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

鎖定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是支撐引領陝西省高質量發展的總平台、總源頭和總引擎,激活了陝西存量創新資源、吸引了外部增量資源,有效釋放了創新勢能,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更是發揮點火器作用,打通科教資源優勢與經濟發展融合的難點堵點。 [1]  2021年3月30日,陝西省委省政府在西鹹新區舉行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大會,宣告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正式授牌成立。 [2]  三年來,全省上下堅持企業主體、人才主力、市場主導、政府主推,重塑了科創體系、優化了科創生態,實現了政策模式、研發模式、催化模式、服務模式、人才模式、示範模式的深刻升級變革,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由“勢”向“能”加快邁進。
2024—2026年,秦創原將進一步發揮秦創原和“三項改革”點火器作用,突出科技成果轉化、孵化、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深挖我省科教資源潛能,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着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我省科技領軍企業、“鏈主”企業深度參與科技創新決策,牽頭承擔或參與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牽頭組建實驗室、共性技術研發平台等創新平台,讓科技創新離企業更近、離產業更近;深化“一總多區”協同創新,提升秦創原總窗口“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服務效能,拓展“飛地創新、離岸孵化、回遷發展”模式,支持各市(區)因地制宜打造秦創原先行區、示範區,推動關中科技創新資源向陝南、陝北延伸。 [4] 
中文名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簡稱“秦創原”)
外文名
Qin Chuang yuan
成立時間
2021年3月30日
性    質
政府機構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秦創原釋義

秦創原——“秦”是從秦漢至今,陝西的簡稱,意在要有老秦人那股“擰勁兒”;“創”代表創新、創業、創造和創優,也是陝西人的典型品質;“原”則是要追根溯源,打造創新驅動高原高地,讓創新成果源源不斷地走向全省、走向全國。 [3] 
2021年12月,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徽標設計正式出爐,徹底揭開了這個“陝味”滿滿的科創品牌背後“打造科技創新高原高地”的深遠立意,也見證着秦創原品牌建設向科技創新縱深邁進的強大動能 [10] 
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 [10] 
徽標設計以“秦嶺”為形,代表秦地生態和秦人向上、敢闖敢拼的韌勁,寓意秦創原立足陝西、鏈接全國,實現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的初心 [10] 
——知者創物,巧者述之 [10] 
徽標設計以“創”為魂,表達了“創新”“創業”“創造”“創優”和陝西科創資源,寓意秦創原致力營造自主創新、開放協同、共建共享的創新生態,以創新精神為內核驅動,譜寫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決心 [10] 
——源:水泉本也;塬:高平之野 [10] 
徽標設計以“原”為骨,視覺化呈現了“原”這一三秦大地特有的高地地貌,寓意秦創原搭建陝西創新驅動總平台,打造創新創業的總源頭和資源集聚整合的高原高地,讓創新成果走向全省、走向全國,助力陝西拾級而上邁向新徵程的信心 [10] 
在秦創原品牌徽標的設計中,除了用“原”這一陝西地方特色的地貌特徵體現了陝西打造西部創新高原高地的決心外,開放、共享、鏈接等設計元素也藴含其中 [10]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平台框架

