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霞圃

鎖定
秋霞圃,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街道東大街314號,由龔氏園、金氏園、沈氏園和城隍廟合併而成,總佔地面積為32000平方米。 [2]  [5]  [9] 
秋霞圃以清水池塘為中心,分為桃花潭、凝霞閣、清鏡堂、邑廟等四個景區。其中桃花潭景區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靜對移時久,勝似西湖十里長”的讚譽;凝霞閣景區的環翠軒西邊有復廊式“碑廊”,收集明清碑刻17方。 [6] 
1960年1月,秋霞圃被公佈為嘉定縣文物保護單位; [2]  1962年9月,秋霞圃被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12]  2023年2月1日,秋霞圃獲評為上海市五星級公園。 [15] 
中文名
秋霞圃
地理位置
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街道東大街314號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08:00—16:30
門票價格
10元
佔地面積
32000 m²
著名景點
池上草堂、環翠軒、碑廊等

秋霞圃歷史沿革

秋霞圃
秋霞圃(6張)
秋霞圃原址是明代龔氏園、金氏園和沈弘正園,清初三園合為一園。
明正德、嘉靖年間,龔弘在城隍廟西側住宅後面造園,以山石池沼、曲徑廊榭造景,建有桃花潭、松風崗、鶯語堤、歲寒徑、灑雪廊、百五台、數雨齋等景觀。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龔弘曾孫龔敏卿被奴僕殺死,莊園後被汪姓徽商購得。
明萬曆年間,鄰居金兆登在住宅邊遍種翠竹、鑿池疊石,人稱金氏園,有柳支居、霽霞閣、冬榮館等景觀。同期,沈弘正在龔氏園東側荒地上造園,有扶疏堂、聊淹亭、權舟、覓句廊、涉趣橋等景觀。明萬曆元年(1573年),龔弘玄孫龔錫爵高中舉人,汪姓徽商將莊園歸還龔氏。有“嘉定四先生”之稱的程嘉燧、唐時升、婁堅、李流芳等名士,曾在園中觴詠遊宴。
明末,龔氏後裔參與抗清活動,多死難,後住宅和園林又被汪姓徽商購走。因見秋日晚霞映於城頭而照入園中,改園名為秋霞圃。
清雍正四年(1726年),汪姓徽商將秋霞圃交給城隍廟作為廟園,其鄰舍金氏園、沈弘正園也先後併入。
清乾隆年間,嘉定商業資本發展,商人在園內集會議事,官府宴客,城隍廟的香客也可入園遊覽。原來三園的景物,有興廢,添建廳堂亭閣,如迎霞閣、碧光亭、即山亭、醉月軒、池上草堂等景觀。其中一個廳堂有匾為“有物皆春”,內設茶肆出售食品、玩具。
清咸豐年間,太平軍東征,與清軍在嘉定有過幾次激戰,秋霞圃也受到破壞,只剩頹垣殘壁,草滿池塘,山石零亂。
清光緒二年(1876年),秋霞圃開始修復。
辛亥革命後,秋霞圃又復舊觀。
民國九年(1920年),秋霞圃園中設啓良中學,有一些廳堂齋室被改建為教室、辦公室等。
抗日戰爭期間,嘉定淪陷,啓良中學停辦,秋霞圃被偽嘉定區公所所佔據,其中東部被日軍改作醫院,房屋遭到破壞,西部雖有園景,被偽政府官員用作私宅。
抗日戰爭勝利後,秋霞圃內一度設嘉定區公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秋霞圃又恢復為學校,西部改為“邑廟公園”,逢節日對外開放,但建築物日漸破舊,山石坍頹。
秋霞圃 秋霞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啓良中學增建教學樓等,秋霞圃東部已無景物,西部雖殘落,但未失園林風貌。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期間,秋霞圃內古樹、山石再次遭損毀。
1980年,上海市園林管理局開始修復秋霞圃,第一期工程按原狀修復西部景區,重建門廳,修整廳堂亭台,增添花木,匾聯則根據原詞句請名家重新書寫。
1983年1月,秋霞圃對外開放。後秋霞圃進行第二期工程,內容為:動遷學校、重置園景、修復城隍廟、開浚園後清鏡塘。
1987年10月1日,秋霞圃再次對外開放。 [1] 

