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

鎖定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是2013年3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集類工具書,由姜在民、文建雷主編。 [1-2] 
該書收錄了秦嶺火地塘生物學實習基地常見植物282種,配有彩色圖片750餘幅,每種植物都配有2~4張能夠反映其分類學形態特徵和野生生境的彩色照片,並有簡明的文字描述。書中科的編排,蕨類植物採用秦仁昌系統(1978),裸子植物按鄭萬鈞系統(1978),被子植株採用恩格勒系統(1964)。書後還附有中文名和拉丁學名的索引,便於讀者查閲。 [1] 
中文名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
作    者
姜在民、文建雷
題    材
秦嶺植物
語    言
中文
出版時間
2013年3月1日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頁    數
151 頁
字    數
248千字
ISBN
9787030367150
類    別
圖集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CIP核字號
2013030051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成書過程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編寫背景

隨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物學綜合實習改革的深入,對高質量實習教材及參考書的需求日趨緊迫,以往的實習參考書多以文字為主,學生在使用時缺乏直觀效果,為了便於在實習中對植物的認知,提高鑑定植物的效率和實習質量,組織編寫了《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一書,希望該書能使學生在實習中對植物的鑑別更加直觀、快捷和方便,同時感受到大自然中千姿百態的植物的美。
火地塘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主要教學實驗實習基地之一,同時也是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處於秦嶺中段南坡,北緯33°18′~33°28′,東經108°21′~108°39′,東西長約7千米,南北寬約6千米,總面積2037公頃。基地所在地區地形複雜,其北界的平河梁為秦嶺山脈的大支梁之一,山勢東高西低,海拔800~2500米。境內11條大溝,均具山溪性水流特點,溪流經南界的長安河注入子午河,後匯入漢江。
實習基地所在區域屬北亞熱帶氣候,植物生長旺盛,森林覆蓋率達91.8%,區內植物資源豐富,共有種子植物127科、534屬、1235種(含種下單位);温帶成分優勢明顯,並含有一定的熱帶成分;多種植物區系成分彙集,具有明顯的過渡性;區系起源古老,孑遺成分多,進化上原始類型的科、屬較多,間斷分佈現象明顯;珍稀瀕危植物眾多;植被垂直帶譜明顯,在50千米範圍內能夠看到從亞熱帶到寒温帶的所有植被類型。豐富的植物資源、多樣的植被類型、鮮明的垂直分佈序列,使火地塘成為秦嶺生物學實習最為適宜的地點。 [2]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編寫情況

該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常務副校長趙忠教授的關心和支持,對編寫內容提出了許多指導意見,並親自為該書作序;也得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務處陳玉林處長、黃德寶副處長,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胡景江教授的大力支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研究所的教師們也對編寫工作給予了多方面的幫助。 [2]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出版工作

2013年3月1日,《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1] 
出版工作人員及單位
責任編輯
責任校對
責任印製
封面設計
叢楠
張林紅
閻磊
謎底書裝 [2]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內容説明

該書選取了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95科、242屬、282種(含種下單位),其中蕨類植物12科、17屬、18種,裸子植物3科、7屬、8種,被子植物80科、218屬、256種(含種下單位),共有生境照片750餘幅。限於篇幅,在種的選擇上,儘量包含更多的科、屬,因此每個屬一般只選1~2種常見的植物,以便於學生能通過該書識別更多的科、屬類羣。書中科的編排蕨類植物採用秦仁昌系統(1978),裸子植物按鄭萬鈞系統(1978),被子植株採用恩格勒系統(1964)。種的界定基本遵循《中國植物誌》的分類學觀點,同時還將《秦嶺植物誌》中使用的與之不同的中文名作為俗名保留,列於種名之後,便於使用者對照。列入國家和陝西省野生保護植物名錄的物種,均在種名後以“*”號標出,以利於學生識別,避免盲目採集。 [2]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書籍目錄