秦創原初步構建了“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框架體系。“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分別指: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秦創原網絡平台、秦創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主要職能是推動“政產學研金”結合,建設科技經紀人、“科學家+工程師”隊伍,促進政策兑現、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由各地市組織建設,實行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秦創原網絡平台,功能定位是貫通省、市(區)創新資源,統籌各類創新要素,打造秦創原“一張網”,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供給需求高效對接、數據分析支撐決策,由省科技廳牽頭組織建設;秦創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構建創新要素全方位運營服務、創投基金全週期佈局和科技金融全鏈條協同“三個體系”,發揮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服務的連接器、科技活動與經濟成果的轉化器、面向科技前沿的傳感器“三個作用”,由陝投集團、西鹹新區共同發起設立,實行市場化運營 [8-9] 
“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建設情況
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我們指導總窗口、各地市建設了11家創新促進中心。其中總窗口創新促進中心設有商事服務等5大類18個服務窗口,整合鏈接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省知識產權局等省市區三級20多項業務 [9] 
秦創原網絡平台。目前,聚焦“三器”建設、科技創新服務、信息互聯互通三大任務,完成“七大功能模塊”開發工作,梳理彙總數據300餘萬條。其中,兩鏈融合“促進器”模塊,圍繞我省實施的23條產業鏈,逐鏈條梳理形成了6張清單,開發了關聯圖譜,為促進強鏈補鏈科學配置資源提供了數據支撐;中小企業研發服務平台,註冊企業7710家、研發機構448家,推動全省5480台儀器設備(單台20萬元以上)的開放共享,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了一站式找技術、找成果、找人才、找儀器、找場地等線上服務功能。據統計,網絡平台應用以來,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541個,研發服務交易金額超過2.8億元 [9] 
秦創原發展股份公司,自去年10月組建以來,投資省內科技創新項目15個,推動50餘家優選服務機構入原,建立了約30億元規模的全週期股權產品集羣,並首批上線以“鏈”定貸、以“智”定貸、以“補”定貸等債權產品共20個 [9] 
“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怎麼建
將進一步健全省、市、區(縣)三級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體系,出台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體系建設操作指引及評價方案,不斷拓展創新促進中心功能業務。將進一步擴充網絡平台各類科技資源數據庫,加速PC客户端和分級管理、數據安全開發,開發基於便利化、面向需求的客户端小程序,促進網絡總平台與各地市分平台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秦創原發展股份公司“平台+公司”的運營模式,建設轉化孵化加速的公共服務平台,力爭年內股權基金規模突破50億元,圍繞光子、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產業鏈建設一批秦創原平台建設的示範產業項目 [9] 
在秦創原“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的框架中,作為服務秦創原生態建設的市場化運營“總平台”,通過探索“平台+公司”的新型組織運行體系,解決創新資源的鏈接、流動、配置等問題,為創新活動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務、一站式創新要素運營服務、一站式企業運營服務、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務 [11] 
設立以來,着力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資本鏈融合發展,全力構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的生態服務體系 [11] 
以構建創新要素全方位運營服務、創投基金全週期佈局和科技金融全鏈條協同“三個體系”為重點,以打造市場化前台、專業化中台、高效化後台“三個平台”為依託,全力構建創新生態服務能力。瞄準前沿技術和未來賽道,推動產業功能區高質量發展。突出創新驅動,強化功能支撐,保障秦創原科創生態體系持續良性運轉 [10]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主要職責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承載區域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承載區域
秦創原肩負着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實現校地校企合作、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推進政產研深度融合等重大使命,承擔着打通科技創新工作 “最後一公里”堵點的重要作用。具體的,就是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一條主線”、建好“一個窗口”、突出“兩個關鍵”、聚焦“三大目標”、打造“四性平台”。 [5] 
一是打造市場化平台,通過平等競爭、擇優組合,使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實現高效結對,使創新產品與市場需求實現無縫聯接,形成一條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產業創新發展之路。二是打造共享式平台,力促平台的各方參與者在科研設施、知識產權、產業集羣共建共享等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讓參與各方都能以此挖掘和釋放創新潛能。三是打造開放型平台,通過深化與其他省區市的對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進一步增強創新要素集聚和創新發展輻射能力。四是打造綜合性平台,實現線上與線下、虛擬與現實、現在與未來的統籌發展,完善從前端創新到終端產品的全鏈條功能。 [4]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社會影響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定位就是要以創新來驅動高質量發展,以構建科技創新產業化平台為創新驅動發展加力加速,讓創新資源成為發展優勢;就是要加快構建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產業化的科創系統,讓科創企業和科創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就是要最大限度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熱情,讓創新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風;努力把秦創原打造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源頭和總平台,建設成輻射帶動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和“一帶一路”沿線高質量發展的市場化、共享式、開放型、綜合性科技創新大平台。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5月21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佈會,陝西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省科技廳廳長孫科介紹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及其政策包有關情況。 [6]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圍繞加速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的主線,以西部科技創新港和西鹹新區為總窗口,全省其他高新區等都是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抓好人才和機制兩個關鍵,聚焦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三大目標,陝西將把秦創原打造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源頭和總平台,建設成輻射帶動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和“一帶一路”沿線高質量發展的市場化、共享式、開放型、綜合性科技創新大平台。
其總體目標為:到2023年,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在重點領域建設50個以上創新聯合體、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及其他新型研發機構,攻克一批支撐產業和區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新技術產業化應用不斷壯大,推廣轉化科技成果1000項以上,引進培育科技型企業達到2000家;創新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建成雙創服務平台30個以上,創新基金規模超過100億元,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00億元。
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4個方面的任務: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和科技人員創業;打造“三支隊伍”,構築創新創業人才高地;健全服務要素,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會上還發布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政策包(總窗口)》,主要彙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相關政府部門、產業開發區等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台的一系列科技創新方面的政策舉措,包括科技人才、成果轉化、企業創新、科研平台、服務體系5大類共70條措施。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項目集中開工

6月5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舉行。副省長程福波出席並宣佈開工。 [7] 
本次共有32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448.2億元,包含A板塊孵化器、C板塊加速器、鯤鵬智造園等科創載體類項目6個,A板塊創新孵化中心、A板塊綜合科研平台、泛仕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研發生產基地等創新驅動項目14個以及路網工程、城西快速幹道跨西寶高速立交等基礎配套工程12個。
6月5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項目舉行集中開工活動 6月5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項目舉行集中開工活動
項目建成後,將為秦創原在載體空間、資源集聚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撐和保障,進一步加速形成技術創新引領、科技企業聚集、創業活力迸發、產城有機融合的發展格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