秋霞圃地理環境

秋霞圃位置境域

秋霞圃園址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街道東大街314號,東依秋霞公寓,西毗管家弄、近博樂路,南連東大街,北接啓良路。公園總佔地面積為3200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築面積為3173平方米。 [3] 

秋霞圃氣候特點

秋霞圃所在的嘉定區,地處北亞熱帶北緣,為東南季風盛行地區,雨熱同季,降水豐沛,氣候暖濕,光温適中,日照充足。2021年,年平均氣温18℃,總降水量1467.7毫米,降水日138天,總日照1936.9小時。 [4] 

秋霞圃園區佈局

秋霞圃風景
秋霞圃風景(6張)
秋霞圃劃分為西、北、東、南四個景區。其中西部為桃花潭景區,佔地5200餘平方米,以大池為中心,內為廳堂,又名池上草堂。西北有叢桂軒,軒外東邊種植迎春、垂柳;南有芭蕉翠竹;西為桂花、金桂等樹;北有蒼松、蠟梅等。廳前立三峯,似福祿壽三星。池南橫亙湖石假山達40米,分為兩脈,中有曲徑。山下有仙人洞,上有霽霞閣。南岡下有晚香居,隱於山石樹叢中。池西北為黃石假山,屬明代遺物,山上種有青松,稱松風嶺。山頂有即山亭,山有歸雲洞,橫貫東南隅。臨池有碧光亭,俗稱撲水亭。池北有四面廳,臨池築月台欄干,廳面闊三間,匾題“山光潭影”,又名碧梧軒。軒東有一塊黃石,狀似琴,長1.64米,寬0.85米,名叫“橫琴石”。廳東有廊,廊間有“枕流漱石軒”,軒後為洞門,可通牆外跨清鏡塘上之外廊。北部清鏡塘景區,北區原為啓良中學操場,佔地面積13000餘平方米,以水面為主,池畔有三隱堂,三間兩廂,東廂名柳雲居,西廂秋水軒。池西堆土為山,遍植青松,題名“青松嶺”,嶺頂壘黃石,有瀑飛瀉,建歲寒亭,亭外植松柏梅,取“歲寒三友”之典故而命名。東部為凝霞閣景區,為1984年啓良中學遷出後,重建凝霞閣、屏山堂、數雨齋、雙環軒等景觀。南部為邑廟景區,在秋霞圃東大門內,原為嘉定城隍廟,前有井亭,大殿與寢宮形成工字形,現舉辦展覽用,為園中一個活動場所。 [1] 

