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天真

鎖定
秦天真(1909年—1998年9月8日),男,1909 年生於畢節,早年曾在今貴陽一中求學。“九一八事變”後,秦天真以貴陽一中學生的身份,被選為“貴州省學生抗日救國團”主席。 [6]  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從事黨的秘密工作。曾任中共貴州省工委組織部部長。1940年後,入馬列學院、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後任二野十八軍民運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貴陽市委書記,貴陽市市長,貴州省建委主任,貴州工學院院長、黨委書記,貴州省政協第四屆常務副主席,貴州省副省長等職務。 [7]  1998年9月8日,秦天真去世,終年89歲。 [2] 
中文名
秦天真
別    名
又名鼎鍾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貴州畢節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98年9月8日

秦天真人物生平

秦天真,又名鼎鍾,1909年生於貴州省畢節縣。青年時期在貴陽省立一中求學,其間,任貴州學生抗日救國團主席團主席。高中畢業後回畢節任教,和繆正元、林青等組織草原藝術研究社,進行進步活動。193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畢節地下黨支部委員。後在貴州畢節、安順、貴陽和上海、廣西等地做中共地下工作。1935年1月初,中央紅軍到遵義,批准建立中共貴州省工作委員會,秦天真任委員。1936年,任貴州反蔣抗日救國軍政治部主任。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員兼第十黨支部書記,中共貴州省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兼組織部部長,中共貴陽縣委書記,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工作員,延安馬列學院、中央黨校和中央高級黨校學員,中共中央黨校第二黨支部、第五黨支部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土改檢查團團員,豫皖蘇二地委委員、民運部部長,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第18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在山東省的土地改革和淮海戰役中,秦天真發動羣眾,組織民運工作支援前線成績突出受到上級通報表揚。
1949年11月15日,貴陽解放。秦天真任貴陽市軍管會委員兼市政府接管部部長,後任中共貴陽市委書記、第一書記,貴陽市市長。1956年6月,任貴州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員、貴州省鐵路建設委員會主任、貴州省建設委員會主任。1958年3月,領導貴州工學院籌建工作。1960年,任貴州工學院院長、代黨委書記。1973年3月,任貴州省文化教育辦公室主任、貴州省革命委員會科學教育辦公室副主任。1977年1月後,歷任政協貴州省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貴州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1980年,省人民政府成立《貴州省志》編寫籌備組,秦天真任組長,後任貴州省地方誌編幕委員會主任委員,發動組織和領導全省社會主義新地方誌的編算工作。1983年9月,任中共貴州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貴州省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1998年9月8日,秦天真去世,終年89歲。 [2]  彌留之際,他仍惦念着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畢節,留下遺願:將畢生節約下來的1.22萬元存款和家裏的部分衣物捐贈給災區人民,將全部藏書捐獻給畢節家鄉人民。他捐獻的上萬冊圖書現存放於畢節市圖書館內,供廣大讀者借閲。 [3] 

