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漢簡史

(199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秦漢簡史》是 1995年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書是一套適合高校教學的歷史教材,體現了正確的指導思想,又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符合教學原則的編纂方法,又有一定的研究深度。 [1] 
書    名
秦漢簡史
作    者
林劍鳴、趙宏
類    別
歷史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5年8月1日
頁    數
436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7211025468
叢書名
大學歷史叢書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秦漢簡史內容簡介

秦漢簡史》主要內容: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史學研究有很大發展,史書編纂事業也日漸繁榮。十多年來,除各種史學專著外,高等院校的歷史教材也大量湧現。當前的情況是,隨着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教材建設中的新問題不斷出現,教材編纂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編纂一套適合高校教學的歷史教材,即體現正確的指導思想,又吸收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既有符合教學原則的編纂方法,又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做到科學性和實用性結合、穩定性和適應性結合,這是一個重要問題。這套大學歷史叢書的出版,就是這方面的一種努力。叢書選題力求適應高校教材的要求,其中有一部分已列入國家教委教材編選規劃。叢書編委會的組成力求廣泛,注意到學科的代表性。

秦漢簡史圖書目錄

第一章 秦王朝建立
第一節 強秦高奏統一曲
一、由秦國到秦朝
二、秦朝的領土
第二節 多民族國家的興旺
一、“百越”和“西南夷
二、秦與北方民族的關係
第二章 權力金字塔的構築
第一節 皇帝和官僚制度
一、皇權的確立
二、中央官僚機構
三、地方官僚機構
四、官吏的任免和等級制度
第二節 土地、賦役、軍事和法律制度
一、土地和賦税制度
二、兵役和軍制
三、法律制度
第三節 經濟文化政策
一、經濟政策
二、統一文字,端正風俗
三、鞏固統一的其它措施
第三章 秦朝的暴政及秦的滅亡
第一節 秦王朝的殘酷統治
一、竹帛煙銷儒生恨
二、權欲、淫慾、貪慾
第二節 走向死亡的巡行
一、百姓的反抗和秦始皇出巡
二、五年中的三次出巡
三、秦始皇之死
第三節 白梃勝長戟
一、大起義的前奏
二、尖刀刺向秦王朝統治中心
第四節 反秦戰爭的勝利和秦王朝的滅亡
一、反秦起義由低潮轉入高潮
二、夕陽衰草成陽道
第四章 楚漢憑誰定是非
第一節 戰爭性質的變化
一、“約法三章”
二、項羽入關和“鴻門宴”
第二節 割劇局面再現
一、成陽大火和項羽的分封
二、東方始燃戰火——田、項火併
第三節 項羽慘敗
一、劉邦屈就漢中及還定“三秦”
二、反楚聯盟的出現和楚漢相峙
三、“霸王”的末路
第五章 漢初的政治
第一節 西漢王朝的建立
一、劉邦稱帝及初期的政權建設
二、同異姓諸侯王的鬥爭
第二節 漢初的“無為而治
一、“與民休息”的統治政策
二、皇權的加強和皇族內部的矛盾
三、吳王劉濞策動的“七國之亂
第三節 西漢初年的民族關係
一、西漢政府對匈奴的妥協政策
二、“南越國”稱“臣”
第六章 西漢的全盛時期
第一節 思想統治的加強
一、“罷黜百家”
二、提倡儒學
第二節 政治制度的變革
一、“中外朝”的形成
二、刺史制度的建立
三、推恩令
第三節 武帝時的財政、經濟政策變化
一、增加政府收入的幣制改革
二、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政策
三、算緡和告緡
第四節 “昭宣中興
一、武帝末年的社會矛盾
二、“與民休息”政策再度登場
第七章 階級關係和民族關係的新形勢
第一節 階級關係的新變化
一、地主階級內部結構的調整
二、農民及其它階層的變動
第二節 西漢王朝同匈奴關係的根本改變
一、拉開全面反擊匈奴的序幕
二、向匈奴全線出擊
三、戰局重開及漢軍失利
第三節 西漢王朝同西域諸國的接觸及張騫通西域
一、西漢政府與西域諸國的正式接觸
二、張騫通西域
第八章 西漢經濟的發展
第一節 農牧業生產的發展
一、生產工具及耕作技術的進步
二、水利工程的興建
三、畜牧業的狀況
第二節 手工業發展的水平
一、紡織業
二、冶金業
三、製鹽釀酒業
四、舟車製造和漆器生產
第三節 商業、交通和城市的發展
一、發達的商業
二、水陸交通和運輸
第九章 西漢的衰落和王莽改制
第一節 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
一、風雨飄搖中的西漢王朝
二、百姓苦難的加深和人民的抗爭
第二節 宦官外戚專權下的政治
一、宦官和外戚專政
二、解救危機的各種“藥方
第三節 從王莽登場到“新”朝出現
一、“爵位益尊,節操愈謙”的王莽
二、由假皇帝到真皇帝
第四節 “新”朝的政權建設和“改制”活動
一、對西漢制度的修補和改易
二、“王田”和“私屬”
三、五均賒貸和“六筅
四、混亂的幣制改革
五、地名和行政區劃的改變
六、邊陲的多事之秋
第五節 “新”莽的覆亡
一、自掘墳墓的王莽
二、昆陽大戰和“新”莽政權的覆亡
第十章 東漢王朝的誕生
第一節 在血與火中建立的王朝
一、“新”莽政權覆亡後的形勢
二、東漢王朝的建立
第二節 統治權力的強化
一、重建專制政權
二、統治機構和制度的變化
第三節 恢復生產、安定社會秩序的措施
一、“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世之輕法”
二、釋放奴婢,減省刑法
第十一章 東漢前期的政治
第一節 “俱存不擾”的統治政策
一、吏治的特點
二、“平徭簡賦”和“假田”
第二節 東漢前期的民族關係
一、班超出使西域
二、漢、匈在西域的爭奪
三、馬援平交趾
第十二章 東漢統治的腐敗
第一節 外戚宦官擅權歷史的重演
一、從鄧氏專權到閻後臨朝
二、順帝到桓帝時的宦官和外戚
三、桓帝以後宮廷風雲
第二節 “黨錮之禍
一、朝野反對派的出現
二、反對外戚宦官的行動
三、“黨錮”禍起
四、延續十餘載的“黨錮之禍
第三節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激化
一、日益尖鋭的民族矛盾
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漢族百姓
第十三章 東漢的滅亡
第一節 黃巾大起義
一、黃巾起義的長期準備
二、黃巾起義的爆發
第二節 割據形勢的再現和東漢的滅亡
一、軍閥混戰
二、赤壁之戰和東漢滅亡
第四章 秦漢時代的社會生活和科學技術、思想文化
第一節 秦漢時代的社會生活
一、飲食和服裝
二、居住與交通
三、婚、喪習慣及社會風俗
第二節 秦漢時代的科學技術主要成就
一、數學、天文、曆法的發展
二、物理、化學、地理學和醫學的成就
第三節 哲學思想和宗教迷信
一、以儒為主各家融合的哲學、政治思想
二、讖緯之學盛行和反讖緯的思想
三、迷信和宗教
第四節 經學、史學和文學藝術
一、經學和史學
二、文學和藝術
秦漢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