前言
蕨類植物
瓶爾小草科 2
001心臟葉瓶爾小草
中國蕨科 2
002陝西粉背蕨
鐵線蕨科 3
003白背鐵線蕨
裸子蕨科 3
004普通鳳丫蕨005耳羽金毛裸蕨
蹄蓋蕨科 4
006中華蹄蓋蕨007大葉假冷蕨
鐵角蕨科 5
008鐵角蕨
球子蕨科 6
009中華莢果蕨
巖蕨科 6
010耳羽巖蕨
鱗毛蕨科 7
011革葉耳蕨012貫眾
水龍骨科 8
013中華水龍骨014華北石韋015有邊瓦韋
卷柏科 9
016兗州卷柏
木賊科 10
017木賊018問荊
裸子植物
松科 12
019油松020華山松021華北落葉松022巴山冷杉023雲杉024鐵杉
三尖杉科 15
025粗榧
紅豆杉科 15
026紅豆杉*
被子植物
胡桃科 17
027野核桃028華西楓楊
楊柳科 18
029川鄂柳
樺木科 18
030紅樺031藏刺榛032千金榆
殼鬥科 20
033栓皮櫟034鋭齒槲櫟
蕁麻科 21
035細野麻036珠芽艾麻037山冷水花
蓼科 22
038中華抱莖寥039酸模葉寥 商陸科 23
040商陸
石竹科 24
041翻白繁縷042蔓孩兒參043鄂西卷耳044石生蠅子草045狗筋蔓
木蘭科 26
046武當木蘭
五味子科 27
047華中五味子
樟科 27
048木姜子049山胡椒
水青樹科 28
050水青樹*
領春木科 29
051領春木
毛茛科 29
052川陝金蓮花053驢蹄草054華北耬鬥菜055無距耬鬥菜056長柄唐松草057升麻
058類葉升麻059松潘烏頭060花葶烏頭061褐鞘毛茛062茴茴蒜063短柱側金盞花 064大火草065小花草玉梅066繡球藤
小檗科 37
067假豪豬刺068三枝九葉草
木通科 38
069牛姆瓜070貓兒屎
金粟蘭科 39
071銀線草
馬兜鈴科 39
072異葉馬兜鈴
芍藥科 40
073美麗芍藥* 074川赤芍
獼猴桃科 41
075中華獼猴桃* 076四萼獼猴桃* 077藤山柳
藤黃科 42
078黃海棠079貫葉連翅
罌粟科 43
080荷青花081川東紫堇082北嶺黃堇083蛇果黃堇
十字花科 45
084山嵛菜085大葉碎米薺
景天科 46
086大苞景天087費菜088火焰草089菱葉紅景天
虎耳草科 48
090球莖虎耳草091雞肫梅花草092柔毛金腰093黃水枝094七葉鬼燈檠095落新婦 096山梅花097異色溲疏098東陵繡球099糖茶薦子
薔薇科 53
100中華繡線梅101光葉粉花繡線菊102光葉高叢珍珠梅103灰徇子104湖北花楸105唐棣 106隴東海棠107棣棠花108插田泡109弓莖懸鈎子110山莓111路邊青112東方草莓 113銀露梅114絹毛匍匐委陵菜115狼牙委陵菜116龍芽草117峨眉薔薇118鈍葉薔薇 119稠李120多毛櫻桃121四川櫻桃
豆科 64
122天藍苜蓿123白花草木犀124多花木藍125紫雲英126圓錐山螞蝗127長柄山螞蝗 128美麗胡枝子129杭子梢130廣佈野豌豆131兩型豆132葛
牻牛兒苗科 70
133鼠掌老鸛草134湖北老鸛草
大戟科 71
135湖北大戟
苦木科 71
136苦樹
馬桑科 72
137馬桑
漆樹科 72
138漆139青麩楊
槭樹科 73
140金錢槭141青榨槭
清風藤科 74
142泡花樹
鳳仙花科 75
143隴南鳳仙花144闊苞鳳仙花
衞矛科 76
145粉背南蛇藤146衞矛147角翅衞矛
省沽油科 77
148膀胱果
鼠李科 78
149勾兒茶
葡萄科 78
150葛藟葡萄
椴樹科 79
151少脈椴
瑞香科 79
152黃瑞香
胡頹子科 80
153牛奶子154披針葉胡頹子
堇菜科 81
155白花堇菜156北京堇菜157雙花堇菜
旌節花科 82
158中國旌節花
秋海棠科 83
159中華秋海棠
葫蘆科 83
160南赤瓟
柳葉菜科 84
161毛脈柳蘭162光滑柳葉菜
八角楓科 85
163八角楓
山茱萸科 85
164株木165燈台樹166四照花167青莢葉
五加科 87
168蜀五加169大葉三七170常春藤171橡木
傘形科 89
172長序變豆菜173紫花大葉柴胡174小竊衣175菱葉茴芹
鹿蹄草科 91
176鹿蹄草
杜鵑花科 92
177秀雅杜鵑
報春花科 92
