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

鎖定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成員病毒粒子直徑80nm,具雙層衣殼,在電鏡下粒子表面較平滑,20面體對稱。經常觀察到粒子與膜相連,但粒子並未獲得膜質囊膜。病毒基因組含12節段雙鏈RNA,分子量在2.53×106到0.24×106之間,總分子量為18×106。 病毒感染細胞中產生顆粒狀浮雕片,其中含有病毒樣顆粒,這些結構類似於環狀病毒產生的包涵體。
中文名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
外文名
Coltivirus
分類類型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分類

呼腸孤病毒科>刺突呼腸孤病毒亞科>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相關成員

種 型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Colorado tick fever virus) 加州兔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S6-14-03株(California hare coltivirus –California S6-14-03)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弗洛里奧株(Colorado tick fever virus-Florio ) 埃亞契病毒(Eyach virus) 埃亞契病毒法國577株(Eyach virus (France-577)) 埃亞契病毒法國578株(Eyach virus (France-578) ) 埃亞契病毒德國株(Eyach virus (Germany) ) 鮭魚河病毒(Salmon River virus)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基本特性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成員病毒粒子直徑80nm,具雙層衣殼,在電鏡下粒子表面較平滑,20面體對稱。經常觀察到粒子與膜相連,但粒子並未獲得膜質囊膜。病毒基因組含12節段雙鏈RNA,分子量在2.53×106到0.24×106之間,總分子量為18×106。 病毒感染細胞中產生顆粒狀浮雕片,其中含有病毒樣顆粒,這些結構類似於環狀病毒產生的包涵體。另外,在細胞質中還發現多層交叉的絲束,這樣的絲束有時也存在於細胞核。在細胞死亡和裂解前沒有發現病毒釋放。 北美的CTLV病毒與歐洲的Eyach病毒在中和實驗中有一些交叉反應,從加利福尼亞北部野兔中獲得一個病毒分離株,命名為S6-14-03,它與Eyach病毒親緣,現已確定剋落拉多病毒屬成員。 克羅拉多病毒已從包括人在內的多種哺乳動物中分離到,從其媒介蜱中也分離到。一些蚊子也是病毒的媒介體。CTFV在媒介蜱中不能經卵巢傳播,但能在其病期傳播。蜱在從感染宿主中取食血漿時被感染,成蜱和幼蜱變成持續性感染,從而提供病毒的過冬機制。一些齧齒動物種類也可延長病毒血症期,使其達5個月以上,這也有利於病毒的持續。木蜱D.andersoni叮咬人時,可使人感染CTFV,但受病毒感染的人並不是其它蜱獲得感染的來源。輸血也能使病毒在人之間傳播。人和齧齒動物毒血癥的延長是由於病毒粒子位於紅細胞中,從而使其免除了免疫清除。 人類感染科羅拉多病毒的症狀是突然開始發熱、冷顫、頭痛、反方向疼感、怕光、肌痛,並可能產生瘧疾,約20%的患者疼覺異常,少數不正常出疹。通常可出現2期甚至3期發熱,最後一期5-10天。疾病的嚴重形式包括中樞神經感染或出血熱,兩者兼之的患者也經常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