理環境,客觀上會造成社會發展的滯緩與文化的落後,甚至會給該地域或民族帶來災難,但同時又會激勵人們去改造自然。秦隴文化的形成,與秦隴區域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
從自然條件看:秦隴地區廣袤的黃土高原前後左右連接着河西戈壁莽川、內蒙大漠草原、晉豫丘陵溝壑、巴蜀秦嶺高山。黃河呈凸字形兩度貫穿秦隴地區。秦隴地區既有千里沃野的平川、地勢高坦的塬峁,也有峯高谷深的羣山,連綿起伏的峻嶺。河西走廊曾是通往西域的狹長大動脈,中亞、西亞的商貿文化來往賴此通行。
關中“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班固:《兩京賦》)。從酒泉、張掖、武威、蘭州到天水、平涼、西安,皆位於地理要衝,在這種特殊空間條件下形成的秦隴文化,既有益於比較直接吸收外來文化,也有利於輸出中國文化,絕不是後來陝甘兩省的地域相加和單一的農業文化,僅就自然地理劃分,還應包括川、青、寧一些地區,其文化內容同中有異,文化原型也極為豐富。
從經濟基礎看,秦隴有着典型的農牧混雜特徵。在古代中國大地上,北方草原文化、中原農業文化和南方“水”文化都非常清楚,而秦隴地域既有“農”文化的特點,又有“牧”文化的特徵,粟麥彩陶與馬牛羊皮共存,在新石器時代半坡、姜寨、馬家窯、齊家坪等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址中,皆發現許多農耕與畜牧並舉的實物,這是一種邊緣文明與混合文化的典型反映。直到近代,布帛與皮貨、糧食與肉乾的商貿交易仍是秦隴經濟的一種特色。秦嶺作為橫貫南部的天然屏障,把南北方文化區分開來,而流延陝甘的黃河則沒有阻礙西北和蒙古地域遊牧文化的衝突與融匯,在古代以陸路交通為主要溝通渠道的前提下,秦隴的農牧互補經濟對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從人口遷移看,秦隴是全國大規模移民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秦國商鞅變法後,就通過招誘鄰國人民和遷移被征服地區人口以增加自己實力,秦統一後,一次就遷徙關東豪富十二萬户於咸陽,計六十萬人。以後又幾次從六國移民,並在河套平原建立“新秦中”移民區。漢代繼續推行“實關中、戍邊地”政策,從東部移入關中的貴族官僚、豪強地主和附庸人口近三十萬,其後裔至西漢末年約一百二十一萬。漢武帝時又向河西四郡和隴西、金城、天水諸郡移民八十多萬。漢代人口密度居全國之冠的是長安三輔。強制性移民中有大量關東士族高門,他們文化程度高,如集中在咸陽五陵邑和河西武威的累世儒宗士人,他們的遷入,無疑促進了秦隴文化的發展。
從政治中心看,長安曾為13個王朝國都,為中國古都之首,亦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絲路重鎮武威在十六國時曾為前涼、後涼、北涼、南涼都城,這種具有全國和地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雙重特點,使得秦隴文化不僅擴展到中國各個地域,而且也滲透到中國文化各個方面,如《史記》、《通典》等第一流文化典籍,漢長安、唐長安等第一流國際都城,阿房宮、大明宮等第一流宮殿皇闕,慈恩寺、西明寺、青龍寺等第一流皇家寺院,還有聞名海內外的第一流文化名人等等,既為秦隴文化贏得了不朽的光榮,也為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作出了貢獻。特別是在周、秦、漢、隋、唐等大一統王朝時期,秦隴的核心地位和國都的中心位置,更容易使其文化具有整體中華文化的代表特徵。儘管秦隴地域在不同時期融合了無數的“夷狄戎蠻”,但由於其為京畿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原因,始終保持着強大的同化力,即使邊遠遊牧民族軍事上戰勝了秦隴農業民族,但往往
在文化思想上卻被迅速同化。所以,秦隴文化長期存在於政治中心佔支配的地區,又有一種正統性、權威性的特點。
因此,秦隴文化在形成的悠久歷史過程中,有着極為博大的吸收性、包容性和融匯性。這種大範圍的引進、吸收四方文化,為秦隴區域性文化的興旺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氛圍。雖然秦隴屢次成為統一中國的中心區域,但其區域文化的某些特點一直沒有完全消失。秦隴文化的區域概念,正是歷經數千年演變自然形成的。

秦隴文化遺蹟發現

秦隴文化背景

秦隴黃土高原和渭河、涇河、洮河諸流域,是百餘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頻繁活動的區域,從黃河河套地區到關中平原,從豫陝交會到隴山西部,幾乎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秦隴文化大地灣遺址文化