秋霞圃主要景點

秋霞圃桃花潭景區

  • 綜述
桃花潭景區是明弘治年間龔氏園原址,位於秋霞圃園區西南部,佔地約5333平方米,其中水面近800平方米。以潭為中心,南岸橫亙40餘米長的湖石假山,高林山坳中有條曲徑分為南北二岡。其中有西門樓、儀慰廳、南山、霽霞閣、仙人洞、晚香居、桃花潭、涉趣橋、三曲橋(曲錄仙)、池上草堂、叢桂軒、三星石、北山、即山亭、歸雲洞、碧光亭、碧梧軒、橫琴石、延綠軒、觀水亭、題青渡等景點。 [3] 
  • 西門樓
西門樓在桃花潭西南圍牆處,秋霞圃西部入口。原是嘉定鎮清河路民居石庫門,1980年移建園內,南向,門高5米,寬3.5米,錦衣架仿磚雕,硬山式混筒三線匍鳳脊,上枋浮雕卷草,二角泥塑垂花柱;兜肚中有磚刻楷書陽文“含芳凝霞”,陰刻回紋邊框,右塑牡丹喜鵲,左塑蘭菊花鳥,上款壬戌仲夏,下款陳從周及印章一枚,下枋卷草雙向連續圖案,花崗石門框刻百吉圖案,朱漆大門青銅輔首。北向門攢,雙脊檁、重椽、龍鳳瓦當。南向“含芳凝露”門額是增建的。 [3] 
  • 儀慰廳
儀慰廳又名義慰廳,與西門樓相連,始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1981年重建。呈長方形,長6.20米、寬4.10米、高5.01米,東向,3楹4架。南楹為售票房,北楹為廣播室,中楹為入園通道。歇山式、雙脊檁、重椽、戧角、圈篷頂、暗亮四垂脊。前有貢椽軒廊,龍鳳瓦當,萬字穿花掛落,冰稜格落地罩,東向門楣夾堂板淺雕“五幅”,西牆二側夔腳線玻璃八角漏窗各一扇,南窗雀宿檐塑卷草浮雕。廳有前後兩院,入門樓即廳之前院,南側女貞一棵,東北隅松竹淡石,牆間一方白底金字“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漢白玉標誌。後院種植羅漢松、枸骨、慈孝竹、芭蕉、茶花。北側,一座梅花式洞門,門上有“幽賞”、“翠疊”題額。穿過洞門,為南山西坡。 [3] 
  • 南山
南山位於儀慰廳北面,在桃花潭南岸。東至三曲橋,西至池上二草堂,橫亙40餘米,高4米多,系湖石堆疊的大假山。一條彈石小道將南山分為南北兩岡。北岡植有瓜子黃楊及銀杏、榆樹等,堆堆湖石似牛似馬似羊,臨潭深澗丘壑,水口塘灣,瀕水曲徑,似續似斷。南岡濃蔭密佈,霽霞閣凌空矗立,仙人洞曲折多變。
  • 霽霞閣
霽霞閣位於桃花潭東南,在南岡仙人洞之巔,有小路可登。閣呈正方形,邊長2.50米,高4米。北向,攢頂、重椽、戧角,東西牆磨磚花紋漏窗,北向壺檔門洞,南檐萬穿掛落,下沒護航靠,龍壽瓦當。此閣原建於金氏園,毀於清咸豐庚申(1860年)兵災,1985年重建。 [3] 
  • 仙人洞
仙人洞位於霽霞閣下,湖石堆疊,縱深約10米、高2.6米、寬0.62—2.1米,蜿蜒曲折。出北口拾級而上,可登霽霞閣,出南口,可抵晚香居。 [3] 
  • 晚香居
晚香居位於桃花潭東南,在南岡腳下,1985年建。南向,3楹7架,長10米、寬6.60米,高5.20米,硬山式,重椽,梁枋淺雕卷草圖案,正面萬字穿花落地長窗18扇,東牆萬穿漏窗,前後一枝香鶴頸椽翻軒,圓壽瓦當,萬字穿花掛落,磨磚坐檻。前有小院,東連聊淹堂等諸勝,西接仙人洞,後有廊,通薲藻風香室。 [3] 
  • 桃花潭