秦天真人物事蹟

秘密護送潘漢年
1935年1月,中央紅軍進駐遵義,林青向時任中共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長的李維漢詳細彙報了貴州地下黨的工作,李維漢之後又約見林青,宣佈了中央關於確認林青的工作彙報,批准建立中共貴州省工作委員會,決定由林青、鄧止戈、秦天真三人為省工委委員,工委書記由林青擔任。
李維漢向林青交代了近期省工委要負責完成的一項“特殊任務”,約定了這項任務的接頭人僅限林青和秦天真,貴陽的接頭地點是設在黨員夏之綱家的秘密聯絡點。特別任務是由秦天真執行的。
那天,接頭地點來了一位自稱“小開”的中年男子,他説省工委的任務是負責隱蔽、安全地全程護送他從貴州去香港再轉上海,並要求儘快搞到國民黨的軍用地圖、密電碼、地面與飛機的聯絡標識給他帶走,任務非常急迫。秦天真急速趕往安順,找到在軍隊中工作的黨員黃大陸和繆正元,又通知當時正在安順的鄧止戈共同商量完成任務,三天時間就將所需的絕密圖件全部搞到手。
經過省工委反覆研究後,決定由女黨員藍運減與“小開”假扮夫妻,負責全程護送,圓滿完成了此項絕密任務。後來他們才知道“小開”就是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地方工作部部長潘漢年。 [7] 
曲阜土改中保護“三孔
1947年,華東局根據中央的指示部署土地改革工作。組織上派秦天真到孔夫子的老家曲阜領導土改工作,並向秦天真明確了兩大任務:一是發動羣眾、分配土地;二是保護孔廟、孔府和孔林。秦天真帶領一幫幹部趕到曲阜。
曲阜縣城不大,孔廟和孔府隔得很近,坐落在縣城中心。孔林在縣城北面。曲阜姓孔的人很多,崇敬孔子的弟子很多也遷居於此,所以曲阜又被稱為“孔裏”。為了貫徹華東局的指示,秦天真要求工作隊不住孔府、孔廟,在縣城另找住地,並在羣眾會上宣佈任何人未經批准不得進入孔府、孔廟和孔林。之後,又在縣城張貼了告示,幹部羣眾都是擁護的。在保護“三孔”上,大家的認識比較一致,進展順利。但是在是否應將孔府的財物、房產連同土地一併分配給農民的問題上,參加土改工作的幹部認識並不完全一致。在統一干部認識、以便嚴格完成華東局保護“三孔”的工作任務上,秦天真做了大量工作。
秦天真帶着工作隊的同志認真查看孔府和孔廟,孔府已經無人居住,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孫孔德成一家早已離去,只找到孔府的一個管家。徜徉其間,孔廟中孔子講學的杏壇、松柏間掩映的碑亭引起了秦天真的注意,碑亭中保存着唐宋直到民國時期的祭孔石碑,其中有一塊刻畫了孔子周遊列國圖。孔德成住的後堂樓裏,有許多古玩、錦繡、字畫和新式座鐘等擺設。孔廟和孔府是罕見的渾然一體的古代藝術建築羣,置身其中,秦天真深感華東局要求要保護好“三孔”的重大意義,“三孔”是重要的歷史文物,更是勞動人民創造的物質財富。
秦天真找來孔府的管家,與他談話,管家把早已清點保存好的一箱又一箱地契租約交給秦天真等人。秦天真嚴格執行華東局的指示,契約沒收,房產財物一概未動。有的農民想分“三孔”,秦天真帶領工作隊作了耐心細緻的説服、動員工作,打消了部分幹部和農民想把土地、“三孔”一起分的想法。他帶領工作隊的同志把屬於孔府的土地分給了貧苦農民。在召開的羣眾大會上,秦天真宣佈沒收孔府擁有的土地分配給農民之後,點一把火把幾大箱契約燒了。煙火中,分到土地的鄉親開懷大笑,現場氣氛異常熱烈。
秦天真保護“三孔”的事蹟受到華東局的通報表揚。在秦天真擔任貴州省副省長期間,對生態建設、文物保護等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組織實施黃果樹風景區、織金洞風景區、紅楓湖風景區的規劃建設,和徐健生一起到百里杜鵑考察調研,最早提出對百里杜鵑進行旅遊開發和區域保護等“大手筆”,這些也許正是得益於完成華東局安排保護“三孔”任務的文化滋養。 [8] 
積極推動貴州地區社會發展建設
1949年6月,年僅40歲的秦天真擔任了貴陽市委書記,開始謀劃改善貴陽市容市貌、建設嶄新貴陽的諸多事宜。在以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卓有成效地領導了全市清匪、鎮反、土改、合作化運動、政權建設、思想建設和經濟建設,同時還把目光投向貴陽破舊不堪的市容市貌。
1956年6月,秦天真調任省建委主任、省交通辦公室主任和省鐵路築路委員會主任。1958年3月,秦天真接到一項命令:“二五”期間,為了大力發展貴州工業,建立貴州工業體系,培養專業人才,經中央批准,籌建貴州工學院,由秦天真擔任籌委會主任。為了探索一條適合貴州省情的辦學道路,秦天真根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結合貴州實際,提出了“要自力更生建校,開展教育大革命,走教學、科研、生產勞動三結合道路”的辦學思路。按照他的思路,學校把正在興建的建校基礎工程當作一個大課堂,把結合專業的生產勞動列為正式課程,安排教學時,動員和引導師生員工參加多專業、多工種的建校勞動,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秦天真等人的辦學實踐,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時任教育部部長楊秀峯稱之為“正在進行的一場深刻的教育革命”,《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貴州日報》等媒體均刊登大幅文章,大力讚揚貴州工學院艱苦奮鬥、勇闖難關、勇於創新的精神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所取得經驗、成就。 [3] 

秦天真親友回憶

季黎我:一九四九年五月中旬,浙江開化縣解放,當時我在開化師範讀書,一個星期六下午,從學校大門走進來三位解放軍,一個年齡稍大,另外兩個二十出頭的樣子。他們臉上都掛着笑意,並且問我:小同學,你是這學校的?學校還有其他老師和同學嗎?我急忙把他們帶進學校辦公室。後來我才知道,三個解放軍中,年齡大些的是秦天真同志,十八軍民運部部長。不久,我們十餘人脱去了學生裝,換上了軍裝。我們分在民運部,聽説是秦部長向軍首長提出的要求。
進入貴陽市區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二號,部隊到達時已是掌燈時分。我們知道,我們的老首長秦天真已先期到達貴陽,任貴陽市市長,為了不影響我們的情緒,他走時沒有告訴大家。我們原本想趁此機會拜望一下他,問了幾個人:秦市長住哪裏?市政府在哪條街?他們都搖頭説不知道。行軍經過畢節,我們到過秦部長的老家,我在他家堂屋的木板壁上看到寫有這樣一首詩:“二九出門四九歸,無須出外帶須回,子在堂前不認父,妻在房中問是誰。”後來我再見到秦部長時,問首長詩是誰寫的?他笑一笑,沒有作答。我想,這應該是首長的一段人生寫照吧。 [1] 

秦天真社會紀念

秦天真銅像
為紀念秦天真先生為貴州高等教育和革命建設事業作出的貢獻,2022年10月29日,秦天真銅像落成揭幕儀式在貴州理工學院蔡家關校區舉行。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