178齒萼報春179過路黃180腺藥珍珠菜
山礬科 94
181白檀
木犀科 94
182宿柱梣183垂絲丁香184巧玲花185蠟子樹
龍膽科 96
186雙蝴蝶187橢圓葉花錨188苞葉龍膽189卵葉扃蕾190獐牙菜
蘿藦科 99
191硃砂藤192竹靈消
茜草科 100
193茜草194六葉律195四葉律196雞矢藤
旋花科 102
197旋花198金燈藤
紫草科 103
199鈍萼附地菜
馬鞭草科 103
200海州常山201蕕
唇形科 104
202活血丹203夏枯草204糙蘇205鼬瓣花206寶蓋草207野芝麻208益母草209斜萼草 210甘露子211麻葉風輪菜212雞骨柴
茄科 110
213青杞214掛金燈
醉魚草科 111
215大葉醉魚草
玄蔘科 111
216溝酸漿217通泉草218疏花婆婆納219小婆婆納220短腺小米草221山西馬先蒿 222蘚生馬先蒿223返顧馬先蒿
苦苣苔科 115
224珊瑚苣苔
列當科 116
225列當
忍冬科 116
226苦糖果227盤葉忍冬228樺葉莢蓮229蓮梗花230莛子薦
敗醬科 119
231墓頭回232纈草
川續斷科 120
233日本續斷
桔梗科 120
234石沙蔘235絲裂沙蔘236紫斑風鈴草237川黨蔘
菊科 122
238三脈紫菀239 —年蓬240大花金挖耳241黃腺香青242珠光香青243粗毛牛膝菊 244雲南蓍245甘菊246毛裂蜂鬥菜247款冬248蹄葉橐吾249華蟹甲250蒲兒根251魁薊 252福王草253毛連菜
百合科 130
254託柄菝葜255粉條兒菜256萱草257黃花油點草258玉竹259管花鹿藥260萬壽竹 261七葉一枝花* 262藜蘆263大百合264綠花百合* 265川百合266卵葉韭
薯蕷科 137
267穿龍薯蕷*
鴨跖草科 137
268鴨跖草269竹葉子
禾本科 138
270早熟禾
天南星科 139
271—把傘南星
莎草科 139
272香附子273寬葉薹草
蘭科 140
274毛杓蘭* 275廣佈紅門蘭* 276凹舌蘭* 277尖唇鳥巢蘭* 278火燒蘭* 279銀蘭* 280羊耳蒜* 281杜鵑蘭* 282布袋蘭*
植物種中文名索引 145
植物種拉丁學名索引 148 [1]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編寫人員

編寫委員會
職務
姓名
主編
姜在民
文建雷


參編
郭曉思
易華
蔡靖
劉培亮
盧元
杜誠
汪遠
吳振海
楊平厚
崔宏安
劉建才
苗芳
張宏昌
楊文權

[2]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作者簡介

姜在民,男,生於1963年5月8日。1986年7月畢業於山東大學生物系,現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植物學教授,主要從事植物學及其相關學科的教學、科研工作。 [3] 
文建雷,男,副教授。1986年畢業於西北大學,1986年7月至1999年8月在西北林學院基礎課部植物生理教研室任教。1999年8月後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分子生物學教研室任教。 [4] 
參考資料
  • 1.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  .科學出版社[引用日期2023-11-20]
  • 2.    姜在民,文建雷主編. 秦嶺火地塘常見植物圖鑑[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3.03.版權頁、編寫委員會頁、前言頁
  • 3.    姜在民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引用日期2023-11-20]
  • 4.    文建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引用日期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