桃花潭是原龔氏園的中心,舊時潭畔桃紅柳綠,潭內荷花婷婷,故以桃花為名。南北兩山,隔潭相望,亭台樓閣沿潭而建,桃花潭東西長約55米,南北寬約16.5米。潭岸曲折斷續,源頭難覓,形似卧羊,故又名卧羊池。 [3] 
  • 涉趣橋
秋霞圃
秋霞圃(5張)
涉趣橋位於桃花潭南岸灣塘口,臨水而築,為獨幅石板,橋長2.83米、寬0.8米。此橋原在沈氏園,建於明天啓元年(1621年),並有婁堅題“涉趣橋”三字,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刻。民國十年(1921年)浚桃花潭時得涉趣橋題字殘石,僅“橋”字及“趣”字之小半,並“辛酉冬日婁堅題”7字,遂按拓本摹刻,嵌於橋側崖問。其南側,峭壁峻巖,一灣綠水。北側桃花潭水,波平如鏡。北山、碧梧軒、碧光亭倒影其問,橋邊紅鯉嬉戲。 [3] 
  • 三曲橋
三曲橋又名曲錄仙,位於桃花潭東南隅,聯結桃花潭和凝霞閣兩個景區。涉水架設,東西三曲,故有其名。橋面雙拼石條,長9.40米、寬0.75米,兩側鐫圓形壽字和蝙蝠圖形,故又名福壽橋。橋二側置石柱木欄,望柱頭鐫有4頭獅子,神態各異。 [3] 
  • 池上草堂
池上草堂形似舟楫,故又名“舟而不遊軒”,位於桃花潭西南岸,在南山北麓,南向面山背水,3楹7架歇山式,重椽,圈篷頂,龍風瓦當,前後一枝香鶴頸椽軒廊,東接半亭,西披迴廊,南廊萬字穿花掛落,磨磚坐檻,北廊萬穿掛落、護航靠。前後海棠格落地長窗,左右矮牆半窗,西廊轉角牆上各有漏窗。半亭歇山式,二戧角,三面護航靠。此堂建於清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年),時中楹有邑人陸毓華“池上草堂”隸書額。堂與額均毀於清咸豐“庚申兵災”,光緒二年(1876年)重建。民國初期,堂內開設茶肆書場,堂前搭建涼棚。1982年此堂重修,中楹陳設明式紅木桌椅,懸上海市園林局夏易1983年重題的“池上草堂”行書額。堂前數峯玲瓏湖石,問植桂花、芭蕉、海棠、杜鵑及南天竹。 [3] 
  • 叢桂軒
叢桂軒位於桃花潭西端,在池上草堂西北。東向,歇山式,重椽,圈篷頂,四周一枝香鶴頸椽翻軒,圓壽瓦當,海棠格、書條格落地長窗,四牆角穿花漏窗八眼,素板藻井,石礎四柱,四垂花柱。此軒始建年代無考,毀於清咸豐“庚申兵災”,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重建。時有黃宗起“叢桂軒”題額。民國十年(1921年)按清初畫家王時敏為邑人周陳俶錦娛堂所題的隸書額勾勒“錦娛”兩字。兩額均毀於抗日戰爭期間。1980年重建。軒東沿池遍植迎春花、垂柳,南種芭蕉、翠竹,西有南天竹、金桂,北栽青松、蠟梅。 [3] 
  • 三星石
三星石位於叢桂軒南側,三石酷似老態龍鍾的福、祿、壽三星,故稱三星石,“壽星”面北居中,左“祿”右“福”,形神兼備。南側,有直角式門.兩面行書門額“清芬”、“含芳”,為邑人浦泳書。 [3] 
  • 北山
北山位於桃花潭西北,東西橫亙約40米,高3餘米,是黃石堆疊的大假山,山頂有亭子,西側植青松,名為松風嶺。東南西北鋪有彈石小路,均可拾級而上。 [3] 
  • 即山亭
