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嵌松石銅帶鈎

鎖定
秦代嵌松石帶鈎,藏於開封市博物館,用青銅鑄造而成,並鑲嵌有綠松石,鈎身通體鎏金。整體具有古拙的美感。 [1] 
中文名
秦嵌松石銅帶鈎
館藏地點
開封市博物館
所屬年代
秦朝
類    別
青銅器

秦嵌松石銅帶鈎文物特徵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秦嵌松石銅帶鈎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秦嵌松石銅帶鈎 [1]
這件帶鈎為竹節形,曲首,前面的鈎和後面的尾皆呈獸形,整個帶鈎夔龍形象。“夔龍”是古代傳説中與龍相似的奇異動物,但只有一足,是古代青銅器和玉器常見的裝飾紋樣之一。鈎身背面有鈕柱,鈕柱基本位於整個鈎身的中部。戰國時期的帶鈎鈕柱位置一般距離鈎頭較近,之後隨着時代變遷開始遠離鈎頭,到西漢時期鈕柱的位置已接近中部了。 [1] 
這件秦代的嵌松石帶鈎用青銅鑄造而成,並鑲嵌有綠松石,鈎身通體鎏金。帶鈎上面鑲嵌的綠松石,是按照圖案貼好之後,整體打磨而成,因此銅帶鈎鈎體本身與每片綠松石最後都在一個平面或弧面上。松石的綠色與金色互相映襯,斑駁陸離,多姿多彩,具有古拙的美感。 [1] 

秦嵌松石銅帶鈎文物背景

帶鈎,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繫腰帶的掛鈎,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帶鈎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帶鈎是身份象徵,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鈎價值的標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