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秋日

(南宋高翥詩作)

鎖定
《秋日》是南宋高翥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前兩句寫庭前的草銜着幾分秋意,蟋蟀、寒蟬的鳴叫相互應答;三、四句寫鄰家院子裏的“豆花”蔓子打老遠爬過牆來。全詩語言通俗,明白如話,富有生活氣息,特別是煉字“銜”“答”“解”,頗為傳神,擬人化手法的運用,頗顯生動。 [1] 
作品名稱
秋日
出    處
《全宋詩》
作    者
高翥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秋日作品原文

秋日
庭草銜秋自短長1,悲蛩傳響答寒螿2
豆花似解通鄰好3,引蔓殷勤遠過牆4 [5] 

秋日註釋譯文

秋日詞句註釋

1.銜:銜恨,含恨。短長:説長道短,議論秋風好壞。
2.蛩(qióng):蟋蟀。寒螿(jiāng):寒蟬。
3.解:理解,懂得。通:溝通。
4.引蔓:伸長蔓條。殷勤:情意殷切。 [2]  [3] 

秋日白話譯文

庭院中的小草在怨恨着秋天,正自顧自地説長道短;悲鳴的蟋蟀用它們的叫聲,來陪伴寒蟬的吟唱。
那豆莢花呵,似乎懂得要溝通鄰里間的友好情誼,特意將藤蔓遠遠地伸過了短牆。 [3] 

秋日創作背景

高翥是江湖派中較有才情的代表詩人,這首小詩,即是作者在夏末秋初,伴着習習秋風,漫步在自家小院裏的一時興來之作。 [2]  [4] 

秋日作品鑑賞

秋日文學賞析

春秋時節的景物,似乎觸處皆是詩。在詩人眼中,一草一蟲,一花一葉,都是那樣可愛,那樣富有情趣,信手拈來,許多佳作便問世了。此詩好似隨口吟出,那樣自然天成,毫無做作,顯得趣味盎然,別具風致。
小草對於秋天的到來是最敏感的,第一陣秋風便會吹黃它的葉尖。當作者漫步庭院時,首先映入眼簾、提醒他時令已秋的景物恐怕也是那綠中開始泛黃的小草。所以作者不寫花,不寫樹,而是下筆先寫草。一個“銜”字,傳神地刻畫出了小草長長短短的葉稍上的那一點枯黃。這時候的秋色還不明顯,自然界還以綠色為主,代表秋天的黃色只有小草葉尖上的那一點。作者着意刻劃這一點,把無形的秋具體化,彷彿是小草伸長脖子首先銜住了秋的衣角,而後秋才會張開它金色的翅膀去擁抱整個庭院以至世界,這是多麼有趣而又活靈活現的描寫。涼風至,白露降,蟋蟀、寒蟬感陰氣而啼,這是夏末秋初的又一個顯著特色,於是作者接着描寫那躲在草叢裏、牆角邊的秋蟲此起彼伏、互相答和的鳴唱聲。在一片聒噪的蟲鳴聲中,作者漫步來到牆邊,抬頭望去,只見長長的豆莢藤蔓上綴着一朵朵淡色的小花,曲曲彎彎地越過牆頭,伸向隔壁鄰居院中。此情此景,不禁觸動了他的情懷。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平日裏鄰居之間和睦相處、友好往來的種種往事剎時湧上心頭,詩人把滿腔感激之情寄託在這長長的豆莢藤上,請藤兒替自己給鄰居殷勤地問聲好吧,藤兒在秋風中搖搖擺擺,已過牆頭,真象通人意似的。
全詩四句皆寫景,然而客觀景物中無不傾注了作者的主觀感情。小草泛黃“銜”秋色,秋蟲鳴叫發“悲”聲,無一不是作者的主觀意識。特別是“似解通鄰好”一句,更是“有我之境”。把自然景物描寫得如此有人情味,不僅使本來普普通通的景物變得可親可愛,而且使詩歌含蓄有味,曲折有致。
情韻意思俱勝,體現了宋人絕句之長。儘管詩中之景限制在小庭院內,但細緻具體,且親切有味,有即小見大之妙。讀者可以從這些具體的小景物聯想到庭院以外的大景象。“一葉知秋”,正可用以概括此詩的藝術特點。 [4] 

秋日名家點評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甘久生:這首小詩,寫深秋庭院小景,以擬人手法表現花草昆蟲之情態,藉以寄託對人情世態的感想和諷喻。其妙處在於秋景既佳,秋情亦好,比喻貼切微妙,讀來饒有興味。秋草、悲蛋、寒螿、豆花,加上“秋氣”,無一不是平常的景物,但是色彩、聲音、高低、植物動物都寫到了,而且賦子了一般人的感情,全不見選材、煉意上的痕跡,寫來十分自然。另外,詩人在後兩句妙借越牆的豆莢藤蔓,表達了溝通人際間友好關係的美好願望。歷來的節令詩借景抒情者雖多,卻很少有從這個角度下筆的,可謂意境新鮮。(《宋詩精華》) [3] 

秋日作者簡介

高翥(1170—1241),南宋詩人,原名公弼,字九萬,號菊磵,餘姚(今屬浙江)人,幼習科舉,應試不第棄之,以教授為業。因慕禽鳥信天緣習性,名其居處為信天巢,與詩友唱酬為樂。遊蕩江湖,布衣終身,晚年居西湖,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遊士”之稱。宋淳祐元年(1241)卒,年七十二。有《菊集》。 [1] 
參考資料
  • 1.    李莫森著,歷代蟋蟀詩詞曲賦品讀,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09,第167頁
  • 2.    霍松林,胡主佑註釋,宋詩三百首,東方出版中心,2020.06,第386頁
  • 3.    陶文鵬主編,宋詩精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01,第740頁
  • 4.    繆鉞等撰寫,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2,第1159頁
  • 5.    鍾銘鈞等,古典詩詞百科描寫辭典 增訂版,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07,第1301頁