2006年發掘工作的最新發掘研究成果顯示,大地灣遺址的人類活動歷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萬年。這次發掘工作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共同主持,其間有來自美國的考古學者參與工作。據考古工作者介紹,通過細緻研究,第1—3文化層形成於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距今20000至13000年,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於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距今13000——7000年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距今7000——約5000年,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對這些遺物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採集、發達狩獵採集、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專家們認為,人類自距今6萬年就進入到大地灣地區,成功度過了寒冷的末次盛冰期並延續下來,使用先進細石器技術的狩獵採集人羣可能隨末次盛冰期的來臨向南遷徙到這一地區,在大地灣地區開始了原始的粟作農業,並大約於仰韶晚期發展成成熟的粟作農業。
(1) 1963年9月,在關中藍田縣城西北10公里泄湖鎮李家窩子村發現了藍田人遺址,據古地磁法測定,藍田猿人距今80萬年左右,其地質時代為第四紀中更新世早期,屬於舊石器時代初期
(2) 1978年在渭河北部大荔縣段家鄉又發現了一個相當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大荔人處於從猿人向智人的過渡階段,距今20萬年左右,大荔人保存完整,骨壁很厚,眉脊突出,與北京人相近,表現出直立人的原始性,但腦容量比北京人還大。這些特點與現代黃種人比較接近,對研究研究東半球人類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隴東相鄰關中,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很多,鎮原縣姜家源、寺溝口、黑土梁,環縣樓房子、劉家岔,慶陽縣巨家源,涇川縣南峪溝、桃山嘴,東鄉縣南王家等處。尤其是武山縣鴛鴦鎮發現了距今三萬八千餘年的人頭骨化石。隴東舊石器遺址大都發現在河湖相堆積物中,動物化石有披毛犀、扁角鹿、野馬等,説明甘肅東部地區氣候温暖濕潤,草原與森林交錯。這些與關中地區呈現一致,都是以石器石片為主,顯示了以隴東(關西)和關中為代表的秦隴地域10萬年前左右舊石器文化的共同特徵。
除上述之外,還有老官台文化(陝西省華縣西南)、李家村文化(陝西西鄉縣西)、大地灣文化(甘肅秦安縣邵店村東)等都在一定的地域上對中華文明作出了貢獻。

秦隴文化有關對照

七盤關——在今四川廣元東北與陝西寧強間的七盤嶺上。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頭西),轄後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為匈奴所佔。
大興城——隋於漢長安城東南筑新城,名大興城,在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唐長安城。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縣西南切吉平原,一説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貴等在此為吐蕃所敗。
大雁塔——在陝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內。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層,武則天時增至十層,今存七層,高64米。
大震關——在今甘肅清水縣東隴山東坡。唐中葉以後為防禦吐蕃的要地。
大秦——亦作犁軒。漢稱羅馬為大秦。
萬年——古縣名,漢置,與櫟陽同城而治,在今陝西臨潼北。北周移治長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隋造大興城,萬年亦隨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上郡——古郡名。秦漢治所在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陝西富縣。唐上郡即綏州,治今綏德。三個上郡及其,地望均不同。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大薦福寺內。唐景龍元年至三年(707—709年)建。原十五層,今存十三層,高43.3米。
成紀——成紀在戰國時便設縣,秦朝統一時屬於隴西郡,縣址大約在今天秦安縣葉堡川。漢武帝增置天水郡,成紀從此歸天水(東漢短暫改名漢陽)。北魏時,成紀縣被廢置,但是到北周又被恢復。唐朝時,縣址被遷移到今天天水市秦州區,併成為秦州(天水郡)的州治。北宋時州治遷到上邽縣(今天水市市區),稱秦州。
馬嵬坡——在陝西興平西。
子午道——從杜陵(今西安東南)穿南山(秦嶺)到漢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縣。西漢末開。南北朝時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寧陝縣。
雲陽——秦漢雲陽縣在今陝西淳化西北。
天水——漢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東漢一度改為漢陽郡,移治冀縣(今甘谷東南)。魏恢復天水原名。西晉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豐鎬——周文王建都於豐,在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河以西,武王又建鎬(鎬京),在今長安縣韋曲公社西北,與豐同為國都。
韋曲——唐有韋曲鎮,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因諸韋聚居得名。以東五里即今長安區東少陵原東南端,有杜曲,為諸杜世居之地。合稱韋杜。
五丈原——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南斜谷口西。
少梁——今陝西韓城市南部。本為梁國,春秋時秦滅梁,為少梁,戰國時曾屬魏,後又歸秦,改名夏陽。
長安——漢長安城在今西安市西北。隋改建都城,移至漢長安城東南。參“西安”專條。
烏孫——古遊牧族,本在河西走廊,漢文帝時西遷至今伊犁河、伊塞克湖一帶。南北朝時遷至葱嶺以北。
鳳翔——唐鳳翔府(本為郡)治天興。主要位於今寶雞市鳳翔縣。金為路,明清仍為府。民國廢府。
文州一一北周至元為文州,治所先在今甘肅文縣西,元移今文縣。明為縣,陰平道經此。
渭州——在今甘肅平涼。
涇州——在今甘肅平涼涇川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