即山亭位於桃花潭北山巔,東向,高4米、邊長1.75米,六角攢頂,戧角,龍鳳瓦當,五邊護航靠,上飾雕花(牡丹)掛落。始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毀於咸豐“庚中兵災”。光緒《嘉定縣誌》所錄《邑廟內外班公所記》碑所載面山亭疑即此亭。民國十一年(1922年)重建,邑人戴鍔青“即山亭”、葛學模“懷石”題額,均佚於抗日戰爭時期。1974年6月,亭被狂風摧毀,1981年再建,1982年畫家陳佩秋重題“即山亭”行書額。亭之西側,有石凳石桌。 [3] 
  • 歸雲洞
歸雲洞位於即山亭下。洞長11.9米、高1.9—2米、寬0.86—1米,黃石堆砌,南北向三彎。南口,有楓楊蔽住洞口,洞口上方題“歸雲”,北洞口上方題“洞天”。以上兩處的原題刻已佚,1982年該洞修葺後由浦泳重書。 [3] 
  • 碧光亭
碧光亭又名撲水亭,位於桃花潭北岸,在歸雲洞東側,三面臨水。始建年代無考,毀於清咸豐“庚申兵災”。民國十年(1921年),南門黃氏等豬行老闆捐資重建,易名“二六亭”。其額毀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一·二八”戰事,後改題“宜六亭”,抗日戰爭時又佚。1969年此亭因年久失修,瀕臨坍毀而被拆除,1981年重建,複名“碧光亭”。亭長4.65米、寬6.15米、高4.50米。南向,3楹5架,歇山式,重椽,戧角,貢式軒,暗亮脊,龍鳳瓦當,三面護航靠,上有萬字穿花掛落,前庭減柱垂花,中置屏風6扇,北向月洞門,二側八角漏窗各一。1982年滬上畫家謝稚柳重題“碧光亭”行書額。 [3] 
  • 碧梧軒·橫琴石
碧梧軒,又名山光潭影館,俗稱四面廳,位於桃花潭北岸。始建年代無考,毀於清咸豐“庚申兵役”,民國十一年(1922年)重建,1981年整修。南向,3楹11架,歇山式,重椽。三面軒廊萬字穿花掛落,外側置坐檻,南廊二轉角處有冰稜花式漏窗各2扇,東廊接枕流漱石軒,兩廊連延綠軒。軒前月台石板鋪地,東西有兩株盤槐。軒後小院有兩株桂花。軒內所置清式紅木桌椅、長几,古樸素雅,中楹夾堂板懸松竹石“三清圖”木刻畫一幅,1986年滬上畫家伏文顏、顧振樂繪。
橫琴石,位於碧梧軒東側。最長處1.64米,最寬處0.85米。民國九年(1920年),凝霞閣南“屏山”疊成後,遺有此石,石側有云狀紋,佔拙典雅,遂移至此處,戴思恭見石似佔琴,取名“橫琴”,趙夢蘇即以朱漆書擋,延石工鐫刻。 [3] 
  • 延綠軒
秋霞圃 秋霞圃
延綠軒位於桃花潭碧梧軒西。南向,1楹5架,歇山式,重椽,戧角,雙脊檁,圈篷頂,龍鳳瓦當,正面雕花落地罩,東西牆萬穿八角漏窗,四周軒廊,有萬穿掛落,磨磚坐檻。曲廊與碧梧軒相連。軒內懸掛名家書畫6幅。此軒建於清康熙年間,系汪姓園主拆浴德堂改建,又一説拆滋德堂改建,毀於清咸豐“庚申兵災”。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於今池上草堂之西,三星石之南重建,南向,3楹。民國初期開設“美真軒”照相館。1981年移建於此。 [3] 
  • 觀水亭
觀水亭,又名枕流漱石軒,位於桃花潭東北部,在碧梧軒東側。南向,歇山式,梅花圖案暗亮脊,一枝香鶴頸椽架構,戧角,龍風瓦當,周有萬字穿花掛落,東西南側護航靠,北牆八角門洞,南側有一低於地面的旱池。 [3] 
  • 題青渡
題青渡位於桃花潭東北隅,在碧梧軒東邊。渡上架雙拼石條,長3.10米,寬0.72米。原為龔氏園之一景,廢棄年代無考。民國十年(1921年)在渡上建題青橋,後廢,1981年重建。 [3] 

