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嶺梣

鎖定
秦嶺梣(Fraxinus paxiana Lingelsh.),為木犀科梣屬下的一個植物種。產於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
中文名
秦嶺梣
拉丁學名
Fraxinus paxiana Lingelsh.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木犀科
梣屬
秦嶺梣

秦嶺梣形態特徵

秦嶺梣線稿圖 秦嶺梣線稿圖
落葉大喬木,高達20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黃色。冬芽甚大,闊卵形,有芽鱗2對,外被鏽色糠秕狀毛,幹後變黑褐色,光亮,內側密被鏽色茸毛。 [1]  [4] 
嫩枝黃色,粗壯,近四稜形,節膨大,老枝變灰褐色,無毛,散生白色皮孔,明顯。 [1] 
形態特徵
形態特徵(13張)
羽狀複葉長25-35釐米;葉柄長5-10釐米,基部稍膨大;葉軸上面具窄溝,散生皮孔狀凸起的疣點,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小葉着生處具關節,節上常簇生鏽色茸毛;小葉7-9枚,硬紙質,卵狀長圓形,長8-18釐米,寬2-6釐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先端漸尖,基部圓或下延至小葉柄,葉緣具鈍鋸齒或圓齒,兩面無毛或下面脈上被稀疏柔毛,幹後上面呈棕色,粗糙,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明顯凸起,呈紅色,細脈網結明顯;上部小葉無柄,下部具短柄。 [1] 
圓錐花序頂生及側生枝梢葉腋,大而疏鬆,長I4-20釐米;花序梗短,長約2釐米,扁平而粗壯,密佈淡黃色細小皮孔,無毛或有殘存芽鱗內的成簇茸毛;花梗細,長約2毫米;花雜性異株;花萼膜質,杯狀,長約1.5毫米,萼齒截平或呈闊三角形;花冠白色,裂片線狀匙形,長約3毫米,寬約1毫米;雄花具雄蕊2枚,等長或略長於花冠裂片,花葯先端鈍圓;兩性花雄蕊較長,伸出花冠之外,花葯尖頭,花絲細,子房密被鏽色糠秕狀毛,具長花柱,柱頭舌狀,2淺裂。 [1] 
翅果線狀匙形,長2.5-3釐米,寬約4毫米,先端鈍或微凹,翅扁而寬,下延至堅果中上部,堅果圓柱形,脈稜細直。 [1] 
花期5-7月,果期9月。 [1] 

秦嶺梣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 750-3 100米的山谷坡地及疏林中。

秦嶺梣分佈範圍

產於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四川。模式標本採自湖北。

秦嶺梣主要價值

莖皮供藥用,清熱燥濕,收斂止血,但脾胃虛寒者忌用。

秦嶺梣植物名錄

門中文名
門拉丁名
Angiosperms
綱中文名
綱拉丁名
Dicotyledons
科中文名
木犀科
科拉丁名
Oleaceae
科號
201
種拉丁名
Fraxinus paxiana Lingelsh.
種中文名
秦嶺梣 [2] 
引種地點
陝西太白
引種時間
20050507
引種號
50149
引種材料
鑑定人
鄭重
Id
2566
栽培地點
引種過渡圃
引種數量
10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長性狀
灌木

秦嶺梣參考文獻

木犀科梣屬
秦嶺梣,秦嶺白蠟樹(中國樹木分類學)圖版4: 4-6
Fraxinus paxianaLingelsh. in Bot. Jahrb, 40: 213. 1907 et in Engl. Pflanzenr. 72(IV-243):22. 1920;陳嶸, 中國樹木分類學1060. 1937;中國高等植物圖鑑3: 345,圖4643. 1974; 秦嶺植物誌1 (4): 67, 圖67. 198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