秋霞圃凝霞閣景區

  • 綜述
凝霞閣為明萬曆、天啓年間沈氏園舊址,其中有屏山堂·薲藻風香室、數雨齋、閒研齋、聊淹堂·遊騁堂·亦是軒、扶疏堂·文韻居、彤軒、環翠軒、覓句廊、洗句亭、凝霞閣、依依小榭等景點。 [3] 
  • 屏山堂·萋藻風香室
屏山堂·萋藻風香室位於凝霞閣西南。堂、室一體,呈凸形,東向三楹為屏山堂,西向一楹為薲藻風香室,中間有磚牆相隔。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1985年重修。東向,3楹7架,重椽,南端歇山式,北端硬山式,前後貢式軒廊,風壽瓦當,萬穿掛落,磨磚坐檻,正門落地長窗6扇,左右半窗,西北牆有萬穿花格漏窗,中堂北側夔腳線瓶花落地罩,東連依依小榭、凝霞閣。西向半亭,即蕒藻風香室,置屏門,兩側磨磚坐檻,南向軒廊接閒研齋,廊內磨磚門框,雜錦門洞,轉角牆處有漏窗。在堂的南山牆有山茶花一株。 [3] 
  • 數雨齋
數雨齋位於凝霞閣西南,原龔氏園景物。民國九年(1920年)於今址重建,1985年重修。東向,7架,圈篷頂,圓壽瓦當,東廊萬穿掛落,正面穿花落地長窗4扇,前廊南連聊淹堂,齋前有海棠,木瓜南牆有芭蕉。 [3] 
  • 閒研齋
閒研齋位於數雨齋北,在凝霞閣南。原沈氏園建築,明代始建,民國九年(1920年)重建,1985年重修。東向,7架,硬山式,圈篷頂,圓壽瓦當,東檐萬穿掛落,廊下磨磚坐檻,正面穿花落地長窗,西牆花格漏窗,南連數雨齋,東通屏山堂。齋前有女貞一株。 [3] 
  • 聊淹堂·遊騁堂·亦是軒
聊淹堂·遊騁堂·亦是軒位於凝霞閣南,南向,西3楹為遊騁堂,東3楹為聊淹堂,原均為沈氏園景物。明代始建,民國九年(1920年)重建,1985年重修。聊淹堂為3楹7架,硬山式,圈篷頂,前後軒廊,前軒漁篷頂,圓壽瓦當,萬穿掛落,磨磚坐檻;中楹雙面萬字穿花落地長窗,左右矮牆半窗,西南曲廊通遊騁堂、亦是軒。遊騁堂,為3楹7架,硬山式,漁篷頂,圓壽瓦當,翻軒前廊,萬穿掛落,磨磚坐檻,東廊護航靠,中楹穿花落地長窗4扇,左右矮牆半窗4扇,東北牆各有萬字穿花四方漏窗。亦是軒,在遊騁堂前,由曲廊相連。1985年新建。北向,1楹3架,硬山式,圓壽瓦當,兩側曲廊,西廊置護航靠。軒三面有四方、六角景窗。 [3] 
  • 扶疏堂·文韻居
扶疏堂·文韻居位於凝霞閣東南,在聊淹堂左側。原沈氏園景物,明代始建,民國九年(1920年)和1983年重建。南向,3楹6架,硬山式,風壽瓦當,正面書條格落地長窗6扇,左右矮牆、半窗各4扇,軒廊上有萬穿掛落,下有磨磚坐檻,北牆中有方形萬字穿花漏窗,左右書條格落地長窗各4扇,西廊接彤軒。文韻居在扶疏堂南側,南向,1楹3架硬山式,園壽瓦當,東西牆水泥花格漏窗。長4.2米、寬2.4米、高3.2米,1983年新建。門前有五針松一棵。 [3] 
  • 彤軒
彤軒位於凝霞閣南,原沈氏園景物。其舊址及廢棄年代無從考證,民國九年(1920年)和1985年重修。西向,1楹4架,硬山式,雙脊檁,圓壽瓦當,三面萬字穿花掛落,磨磚坐檻,東牆有磨磚門框,壺檔楣門洞,東接扶疏堂。軒內置清光緒元年(1875年)燒製的金磚一塊。 [3] 
  • 環翠軒
秋霞圃 秋霞圃
環翠軒位於凝霞閣東南隅,四周有迴廊,南連扶疏堂,北抵洗句亭。原沈氏園景物,民國九年(1920年)重建,1985年落地翻建,南向,3楹7架,歇山式,重椽,戧角,圓壽瓦當,四周廊軒,前後萬字穿花落地長窗,兩邊矮牆、半窗,四周遍植青桐、桂花、芭蕉。 [3] 
  • 覓句廊
覓句廊位於凝霞閣東南,在環翠軒東側,明代始建,1985年沿用舊名重建。東向,3架,圈篷頂,圓壽瓦當,萬字穿花掛落,磨磚坐檻。該廊為南北複式曲廊,16方碑刻置於其中,廊長22.15米、高3.3米,分五折,自南向北,第一折3米,第二折3.15米,第三折5.1米,第四折4.65米,第五折6.25米。 [3] 
  • 洗句亭
洗句亭位於凝霞閣東側,在覓句廊北端。明代始建,1985年重建,東向,四檁攢頂,重椽,翹角,鳳壽瓦當,三面敞開,萬字穿花掛落,磨磚坐檻,亭牆置《柴侯德政去思碑》一方。 [3] 
  • 凝霞閣
凝霞閣位於秋霞圃中部,在屏山堂東北隅。建造年代無從考證。清道光、咸豐年間已有記載,咸豐“庚申兵災”時毀壞。民國十年(1921年)重建,時為上下5楹,1985年改建成3楹1閣6架。西端歇山式,重椽,戧角,圈篷頂,圓壽瓦當。四周貢椽軒廊,萬穿掛落,磨磚坐檻,西廊設護航靠,正面穿花落地長窗18扇。 [3] 
  • 依依小榭
依依小榭位於凝霞閣與屏山堂間,是聯結凝霞閣和屏山堂的曲廊。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毀於抗日戰爭時期,1985年重建。東向,3架2折,圈篷頂,圓壽瓦當,二端磨磚門洞,下設磨磚坐檻,西牆景窗2眼,北牆漏窗1眼。東側有1株枸骨。 [3] 

秋霞圃清鏡塘景區

  • 綜述
清鏡塘景區為金氏園遺址,明嘉靖年間置,毀於咸豐“庚申兵災”,至1949年所有建築蕩然無存,唯殘池、竹叢猶存,1974年闢為啓良中學操場。1985年重建後有清鏡塘、三隱堂、柳雲居、秋水軒、青松嶺、黃石瀑布、補亭、歲寒亭、清軒等景點。 [3] 
  • 清鏡塘
清鏡塘位於原龔氏園、沈氏園北邊,在金氏園南邊,是城內練祁河的支河。1974年拓寬啓良中學操場時,將校區內河段全部填平,1985年重疏,面積約為2673平方米,中置綠島,塘上架橋4座。觀荷橋在三隱堂南,觀水亭東北,為三曲石欄石板橋;綠蔭橋在觀水亭西北,聽松橋在綠蔭橋北,均為雙拼石橋;清鏡橋北臨清軒,為水泥結構。重疏後,清鏡塘與桃花潭相連。 [3] 
  • 三隱堂
三隱堂位於秋霞圃北部清鏡塘南岸,1985年建,部分材料拆自南門濤閣,堂名沿用龔弘蒲華塘故居“三隱堂”名。南向,3楹7架,硬山式,圈篷頂,重椽,柱頭斗拱架構,前後一技香鶴頸椽翻軒,夔腳線力型亮子落地長窗各8扇,兩側矮牆半窗,三架樑、五架樑淺雕卷草,正桁兩端置抱梁雲,中堂置屏風,廊枋深浮雕人物羣像,有萬穿掛落,磨石坐檻,兩端各有磨磚雕花門洞,兩連秋水軒。後堂,連在三隱堂東側,3楹7架,硬山式,雙脊檁頂,前廊一枝香螻蟈椽翻軒,前後夔腳線花格落地長窗。 [3] 
  • 柳雲居
柳雲居位於三隱常東側,原金氏園主人金兆登建,其舊址無從考證。1985年重建。西向,2楹5架,歇I11式,重椽,戧角,雙脊檁鶴頸椽頂,四周貢椽,圓壽瓦當,外間三面敞開,北牆半窗,萬穿掛落,磨磚坐檻,裏問南北設蝴蝶門,西廊與三隱堂相連。周邊植柳,以復舊觀,沿用“柳雲居”為名。 [3] 
  • 秋水軒
秋水軒位於三隱堂西側,1985年新建。西向,1楹5架,歇山式,重椽,戧角,雙脊檁,鶴頸椽,四周貢椽,圓壽瓦當,內柱8根,三面萬穿掛落,護航靠。軒南植桂花,西栽牡丹、瓊花、杜鵑、海棠,北有臘梅。清初,邑人沈祝曾在小山堂(今張馬路附近)東築秋水軒,並組織“無聲社”。 [3] 
  • 青松嶺
青松嶺位於清鏡塘西部,為一土山,1985年築,南北長35米、東西寬18米、高2米,遍植青松,故名。 [3] 
  • 黃石瀑布
黃石瀑布位於青松嶺西南坡,為黃石堆疊,假山高6.2米,掛飛瀑,山下一灣小溪。 [3] 
  • 補亭
補亭位於青松嶺南部,1985年新建,呈扇形,東向,歇山式,重椽,戧角,圈篷頂,圓壽瓦當,素板藻井,南北牆花瓶門洞,西牆景窗,東置護航靠,磨磚坐檻,亭內所置石台、石凳,皆呈扇形。 [3] 
  • 歲寒亭
歲寒亭位於青松嶺頂部,1985年新建。東向,歇山式,重椽,翹角,雙脊檁,圈篷頂,圓壽瓦當,西牆景窗,南側壺檔楣門洞,三面設護航靠,磨磚坐檻。亭內有一方形石台及石凳,台周刻殷周大篆16字。亭四周栽松、竹、梅,其名是沿用侯氏園(已廢明代園林,位於秋霞圃東側)歲寒亭之名。 [3] 
  • 清軒
清軒位於三隱堂東北,在清鏡塘北岸,為秋霞圃北部出口,1985年新建。北向,3楹5架,懸山式,重椽,暗亮脊,龍壽瓦當,中隔木門4扇,北廊、南半亭,兩側牆置稜形木格半窗,南向二翹角,萬穿掛落,兩側護航靠建於清鏡塘上。軒名沿用明代曾任湘潭知縣的諸慎在婁塘的清軒。 [3] 

秋霞圃城隍廟景區

  • 綜述
城隍廟景區位於秋霞圃東南部,明洪武年間建。景區以城隍廟大殿為中心,西有月門通桃花潭景區的聊淹堂,東側有石板路連結凝霞閣和清鏡塘景區。主要景點有井亭、大殿、寢宮等處。 [3] 
  • 井亭
秋霞圃 秋霞圃
井亭有2座,位於秋霞圃東大門入口處兩側,南臨東大街。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建,1986年修建。亭呈正方形,斗拱,重椽,攢頂,戧角,有角科楓拱,戧角坐獸各3個,頂帽檐口,龍壽瓦當,頂板雕雙龍戲珠、周雕鳳凰,鏤雕牡丹墊拱板,石坐檻4柱,亭內各置六角平井一口。 [3] 
  • 大殿
大殿位於秋霞圃東南部,明洪武三年(1370年)於嘉定城內南大街富安坊移建今址,清光緒八年(1882年)重建,1983年按原樣大修。大殿淨空高17米,最寬處26米,進深52.6米,5楹21架,歇山式,雙頂連體,2進深,象鼻昂斗拱架構,筒瓦蓋頂,魚龍吻正脊,中塑盤龍戲珠,垂脊收頭塑“八仙”座像,戧角各塑坐獸3只,頂帽檐口,龍壽瓦當,正門直稜格落地長窗20扇,牆置半窗、木格窗。殿前接雙脊檁翻軒,軒梁雕刻人物、鳥獸、花卉,兩端細磚門洞,軒前月台青石圍欄,金剛石望柱頭鑿石獅18只,花崗石地坪,台前石板地坪下有大井一口;殿北接工字廊與寢宮。 [3] 
  • 寢宮
寢宮,即城隍廟寢宮,自大殿向北過一字廊可進入。3楹6架,硬山式,重椽,圓壽瓦當,梁枋雕稜形圖案,中設屏風,兩側萬穿掛落,屏風後牆半窗6扇,中設萬字穿花落地罩,中楹後凸,兩側萬穿落地長窗6扇,南向二括條格落地長窗8扇,屏風與落地罩問雙脊檁翻軒,西端蝴蝶門通扶疏堂。原在寢宮內置有的木製大算盤、木牀、枱凳及牀上用品、“果然靈”匾額、木製旱船等物,均毀於民國年間。 [3] 

秋霞圃所獲榮譽

1960年1月,秋霞圃被嘉定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嘉定縣文物保護單位。 [2] 
1962年9月,秋霞圃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8]  [12] 
2022年11月,秋霞圃被上海市公園管理事務中心公佈為“2022年度上海市公園十大特色植物區”。 [14] 
2023年2月1日,秋霞圃被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公佈為“2022年度上海市五星級公園”。 [15] 

秋霞圃文化活動

秋霞圃
秋霞圃(2張)
2015年10月,嘉定區匯龍潭公園、秋霞圃、博樂廣場舉辦菊花聯合展覽。 [10] 
2018年3月,秋霞圃舉辦第三屆“丹華天香·花動秋霞”牡丹花會。 [13] 
2023年4月,嘉定博物館館刊《疁城文博》2022年第二輯“秋霞圃建園520週年紀念專輯”由中西書局出版。 [7] 

秋霞圃旅遊信息

  • 門票價格
10元。 [16] 
  • 開放時間
08:00—16:30。 [11] 
  • 交通線路
地鐵
乘坐上海地鐵11號線嘉定北站下,從1號口出,向東南方向出發,沿城北路走590米,直行進入城中路,走870米,左轉進入城中街,走350米,右前方轉,走70米,直行進入嘉定東大街,走180米,左轉走50米,到達秋霞圃。
公交
乘坐嘉定區公交10路、12路、1路、4路、64路及嘉泰線到嘉定中醫醫院站下,向正南方向出發,沿博樂路走390米,左轉進入嘉定東大街,走50米,左轉走50米,到達秋霞圃。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